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注釋、翻譯、賞析


蘇軾

念奴嬌·赤壁懷古》元豐五年(1082)七月,即在蘇軾被貶居黃州(現湖北黃岡)任團練副使兩年後,他乘舟游黃州赤壁磯,借地發揮,將赤壁磯說成是孫劉聯軍與曹操大戰的赤壁,寫成著名的《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這首詞是蘇軾的代表作,歷來也被視為宋代豪放詞派的代表作。[1]

「念奴嬌」為詞牌名,得名於唐代天寶年間的歌妓念奴,又名「大江東去」、「千秋歲」等。赤壁,地名,在湖北境內,三國時的古戰場。

目錄

原詞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注釋

大江:長江。

故壘:黃州古老的城堡。作者推測,可能是古戰場的陳跡。

「人道」句:人們說那是三國時候周瑜作戰的赤壁。周郎:周瑜,字公瑾,為吳中郎將時年僅二十四歲,吳中稱他為「周郎」。

雪:這裡比喻浪花。

小喬:喬玄的小女兒,嫁給周瑜。吳國喬玄有二女,大喬嫁孫策,小喬嫁周瑜。

英發:勃發。形容周瑜英俊勃發。

羽扇綸(ɡuān)巾:(手搖)羽扇,(頭戴)綸巾。這是古時儒將的裝束,形容周瑜從容閒雅。綸巾:古代配有青絲帶的頭巾。

談笑間:談笑之間,形容指揮若定。

檣櫓:這裡指曹操的水軍。檣:船上的桅杆。櫓:一種划水的工具。一作「強虜」。

故國神遊:神遊於故國。指詞人想象當年周瑜大破曹軍的情景。故國:這裡指舊地。

「多情」句:應笑自己多愁善感,頭髮早斑白了。華發:花白的頭髮。

尊:通「樽」,古代盛灑的器皿。酹(lèi):古人祭奠時把酒灑在地上。這裡指灑酒酬月,寄託自己的感情。

譯詩

浩蕩的長江水滾滾不息向東流去,

波浪已將千古英雄人物沖洗淨盡。

在從前曾經用來作戰的營壘西邊,

有人說那是三國周瑜破曹的赤壁。

岩石陡峭刺破天空怒濤拍擊岸壁,

那捲起的浪花就如同千萬堆白雪。

放眼眺望這雄偉的江山壯如畫卷,

一時之間湧現出了多少英雄豪傑!

想當年周公瑾剛迎娶了小喬美女,

何等雄姿勃勃風流倜儻英武剛烈!

手裡輕搖着羽扇頭上披戴着絲巾,

說笑間八十萬曹軍就如灰飛煙滅。

神遊於故國戰場人笑我多愁善感,

以至人未老而白髮已爬上了雙鬢。

人的一生苦於太短就如一場夢幻,

舉起酒杯灑向江中這永存的明月。

賞析

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是一首詠史懷古詞,是宋詞中一首千古傳誦的詠史佳作。

這首詞的上片以寫景為主,主要描寫赤壁的景色,同時兼懷古人,仿佛是由遠景、近景、特寫等一組不同的鏡頭組成的畫面組合。首三句,仿佛是遠景掃描,長江水浩浩蕩蕩,奔流不息,亘古不變的滔天波浪如大浪淘沙,送走一代代風流人物。次三句,鋪陳其事,是近景的定格,目光投向赤壁古戰場。「人道是」三字,表明作者只是借「赤壁」之名詠寫古事,抒發感嘆。上片最後兩句,是整個上片景物描寫的總結,引起了下片對周瑜的追懷。下片懷古,詞人抓住周瑜年輕有為這個主要的特徵,塑造了他雄姿英發的英雄形象。想當年,年輕的周瑜手執羽扇,頭戴綸巾,是那樣的英俊瀟灑、倜儻風流;又是那樣的富有謀略,談笑之間,曹軍便被打得落花流水,建立了世人矚目的赫赫功績。而自己現在已鬢染霜花,卻一事無成,一腔報國之志無處施展,這是讓詩人無限感傷的原因所在。華發早生,功業無成,失望之餘,作者不免產生人生如夢之感,因而結尾二句歸結為作者深沉而又頗多消極的慨嘆。人生如夢,世事滄桑,面對滔滔東流的江水,作者只有舉杯對月,自澆心中的愁緒。

全詞運用聯想、襯托、對照等手法進行藝術概括,將寫景、抒情、詠史、議論高度融合,達到了和諧統一。寫景繪聲繪色,抒情氣勢磅礴,境界壯闊,英雄人物形象突出。加之作者善於駕馭語言,以富於個性特徵的筆觸點染山水,說古道今地抒發性情,從而構成了雄渾豪放的詞風。總體看來,這首詞寫得豪邁奔放,大開大闔,氣象恢弘,堪稱歷代詠史懷古詩詞之絕唱,也開了後世豪放一派之先河,對後世詞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致「大江東去」成了中國古代優秀詩詞的代稱。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