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子马槟榔
苦子马槟榔 |
中文学名:苦子马槟榔 拉丁学名:Capparis Linn. 别 称:马槟榔(陇川)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五桠果亚纲 目:白花菜目 科:山柑科 属:山柑属 种:苦子马槟榔 |
苦子马槟榔是山柑科山柑属植物,属于灌木或藤本植物,生于海拔1200—2300米的沟谷林中或山坡混交林中。 [1]
目录
苦子马槟榔形态特征
灌木或藤本植物, 高2.5—6米; 新生枝略扁,有沟槽,密被黄揭色短柔毛,后变无毛;枝近圆柱形,干后呈浅紫褐色,髓部淡红色;刺粗壮,外弯,长达5毫米,花枝上刺常败育或无刺。
叶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有时近倒披针形,顶端圆形或钝形,有时急尖,基部宽楔形至圆形,无毛或幼时背面略被短柔毛,后变无毛,干后常呈黄褐色,中脉表面下凹,背面凸起,侧脉6—8对,表面不明显,网状脉不明显;叶柄长约1厘米,被毛与枝相同。
亚伞形花序在花枝中上部腋生及在顶端再组成圆锥花序,花序上常有败育的小型叶;总花梗长2-6厘米,密被黄褐色毛,每花序有花3-7朵;花梗长1.5—4厘米,被毛与总花梗相同;萼片长10—17毫米,革质,近圆形,外轮甚内凹,深色内轮,背部密被黄褐色绒毛,内轮质地较薄,近扁平;花瓣白色,膜质,长约2厘米,最宽处约1.5厘米,内面被绒毛;雄蕊约85—95;雌蕊柄长3—4厘米,无毛;子房卵球形,长约3毫米,无毛,顶端有短尖头,1室,胎座4,胚珠多数。
果椭圆形或近球形,表面平滑,干后呈黄褐色,长(3-)4—7厘米,直径3—5厘米,顶端急尖至有短喙;花梗及雌蕊柄果时木化增粗,总长7—9厘米,直径3—7毫米;种子多数,长1.5—2厘米,宽1.3厘米,高1厘米,种皮平滑,黄褐色。
花期3—4月,果期11—12月。
苦子马槟榔分布范围
苦子马槟榔主要价值
云南药材公司经验证明,苦子马摈柳的种子有小毒,不能入药,它与马槟榔必需分开,这已表明二者之间的生化性状有别。
与马槟榔相近,但本种果实表面平滑,不具肋稜,干生常呈黄褐色;长成叶两面无毛;被毛呈黄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