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紅鎮
英紅鎮隸屬於廣東省清遠市英德市,位於英德市中部,東臨望埠鎮,南接英城街道,北連橫石塘鎮、沙口鎮。轄區總面積218.75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英紅鎮戶籍人口有36814人。
英紅建制於明洪武二年(1369年)。1951年3月,三隅鄉(今橫石塘鎮)析出下隅部分地方,成立廣東省英德茶場。1999年3月,改稱清遠市英紅華僑管理區。2003年1月,撤銷清遠市英紅華僑管理區,設立英德市英紅鎮。 截至2020年6月,英紅鎮轄6個社區、6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英德市378縣道附近皇朝大道路東。2019年7月,英紅鎮入選2019年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1]
目錄
沿革
1951年3月,三隅鄉(今橫石塘鎮)析出下隅部分地方,成立廣東省英德茶場,隸屬廣東省公安廳。
1952年8月,英德茶場析出20.1平方千米,成立廣東省第三勞動改造教導隊(英德監獄前身)。
1959年4月,英德茶場析出5平方千米,成立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
1954年,英德茶場改稱廣東省地方國營英德農場,隸屬廣東省公安廳。
1959年,改稱廣東省新生聯合企業公司,隸屬廣東省公安廳勞改工作局。
1965年3月,改稱廣東省英德茶場,隸屬廣東省公安廳。
1968~1969年,茶場先後成為省直"五七"幹校、省直知青場。
1979年,更名廣東省英紅華僑茶場,隸屬廣東省華僑農場管理局。
1988年,茶場下放清遠市,由清遠市農委主管。
1994年,在茶場基礎上設立清遠市英紅綜合經濟區,享受縣級政府待遇,並具有相當於縣級政府的行政經濟管理職能;保留廣東省英紅華僑茶場名稱,科室改為局室。
1999年3月,改稱清遠市英紅華僑管理區,保留原來建制,保留廣東省英紅華僑茶場名稱,隸屬清遠市,由清遠市農委主管。
2003年1月,撤銷清遠市英紅華僑管理區,設立英德市英紅鎮,保留廣東省英紅華僑茶場名稱。
2004年6月,撤銷雲嶺鎮,其行政區域併入英紅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6月,英紅鎮轄6個社區、6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英德市378縣道附近皇朝大道路東。[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英紅鎮位於英德市中部,東臨望埠鎮,南接英城街道,北連橫石塘鎮、沙口鎮。轄區總面積218.7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英紅鎮屬丘陵地形。
氣候
英紅鎮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
人口
截至2019年末,英紅鎮戶籍人口有36814人。[3]
經濟
綜述
2019年,英紅鎮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2.78億元,農林牧漁及服務業總產值3.84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6.82億元,稅收收入3802.16萬元,比2018年增長13.4%。
農業
2019年,英紅鎮糧食總面積1.9萬畝,總產量6410噸,其中稻穀面積1.35萬畝,產量4208噸;玉米面積3315畝,產量811噸;豆類面積1098畝,產量278噸;薯類面積1112畝,產量1113噸。花生6919畝,蔬菜15281畝,水果3322畝。全鎮生豬出欄量3081頭,"三鳥"(雞、鴨、鵝)飼養量57.74萬隻,水產養殖面積1508畝。全鎮耕地面積3.49萬畝,整合(戶均耕三塊田以下)3.02萬畝,占比86.5%。
工業
2019年末,英紅鎮轄區有工業企業20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家。
商業
2019年末,英紅鎮轄區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有17家。[4]
交通運輸
陸路
英紅鎮境內有觀音山隧道、英(德)佛(岡)公路、銀(盞)英(德)公路、廣樂高速等。
水路
英紅鎮境內有珠江幹流北江貫穿該鎮南北而過,北江水運北上可達韶關,南下可通南沙、番禺、順德、東莞等珠三角地市。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9年,英紅鎮中考365人參加考試,60人上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分數線,118人上普通高中,247人就讀中等職業學校、技工學校。
文化體育
2019年,英紅鎮開展"掃黃打非"專項行動。完善13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工作,完成率100%。12個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工作通過上級部門驗收,覆蓋率100%。
