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行香子(清夜无尘)》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行香子(清夜无尘)》这首词作时不详。苏东坡本是服膺于儒家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而步入仕途的,又是个心地纯正、才识超人的奇才,博得了包括皇帝在内的上下一致的称赏,奈何他忠直不曲,屡遭谗言,逆多顺少。仕途的坎坷使他的人生信念逐渐掺入大量的佛家、道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儒家的济世精神与佛道化解人生苦难的虚幻意识的互补,表现出比较浓烈的超然出世的思想,随缘放旷的文心和风流潇洒的气度。这首词的“几时归去,作个闲人”便是他整合人生信念过程中倦于名利追求、渴望出世脱俗的自白。[1]
目录
原文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
酒斟时,须满十分。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
且陶陶,乐尽天真。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注释
隙中驹:白驹过隙。
译文
月夜无尘,夜色清美,明月洒来银色的光辉。对月饮酒就该尽兴,斟酒时须斟个满杯。虚浮的利呀虚浮的名,为它劳苦又有何用。真可叹——白驹过隙般的短暂人生,石火般瞬间明灭的生命,寄身天地间恍然如梦中。尽管满腹诗文华章,又有几人真心称赏?且看我陶然忘机,尽情挥洒本真的天性。但愿尽早回归故乡,做个闲人满怀着闲情,悠然面对——一张古琴的清响,一壶淡酒的醇香,一溪云水的流淌。
解析
上阕慨叹名利的空虚,劳苦的徒然,人生的短暂。接下来连用三个典故,无非强调人生如梦。“隙中驹”,即白驹过隙。《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石中火”,以石火熄灭之快比喻生命的短促。北齐刘昼《新论·惜时》:“人之短生,犹如石火,炯然以过。……梦中身”,尹喜《关尹子·四符》:“知夫此身如梦中身”,意谓人生如梦。
下阕专写个人情怀。“开口”,张口;“谁亲”,谁能喜欢。似写自己的文章不为世重,实指自己的为人之道不为世容。字里行间自有一种酸楚。世俗人往往愤懑其中,东坡则不然。“且陶陶,乐尽天真”,他固守心性的本真;“归去,作个闲人”的渴望正是他久蕴心底的清旷人生的理想。悠然面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不只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更是清雅、淡定、超尘脱俗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