草莓白粉病
草莓白粉病
草莓白粉病是草莓常见的重要病害,一般能够造成草莓田减产20%~30%,重者可达50%,甚至绝收,严重影响了草莓种植户们的种植效益。
草莓白粉病是由羽衣草单囊壳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草莓上的一种病害。 主要危害叶片、叶柄、花器、果实、果柄。发病后叶背面出现白色丝状菌丝,后形成白粉;发病后期叶片褪绿、黄化,其表面覆盖着白色霉层。
目录
基本信息
病原特征
病原为羽衣草单囊壳(Sphaerotheca aphanis (wall.) Braun),属子囊菌亚门、白粉菌目、白粉菌科、单囊壳属。
形态特征
菌丝体生于叶的两面、叶柄、嫩枝和果实上,分生孢子圆筒形、腰鼓形,成串,无色,大小为(18-30)微米×(12-18)微米。子囊果生叶上者散生或稍聚生,生在叶柄和茎上者稀聚生,球形、近球形,褐色、暗褐色,直径60-93微米,壁细胞不规则多角形,大小差异很大,直径4.5-24微米。附属丝3-13根,丝状,弯曲,屈膝状,长度为子囊果直径的0.5-5倍,基部稍粗,表面平滑,有0-5个隔膜,全长褐色或下部半褐色,有的仅顶部无色。子囊1个,宽椭圆形或椭圆形,无色,大小(60-90)微米×(45-75)微米。子囊孢子8个,少数为6个,椭圆形、长椭圆形有油点1-3个,多数2个,此外,还有颗粒状内含物,无色,大小(15-24)微米×(10.5-15)微米。
生理特性
病菌发病适宜温度为15-25℃;分生孢子发生和侵染适宜温度为20℃左右,一般低于5℃或高于35℃均不发病。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发病较重,但过分干旱有时也容易发生病害。草莓白粉病菌为专性寄生菌,病菌在草莓植株上全年寄生,条件适宜时即可发病。
为害症状
草莓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花器、果实、果柄。发病初期叶背面出现白色丝状菌丝,后形成白粉;发病中期随着病菌的进一步侵染,形成灰白色的粉状微尘,叶片向上卷曲呈汤匙状,形成叶片蜡质层;发病后期叶片褪绿、黄化,其表面覆盖着白色霉层。
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后,花器及果实也是草莓白粉病危害的主要器官。花器危害表现为花瓣呈粉红色,花蕾不能开放。果实发育的不同阶段,其危害表现也是不同的。幼果期受害后,果实停止发育,不能正常膨大,严重时果实干枯、硬化,形成僵果,其表面覆盖白色霉层;成熟果实受害后,果实表层有大量白粉、着色差并硬化,失去商品价值,严重时果实腐烂。
草莓白粉病发病初期症状是叶片打卷,草莓白粉病和其他原因引起的叶片打卷的区别如下:①缺水:轻度缺水能引起叶片打卷,叶缘能观察到白色绒毛,随着缺水程度增加,叶片打卷严重且白色绒毛明显,严重时叶色加深,叶片表面有白色绒毛层;②高温日灼:危害初期新叶向上卷曲呈汤匙状,随着危害程度增加,叶缘呈褐色或黑褐色干枯坏死且干枯由叶缘向中心扩展;③草莓白粉病叶片向上卷曲呈汤匙状,形成叶片蜡质层,叶背面出现白色丝状菌丝。
原因
1、草莓白粉病为低温高湿病害,发病适宜温度15~25℃,分生孢子发生和侵染适宜温度为20℃左右,相对湿度90%以上。如果在深秋至早春遇到连续阴、雨、雾、雪等少日照天气,温度低,相对湿度大时有利于孢子的不断产生,反复浸染,致使该病暴发成灾。
2、大棚连作草莓发病早且重,病害始见期比新建棚地提早约1个月。前者始病期多在10月中旬,后者在11月中旬才出现发病中心。施肥与病害关系密切,偏施氮肥,草莓生长旺盛,叶面大而嫩绿易患白粉病。如适期、适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的则发病较轻。[1]
侵染循环
菌源:在寒冷地区,病菌以闭囊壳、菌丝体等随病残体留在地上或在活着的草莓老叶上越冬。在温暖地区,多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寄主上越冬或越夏,成为第二年初侵染源。依靠带病的草莓苗等繁殖材料进行中远距离传播。
侵染:春天产生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经气流传播到寄主叶片上,分生孢子先端产生芽管和吸器从叶片表皮侵入,菌丝附生在叶面上,从萌发到侵入一般需20小时,每天可长出3-5根菌丝,4天后侵染处形成白色菌丝状病斑。7天后成熟,形成分生孢子飞散传播,进行再侵染。10天后,病源周围快速感染;若无有效防治措施,一般14天后病害大规模流行。
发病规律