醫療衛生
2019年,英紅鎮醫院總收入1912萬元,其中業務指標收入1209萬元,總診療人次6.89萬人次,門診人次6.19萬人次,出院人次2404人次,平均每一出院者住院醫療費2780.52元。居民健康檔案累積建檔人數27510人次,高血壓規範管理人數1816人次,糖尿病規範管理人數401人次,肺結核患者健康管理人數20人次,65歲以上老人健康管理人數1993人次,中醫藥健康管理人數204人次。購置新設備中心供氧系統、病床呼叫系統、多功能麻醉機、呼吸機、電子胃鏡、鼻咽鏡、排痰機、彩色多普勒B超診斷儀等,全部投入使用。建立家庭醫生式服務制度,組建4個家庭醫生服務團隊,實現特殊人群簽約率100%,重點人群簽約率60%以上。
社會保障
2019年,英紅鎮勞動力轉移就業372人,新增城鎮就業崗位503人。
2019年,英紅鎮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9591人,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2.76萬人。為3174名60周歲以上老人辦理領取城鄉居民養老待遇手續,每人每月發放養老待遇170元。增加低保戶76戶147人,取消低保48戶150人。全鎮低保戶487戶1092人;五保戶69人,其中入住英德市敬老院10人;孤兒2人,事實無人撫養兒童11人,全部享受社會保障兜底政策。社會臨時救助10人次,發放救助資金3.71萬元。發放禦寒棉衣35件,棉被30張,毛毯18張,76戶困難受災群眾受益。政府救助1名復退軍人,救助款2700元;列為精準扶貧對象8人;完成貧困退伍軍人危房改造3戶;發放3戶對越參戰退伍軍人住房改造補貼1.5萬元。
2019年,英紅鎮有建檔立卡精準扶貧戶366戶982人,有勞力貧困戶717人,無勞力貧困戶265人。全鎮6~15歲適齡貧困子女123人,其中九年義務教育在讀子女117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率95.1%,另有6名貧困子女因重度殘疾原因,未能入學。全鎮貧困戶子女就讀小學、初中、高中、中職(含技校)、大專總人數168人,其中落實貧困戶子女就讀小學、初中、高中、中職(含技校)大專2018年秋季~2019年春季學年教育補助人數為168人,落實率100%。全鎮建檔立卡貧困人口982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落實率100%。納入2019年危房改造任務1戶;11月,為錦田村李傳娣完成危房改造並驗收,撥付資金2萬元,完成率100%。無勞力貧困戶157戶265人,其中納入低保215人,納入分散特困供養50人,符合條件貧困戶納入最低生活保障265人,落實無勞力兜底率100%。
社會治安
2019年,英紅鎮綜治信訪維穩中心受理信訪案13宗,辦結13宗,辦結率100%,人民調解案件122宗,成功調解52宗,調解成功率98%,通過調解協議方式,為197名農民工追回拖欠工資435萬元,普法203場;創建廣東省民主法治村(社區)2個,民主法治村(居)民小組53個;掃黑除惡立案⒉宗,刑拘0人,逮捕2人。組織開展各項嚴打整治行動以及反邪教工作,加強重點行業、重點區域的檢查監督,抓好流動人口、易肇事肇禍精神病人、戒毒人員、社區矯正人員等重點人群跟蹤管理。坑口咀派出所接到各類警情1419起,立行政案件181起,查處56起,調解23起,行政處罰120人,行政拘留105人,處罰企業4家,強制戒毒12人;立刑事案件122宗,破案63宗,其中破年前積案38宗,刑事拘留23人,逮捕12人,起訴21人。
基礎設施
2019年,英紅鎮完善行政中心廣場黑底化建設及英紅大道南、皇朝大道等路燈照明修復、道路標識、標線更新等,完成美村至坑口咀、雲嶺至橫石塘9.5千米"暢反不暢"道路修復;新建1千米英紅鎮水頭村三聖岩環村道水泥硬底化、潘屋至田察背村道水泥硬底化;投入1230萬元改善紅光、紅衛、水頭、新嶺等11個村居委供水管網,2020夏季項目完成並投入使用。[5]
歷史文化
文物古蹟
獅石山牛欄洞遺址,位於英紅鎮境內,堆積層中含有炭屑、燒土及大量的螺殼、蚌殼、動物化石(41個種屬)和若干人類化石,文化遺物還有大量的石製品(800多件)和少量骨器、蚌器、陶片等,證明這是一處古人類長時期活動、居住的遺址。出土的石製品有500餘件,石製品既有石器加工工具,也有農業、手工業工具,門類齊全,其中包括磨製精良的石斧、石錛,還有钁、鏟、半月形石刀、石鑿、切割器、刮刀、雕刻器、石錘、石砧等。
仙橋地下河
仙橋地下河景區距英德20千米,由兩段暗河和一段明河貫通而成,因為景內有"仙橋"的歷史名故,地下河的水穿流仙橋,所以地下河被譽為"仙橋地下河"。仙橋地下河地質形成於2.5億年前。暗深隧神秘,幽谷深藏,洞內景觀如千年隋蓮花開千瓣,日月金桂玉溪流香;奇石險壑吞星吐月,流泉落玉餘音聲聲。洞外明河竹蕉婆娑,曲溪含翠;竹木毓秀,四秀長清;桑田千畝,碧色慾流。[6]
風景名勝
英德茶葉世界
英德茶葉世界位於英紅鎮,以茶文化為旅遊主題。英德茶區地處北回歸線北緣,屬南亞熱帶向中亞熱帶過渡的地區,年平均溫度20.7℃,最熱月為7月,平均氣溫28.8℃,極端最高溫存38.9℃,最冷氣溫為1月,是廣東省農業廳定點的全省高香型茶樹育苗基地--英德市茶樹良種繁育示範場,占地面積逾千畝,青山相依、綠樹映襯、空氣清新濕潤,雲霧繚繞。
榮譽稱號
2019年7月,英紅鎮入選2019年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