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化玉
草化玉是一種蕨類植物化石,拉丁學名:Tempskya,漢語譯名:登普斯基蕨。Tempskya是一種已滅絕的樹狀分枝蕨類、生活在白堊紀(6600萬-1.4億年前)。它們長到15英尺(4.5米)高,是一種小到中型的樹蕨,登普斯基的樹幹被稱為假樹幹,它是由許多獨立的莖、葉柄基和周圍大量不定根組成。這給化石標本一個獨特的模式,石化蕨類植物,木材需掩埋地下,在低溫無氧環境下,被地下水中的SiO2(二氧化硅)替換而成的木化石,所有的有機物都被礦物質取代,顏色是由於化石形成過程中存在的各種礦物造成的。例如:紅色是由鐵化合物引起的,綠色是由銅等引起的等等…[1]
目錄
花紋特點
全草絲的、帶有大葉草的、鳳尾花的、麥穗花紋的、有小腳丫紋的、兔耳朵紋的
植物學史
登普斯基蕨屬化石發現和研究的歷史較長。該屬化石最早由Stokes和Webb於1824年在英國蘇賽克斯(Sussex)發現,被描述成單子葉被子植物棕櫚類,命名為Endogenites erosa。1845年Corda研究了歐洲西部捷克波西米亞等地的標本並給予新的屬名Tempskya。
標本顯示,Tempskya可以長到4.5米高。由大量的不定根包圍着莖而成樹幹,樹幹直徑可達50厘米,上面部分覆蓋葉子。 研究各種Tempskya標本的橫截面顯示,越大的樹幹具有最小的莖數,反之亦然。因此,一個可能的生長模式Tempskya已被建立。在孢子萌發階段,Tempskya由單個莖幹組成,莖幹隨着生長開始向遠端分支。不定根的「外套膜」將圍繞莖生長來支持它們。後來,許多莖幹開始枯萎,而不定根仍然為生長的植物提供支持和吸收水分。
Tempskya為假樹幹,標本顯示,構成假乾的莖表現為直徑約2.5至10毫米的圓形或葉狀結構,根大多為圓形,直徑約1毫米。這種假干,根,從莖的側面伸出,將莖捆綁在一起形成假干,莖會產生葉跡和葉柄,登普斯基的假樹幹從基部到頂端會逐漸變細,與其他樹蕨不同的是,登普斯基沒有大葉冠,相反,它的葉尖很小,登普斯基樹幹底部的莖被向下生長的根侵入破壞,因此,靠近假樹幹底部的橫切面幾乎完全由根組成,而朝向假樹幹頂端的橫切面有許多的莖嵌入根中。
產地分布
Tempskya發現被認為是只存在於北半球,直到在阿根廷和澳大利亞(分別在2003年和2005年)發現標本。 在捷克共和國(2002年)和日本(1986年)也發現了Tempskya化石。
目前為止,Tempskya(登普斯基)有20多個種的記錄,大多數報道來自北半球的北美、歐洲的法國、英國、捷克、西班牙和亞洲的哈薩克斯坦、日本的白堊系。南半球僅在阿根廷和澳大利亞的白堊系有少量發現。
近來,中國地質博物館程業明博士帶領的科研團隊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克山地區發現了一種奇特的白堊紀樹蕨植物化石——張氏登普斯基蕨(Tempskya zhangii Yang, Liu and Cheng)。這是該研究團隊繼2017年初在克山地區發現桫欏科樹蕨莖幹化石以來的又一項新的重大發現。新近發現的化石是登普斯基樹蕨植物化石在中國的首個記錄,也是研究我國東北地區恐龍生活時代的古植被、古環境、古氣候,以及探討東亞、西歐和北美地區白堊紀植物群關係的重要的證據。
本次報道的張氏登普斯基蕨是登普斯基蕨科在中國的第一個記錄。它是一種非常怪異的樹蕨植物,與現生樹蕨植物截然不同。樹幹外表看起來很粗大,實際上是由許多纖細的莖(直徑3-6毫米)、葉柄基和周圍大量緊密排列的不定根組成,構成一種由莖、葉柄基和根纏繞在一起的假樹幹(false-trunk);莖幹不像一般樹蕨呈輻射對稱,而是具有背腹性,葉從莖幹的一側生出。莖多次向上二叉分枝,節間較短,葉子很小。這種形態特徵和生長方式與已知任何一種真蕨植物都截然不同。
當前張氏登普斯基蕨在中國的發現,擴展了該屬在全球的分布範圍。黑龍江松遼盆地北部克山、綏稜、以及伊春等地大量登普斯基蕨類莖幹的發現表明,白堊紀時期松遼盆地及附近地區植物群落中該類樹蕨占據一定地位,在局部地區可能是優勢類群。登普斯基蕨與桫欏科、紫萁科、擬蘇鐵科、松柏類等植物組成了當時的植物群落。這些植物可能為其他陸生動物(如恐龍等)的生存發展提供了食物來源和棲息環境。登普斯基蕨目前僅發現於白堊系地層,是白堊紀植物群的代表植物之一。
草化玉水沖度高,多呈現卵石形狀,有代表種類的絲管狀紋理清晰細膩,有纏繞飄動的韻律,外觀和草叢神似,又因此類化石大多玉化度較高,瑪瑙質地具有半透明感,於是被命名為草化玉又叫古蕨類化石、桫欏玉。
草化玉現階段發現的有桫欏目和水龍骨目的蕨類化石。 在黑龍江的一定範圍內,近年發現了水沖度好,玉化好的草化玉子料,它石質細膩,油潤,老熟,硬度7,顏色豐富,不同於其他地區出產的樹化玉,屬於獨立玉種,而且存世量不大,是加工珠子,把件,雕刻山子的非常不錯的玉材,成品有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