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百步洪》二首原文及賞析
《百步洪》二首,作於神宗元豐元年(1078),蘇軾在徐州任上時,共有兩首,第一首贈參寥,第二首寄王定國。此為第一首。百步洪,又名徐州洪,在今江蘇銅山,泗水所流經,中有峭石,水勢湍急。[1]
目錄
原文
長洪斗落生跳波,輕舟南下如投梭。水師絕叫鳧雁起,亂石一線爭磋磨。
有如兔走鷹隼落,駿馬下注千丈坡。斷弦離柱箭脫手,飛電過隙珠翻荷。
四山眩轉風掠耳,但見流沫生千渦。險中得樂雖一快,何異水伯夸秋河。
我生乘化日夜逝,坐覺一念逾新羅。紛紛爭奪醉夢裡,豈信荊棘埋銅駝。
覺來俯仰失千劫,回視此水殊委蛇。君看岸邊蒼石上,古來篙眼如蜂窠。
但應此心無所住,造物雖駛如余何。回船上馬各歸去,多言譊譊師所呵。
注釋
斗:通「陡」。
水師:船工,水手。絕叫:大聲喊叫。
「亂石」句:航路狹窄如線,兩邊亂石像是爭着來擦磨船板。
隼:一種兇猛的飛禽。
柱:琴瑟上用以支弦的小柱。
飛電過隙:電光閃過縫隙。珠翻荷:水珠自荷葉上滾落。以上四句連續運用七種形象來描寫水的姿態和湍急的勢頭,是蘇詩中博喻的典範。
水伯夸秋河:即河伯至北海望洋而嘆的故事,見《莊子·秋水》。以上二局意謂險中的經歷雖然快樂,卻不值得誇耀。
乘化:順應自然而變化。
新羅:古國名,在今韓國境內。此句說一轉念已過新羅國。
「紛紛」二句:謂世人的一切紛爭攘奪如同在醉中和夢裡,誰會相信頃刻間繁華竟會埋沒於荒草之間。荊棘、銅駝,《晉書·索靖傳》:「靖有先識遠量,知天下將亂,指洛陽宮門銅駝,嘆曰:會見汝在荊棘中耳。」
劫:梵文「劫波」之省,意為極久遠的時節。傳說世界千萬年毀滅一次,為一劫。
委蛇:從容自得的樣子。
篙眼:篙痕。指篙在撐船時在岸上留下的痕跡。窠:巢穴。
「但應」句:只要我的心無所留戀。住,停留,執着。
譊譊:爭辯的聲音。師:佛師,指參寥。呵:呵責。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由船行洪流中的迅疾驚險而生髮感慨,縱談人生哲理。作品典型地體現了蘇軾詩的特色,主要有兩點:一是博喻所體現的蘇軾的才思橫溢。「有如兔走鷹隼落,駿馬下注千丈坡。斷弦離柱箭脫手,飛電過隙珠翻荷。」 四句之中,連用七個比喻,有三句都是在一句之中用兩個比喻,這是紀昀所稱讚的「創格」。且這四句寫法變化多端,第一句用 「有如」 總起後面四句,接下來五個字連用兩個比喻,下一句又用七個字充分地描寫一個比喻,再接下來兩句則各用兩個比喻,而這兩句跟前兩句的毫不相對又不一樣,在語意上對得相當工整。總之,才思之敏捷、想象之豐富以及取譬手法之多變,真可謂出神入化。而且這並非個例,蘇軾在很多詩中都有生動新奇的比喻,如 「蹇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苹」 (《月夜與客飲杏花下》,將清澈月光下的花影投地比喻成水中浮動着青苹,富於想象力而又表現得非常優美; 「十分瀲灩金尊凸,千杖敲鏗羯鼓催。喚起謫仙泉灑面,倒傾鮫室瀉瓊瑰」 ( 《有美堂暴雨》),連用多個比喻來形容一場暴雨:以金杯酒滿來比喻雨勢之大,以羯鼓聲聲來比喻雨聲之急,作者更聯想到這場暴雨是老天為了讓醉中的李白迅速醒來而以雨灑面, 「倒傾」 一句以海中玉石比喻氣勢如翻江倒海的詩篇,實際上是喻中之喻。這是可與 《百步洪》中的博喻媲美的又一成功之例。
蘇軾的博喻所體現的才思橫溢令我們很自然地想到李白。事實上,在蘇軾本朝就已經有人拿他和李白做對比了。有人跟神宗皇帝說,蘇軾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李白。神宗說,不然,軾有白之才,而白無軾之學。這說法難免有對蘇軾的偏愛,不過,大體來說,蘇軾在才思敏捷與想象豐富上確實都頗似李白,但他少了幾分李白謫仙人的飄逸,而學識的豐贍和思想的深刻則遠勝之。例如這首 《百步洪》 詩所體現的哲理性,是李白詩所缺乏的,而正是蘇軾詩的典型特徵之一。這是一首理趣詩。所謂理趣,是 「理」 與 「趣」 的結合,理是哲理性,趣是形象性,理趣詩不是魏晉時期的玄言詩,玄言詩的不成功在於理過乎辭,哲理性太強,形象性不夠,而宋代有很多成功的理趣詩,如王安石的 《登飛來峰》:「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北陂杏花》:「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蘇軾的西湖詩和廬山詩都是。這首 《百步洪》 亦如此。它的形象性是毋庸置疑的,精彩的博喻正是其形象性的體現;至於哲理性,作者的哲理思考並不是生硬地講道理,而是從激流行船的感受中自然生髮出來的。
作者的哲理思考,既有從莊子相對論獲得的啟發,也有從佛禪得到的頓悟。老莊哲學、佛道思想,都是蘇軾豐富的思想體系所形成的重要源頭,結合在他的以儒為本的思想當中,從而以三教合一的特色對其人生產生重要影響。三教合一也正是宋代文人士大夫典型的思想特色。蘇軾少年時就對 《莊子》 有特殊的興趣,一生又結交了多位僧人,常常跟他們談禪論道。但蘇軾對佛、道的濡染,並沒有使他走向玄妙虛無之境,而是往往為他所用,成為化解現實中的困頓的良方,從而能夠坦然、曠達地面對人生。如這首詩中, 「我生乘化日夜逝,坐覺一念逾新羅」,既用了儒家的 《論語》: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也用了佛家 《景德傳燈錄》 關於 「新羅在海外,一念已逾」 的公案,而這又與《莊子》 「俯仰而拊四海」 意思相同。作者融匯儒釋道三家思想,從老莊的輕視有限時空和物質環境、禪宗的以平常心對待一切變故獲得啟悟,從紛紛擾擾爭權奪利的世俗社會中擺脫出來,獲得心的堅定和精神的自由。這些哲理思考又是時時聯繫着形象性的,如 「我生乘化日夜逝」、「回視此水殊委蛇」、 「君看岸邊蒼石上,古來篙眼如蜂窠」,都是作者思考和議論的形象基礎,從而將 「理」 與「趣」 結合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