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茵芋

中文學名:茵芋

拉丁學名:Skimmia reevesiana Fort.

別稱:卑山共、莞草、卑共
、茵蕷、因預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芸香目

科:芸香科

屬:茵芋屬

茵芋(拉丁學名:Skimmia reevesiana Fort.)又名卑山共、莞草、卑共、茵蕷、因預。有毒, 芸香科植物茵芋常綠灌木,有芳香。[1]單葉,常集生於枝頂,革質,狹矩圓形或矩圓形,葉柄有時為淡紅色。聚傘狀圓錐花序,頂生;花常為兩性,白色,極芳香,萼片寬卵形,邊緣被短緣毛;花瓣卵狀矩圓形,花蕾時各瓣大小略不等;雄蕊與花瓣等長或較長;漿果狀核果矩圓形至卵狀矩圓形,紅色。 喜生於樹陰下、海拔較高林下。

目錄

形態特徵

灌木,高1~2米。小枝常中空,皮淡灰綠色,光滑,干後常有淺縱皺紋。
葉有柑橘葉的香氣,革質,集生於枝上部,葉片橢圓形、披針形、卵形或倒披針形,頂部短尖或鈍,基部闊楔形,長5~12厘米,寬 1.5~4厘米,葉面中脈稍凸起,干後較顯著,有細毛;葉柄長5~10毫米。
花序軸及花梗均被短細毛,花芳香,淡黃白色,頂生圓錐花序,花密集,花梗甚短;萼片及花瓣均5片,很少4片或3片;萼片半圓形,長1~1.5毫米,邊緣被短毛;花瓣黃白色,長3~5毫米,花蕾時各瓣大小稍不相等;雄蕊與花瓣同數而等長或較長,花柱初時甚短,花盛開時伸長,柱頭增大;雄花的退化雄蕊棒狀,子房近球形,花柱圓柱狀,柱頭頭狀;雄花的退化雌蕊扁球形,頂部短尖,不裂或2~4淺裂。
果圓或橢圓形或倒卵形,長8~15毫米,紅色,有種子2~4粒;種子扁卵形,長5~9毫米,寬4~6毫米,厚2~3毫米,頂部尖,基部圓,有極細小的窩點。花期3~5月,果期9~11月。

生長環境

通常生於海拔1200~2600米高山森林下,濕度大、雲霧多的地方,它的枝幹上常附生苔鮮植物。
主要分布於華東、西南及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地。模式標本采自安徽黃山。 枝、葉味苦,有毒。用作草藥,治風濕。湖北民間用全株作草藥,治腎炎、水腫。產台灣的其葉含茵芋鹼及香豆素。全年均可採收,莖葉切段,曬乾。

藥用價值

【性味】辛苦,溫,有毒。
①《本經》:"味苦,溫。"
②《吳普本草》:"微溫,有毒。"
③《藥性論》:"苦辛,有小毒。"
【歸經】《本草求真》:"入肝、腎。"
【茵芋的功效與作用】治風濕痹痛,四肢攣急,兩足軟弱。
①《本經》:"主五藏邪氣,心腹寒熱羸瘦如瘧狀,發作有時,諸關節風濕痹痛。"
②《別錄》:"療久風濕走四肢,腳弱。"
③《藥性論》:"治男子女人軟腳毒風,拘急攣痛。"
④《日華子本草》:"治一切冷風,筋骨怯弱羸顫,入藥炙用。"
【用法用量】內服:浸酒或入丸劑(生藥一日量3~6分)。
【注意】本品有毒,內服宜慎。陰虛而無風濕實邪者禁用。

附方

①治賊風,手足枯痹,四肢拘攣:茵芋、附子、天雄、烏頭、秦艽、女萎、防風、防己、躑躅、石楠、細辛、桂心各一兩。上十二味,切,以絹袋盛,清酒一斟漬之,冬七日,夏三日,春、秋五日。藥成初服一合,日三,漸增之,以微痹為度。(《百病方》)
②治風氣積滯成腳氣,常覺微腫,發則或痛:茵芋葉(銼,炒)、薏苡仁各半兩,郁李仁(去皮、尖,微炒)一兩,牽牛子三兩(生取末一兩半)。上研細末,煉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五更姜棗湯下,未利加至三十丸,日三,快利為度,白粥補。(《本事方》茵芋丸)

各家論述

1.《綱目》:《千金》、《外台》諸古方,治風癇有茵芋丸,治風痹有茵芋酒,治婦人產後中風有茵芋膏,風濕諸方多用之。茵芋、石南、莽草,皆古人治風妙品,而近世罕知,亦醫家疏缺也。
2.《本經逢原》:茵芋大毒,世亦罕用。《本經》雖有治贏瘦如瘧狀一語,皆是五臟有邪氣,心腹寒熱所致,非能療虛贏寒熱也。其治關節風濕痹痛,是其正治。
3.《本經》: 主五藏邪氣,心腹寒熱贏瘦如瘧狀,發作有時,諸關節風濕痹痛。
4.《別錄》:療久風濕走四肢,腳弱。
5.《藥性論》:治男子女人軟腳毒風,拘急攣痛。
6.《日華子本草》:治一切冷風,筋骨怯弱贏顫,入藥炙用。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