在寒冷地区, 病菌以闭囊壳、菌丝体等随病残体留在地上或在活着的草莓老叶上越冬; 在温暖地区,多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寄主上越冬或越夏, 成为翌年初侵染源。草莓白粉病主要依靠带病的草莓苗等繁殖材料进行中远距离传播。翌年春天产生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 经气流传播到寄主叶片上, 分生孢子先端产生芽管和吸器从叶片表皮侵入, 菌丝附生在叶面上, 从萌发到侵入一般需20小时, 每天可长出3~ 5 根菌丝, 4天后侵染处形成白色菌丝状病斑。7天后成熟, 形成分生孢子飞散传播, 进行再侵染。草莓白粉菌产生分生孢子的适宜温度为20℃,5℃以下和35℃以上均不发病。孢子囊在水中极易破裂而释放出孢子。分生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最适环境条件为: 温度15 ~ 25℃, 相对湿度75% ~98% 。强光照明显抑制孢子萌发和菌丝的生长。随时间延长分生孢子存活力下降, 但侵染5个月以后仍有部分分生孢子有活性, 分生孢子在新叶上的萌发率明显高于老叶。雨水有抑制白粉病发生的作用, 孢子以晴天下午飞散最多, 降雨则强烈抑制孢子传播。叶背面较易发病, 因叶背面气孔多, 且叶背面角质层较薄, 病菌易侵入。越冬或越夏病菌的存活力和致病力取决于无性孢子的产生情况。[2]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选用优质棚膜:明净华PO膜能提高温度、降低湿度,并增加白天通风量和透光时间,可起到良好的控病防病效果。
选用抗病品种:不同品种对草莓白粉病抗性存在差异,要在生产实践中因地制宜地选择抗病和耐病品种。对棚内前茬枯枝败叶带出棚外进行焚烧或深埋。
深翻土壤:夏季大棚内收获后要及早深翻晒死病虫,疏松土壤。深翻40厘米以上,翻地时间不能晚于定植前20天。
施足底肥:每亩施农家肥3000千克或二伽一有机肥40千克和高磷高钾复合肥75千克加免深耕2千克。
采用高畦种植:结合土壤墒情起垄,一般不粘手时为宜。起垄时两垄中心间距1米,垄沟宽0.3米,深0.15米。
合理密植,平衡生长:创造合理的通风透光条件,亩6000-8000窝。苗期喷施碧护3克+碧欧30克,隔20天再喷1次,防止徒长。
控制棚内温湿度:20℃时放风,降至10℃关闭风口,使夜间室温保持在12℃。阴天应根据实情,适当、及时通风。
合理灌溉和追肥:浇地前收听天气预报,至少晴天或无雨多云天再浇水。果实在膨果期间,当第一花序的草莓采摘后,为了让植株尽快恢复体力,需要补充大量的养分,每亩地用3千克高纯度磷酸二氢钾和一胜三8-10千克进行冲施。当第二、三花序草莓开始膨大后,同一花序上的其他果实逐渐膨大时,冲施钾威8千克/亩,一般每隔10-15天冲施1次,防止畸形果、空洞果等缺素病害的发生。每亩地用3千克高纯度磷酸二氢钾和一胜三8-10千克进行冲施。定植缓苗后施用二氧化碳,对形成健壮的同化吸收器官有利,一般可增产10-20%,也能增强辣椒对草莓白粉病等病害的抵抗能力。 清除病叶:发现病叶,及时喷药并摘除,并带到棚外深埋或焚烧。
化学防治
采用硫磺熏蒸技术,在温室内每百平方米安装1台熏蒸器,熏蒸器内盛20克含量99%的硫磺粉,在傍晚盖苦后开始加热熏蒸,隔日1次,每次4小时。其间注意观察,硫磺粉不足时再补充。熏蒸器垂吊于大棚中间距地面1.5米处。为防止硫磺气体硬化棚膜,可在熏蒸器上方1米处设置1个伞状废膜用于保护大棚膜。此种方法对蜜蜂无害,但熏蒸器温度不可超过280℃,以免亚硫酸对草莓产生药害。温室内夜间温度超过20℃时要酌减药量。一且发病,新型药剂有4%四氟醚唑(朵麦可)水乳剂每亩50-70毫升,或50%翠贝干悬浮剂每亩10-15克,对草莓安全,防效好,翠贝对灰霉病还有很好的抑制与预防作用。常用的药剂还有世高、仙圣、粉锈宁、腈菌唑、氟硅唑、农丰灵、乐必耕、武夷菌素等,但药量不要过大,以免产生药害由于草莓白粉病用药次数多,最好选用作用机制不同的药剂交替使用,以免草莓白粉病病原菌产生抗药性。
草莓白粉病发病初期,使用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叶部型,300倍液喷雾,7-10天喷1次。也可使用95%矿物油300倍液7-10天喷1次。用朵麦可13克加水15千克均匀喷雾,隔4天喷1次,连喷2-3次。特富灵10克加水15千克均匀喷雾,隔4天喷1次,连喷2-3次。凯润8毫升加水15千克均匀喷雾,隔4天再喷1次,连喷2-3次。亩用水量最少60千克以上。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