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蘇軾《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風亭下梅花盛開》註解


蘇軾

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風亭下梅花盛開》紹聖元年(1094)作。松風亭:在廣東惠州原歸善縣東,四面有松三十餘株,近嘉祐寺。作者有《松風亭記》。汪師韓評此詩曰:「秀色孤姿,涉筆如融風彩靄。」(《汪評》)紀昀曰:「朱晦庵(熹)極惡東坡,獨此詩屢和不已,豈晉人所謂『我見猶憐』也!」(《紀批》)[1]

目錄

原文

春風嶺上淮南村,昔年梅花曾斷魂。

豈知流落復相見,蠻風疍雨愁黃昏。

長條半落荔支浦,臥樹獨秀桄榔園。

豈惟幽光留夜色,直恐冷艷排冬溫。

松風亭下荊棘里,兩株玉蕊明朝暾。

海南仙雲嬌墮砌,月下縞衣來叩門。

酒醒夢覺起繞樹,妙意有在終無言。

先生獨飲勿嘆息,幸有落月窺清樽。

注釋

「春風」二句:作者自註:「予昔赴黃州,春風嶺上見梅花,有兩絕。明年正月往岐亭道上,賦詩云:『去年今日關山路,細雨梅花正斷魂。』」見《正月二十日往岐亭……》詩注②。春風嶺,在湖北麻城縣治東嶺上,多梅。

蠻風疍雨:惠州舊時被視為蠻荒之區,故云。疍(犱à狀),古代南方民族之一,多居水上,稱疍戶。

荔枝浦:兩岸長着荔枝的河流。

桄榔:南方的常綠樹,有果實,花序可製糖,莖髓可制澱粉。

朝暾(狋ū狀):朝陽。暾,初升的太陽

「海南」六句:舊題柳宗元《龍城錄》:「隋開皇中,趙師雄遷羅浮,一日,天寒日暮,在醉醒間……見一女人,淡妝素服,出迓師雄。……與之語,但覺芳香襲人。語言極清麗。因與之叩酒家門,得數杯,相與飲。少頃有一綠衣童來,笑歌戲舞,亦自可觀。頃醉寢,師雄亦懵然,但覺風寒相襲。久之,時東方已白,師雄起視,乃在大梅花樹下,上有翠羽啾嘈相須(顧),月落參橫,但惆悵而爾。」縞衣,指淡妝素服梅花仙女。此說前人以為乃宋代王銍(字性之)附會東坡此詩之辭,見張邦基《墨莊漫錄》卷二。「或以為劉無言所作」,見洪邁《容齋隨筆》卷十。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