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欽珊
范欽珊 |
范欽珊,男,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歷任教育部工科力學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工科基礎力學課程教學指導組組長,國家面向21世紀力學系列課程教學內容和體系改革項目總負責人,"九五"國家科技攻關96-750項目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交通大學、天津大學、浙江大學等17所國內著名大學的兼職教授。
目錄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出生日期----1937年1月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教育科研工作者
畢業院校----清華大學
教學職稱----教授
個人履歷
1937年1月出生於江蘇如皋;
1961年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力學專業;
1960-1969,提前參加工作,從事材料力學教學和科研工作;
1970-1976於清華大學核能技術研究所從事核電站二迴路設備強度設計與安全分析研究;
1976-1984間,從事清華大學"材料力學"教學、教學改革和科研工作;
1985-1986赴荷蘭Delft大學從事"非線性彈性穩定理論"研究工作;
1990年晉升教授;
1995年任博士生導師;
1986-1997年間,主要從事"非線性屈曲理論與實驗"研究、"結構的疲勞壽命"研究、"電力系統導線振動與舞動"研究、"核反應堆結構力學"研究,同時從事"材料力學"、 "工程力學"、"反應堆結構力學基礎"、"非線性彈性穩定理論"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課程的教學和課程改革工作。歷任固體力學教研室副主任、材料力學教研室主任、系學術委員會委員、校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校教學委員會委員等職;
2002年創建"范欽珊教育教學工作室";
2005年受聘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宇航學院錢偉長講座教授;
2007年受聘於南京工業大學力學部任首任力學部主任。
學術背景
范欽珊教授長期從事"材料力學"、"工程力學"等本科生教學工作,為5000多名本科生授過課,教學水平高、教學效果好;同時它還致力於教學軟件研製以及課程教學內容與體系改革,教學技術應用的研究,成績卓著。來共出版教材21部,教學軟件6套,在全國作過200多場關於教學改革的報告與示範教學,影響大、反映強烈。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2項;全國優秀科技圖書獎1項;國家首屆教學名師獎;北京市優秀教學成果獎1項;優秀教材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
范欽珊教授主要從事"非線性屈曲理論與應用","反應堆結構力學"、"生物力學"等方面的科研工作,成果豐碩,經濟效益可觀。培養碩士生15名,博士生3名。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70餘篇,科研經費累計達到近200萬元。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2];全國高校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3];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
范欽珊教授的學術水平高,科研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特別在教學改革研究,開展研究性教學方面具有獨到的見解,並身體力行,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大批創新性成果,在全國力學界和教育界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受到同行專家的認可和高度評價。
2005年受聘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宇航學院錢偉長講座教授。
2007年受聘於南京工業大學力學部任首任力學部主任。
評價
他的領導風格充滿激情,熱情洋溢,在學術上嚴格要求自己和年輕教師與學生。在南京工業大學的力學部可以說是白手起家,范欽珊教授根據歐陽平凱校長的要求以及南京工業大學的特點,的力學部除了要負責全校的力學課教學外,在研究上主要成立了生物力學研究所;工程力學與工程技術研究所;風力發電技術等。根據南京工業大學的學校規劃和研究方向,他要求通過建設,使力學部形成以生物膜力學的幾何化,細胞微納米輸運力學,神經元的信號轉導力學,細胞的力學響應,細胞的黏附力學,生物納米膜管網絡力學;工程動力學與工程抗震,工程機械與結構的安全可靠性與優化設計,工程材料的力學行為與機理,結構與岩土工程非線性及仿真,力學實驗與工程檢測技術,工程結構的健康診斷與安全監控為主要研究方向的穩定的學術團隊。
其他信息
范教授指出,年輕人要堅持教學與科研相結合,多參加社會工作,全面發展。教學上,要以老帶新,繼承、積累、創新,形成強大的力學教學團隊。年輕教師教學要做到科學化,避免庸俗化。要吃透教材,不能照本宣科,用自己的語言和學生進行互動式教學。科研上,要充分結合個人專長,發揮個人才智,形成強大的科研團隊。
參考來源
- ↑ 國家級教學名師——范欽珊教授 ,清華大學, 2021-04-27
- ↑ 關於國家級教學名師範欽珊教授學術報告和示範課的通知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2013-12-17
- ↑ 國家級教學名師範欽珊教授來校做學術報告 ,化學化工學院, 2013-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