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苦楝根皮的基源為楝科植物楝和川楝的樹皮及根皮,主治蛔蟲病、鈎蟲病、蟯蟲病、陰道滴蟲病、疥瘡、頭癬等症狀。

目錄

功效分類

殺蟲藥;療癬藥。

性味

苦;寒;有毒。

歸經

脾經;胃經;肝經。[1]

功能

殺蟲;療癬。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鮮品15-3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生態環境

生於曠野或路旁,常栽培於屋前房後。

資源分布

分布於甘肅、河南、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炮製方法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絲,乾燥。

飲片性狀: 參見"藥材鑑別"項。貯乾燥容器內,置陰涼乾燥處,防霉,防蛀。

用藥禁忌

體弱及肝腎功能障礙者、孕婦及脾胃虛寒者均慎服。

繁殖方法

用種子繁殖,育苗移栽法。11-12月採摘淺黃色成熟果實作種,用清水浸泡2-3d,去果肉,取出果核,晾乾,用濕沙貯藏催芽。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下旬播種。條播,按行距30cm開橫溝,深約6cm,株距12cm。每穴放果核1枚,隨即施人稀糞水,覆土8-10cm。播後1個月左右出苗,每枚果核可出苗3-5株。苗高10-15cm時中耕除草1次,施人糞尿;苗高18-20cm時,進行第2次中耕除草。培育1年,於冬季或第2年春季發芽前移栽。按行株距(2.5-3.5)cm ×(2.5-3.5)cm開穴,每穴栽苗1株,填上壓實,澆足水。

栽培技術

幼樹要加強管理,以利成活。成年樹每年春、秋季中耕除草,結合追肥;冬季進行修枝。遇旱及時灌水。

採收和儲藏 全年或春、秋季採收,剝取干皮或根皮,除去泥沙,曬乾。

處方: 苦楝根皮干品3~9克,鮮品10~20克。苦楝根皮 主治: 蛔蟲、蟯蟲、鈎蟲。 用法: 上藥水煎服,每日1次,小兒酌減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