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蘇軾《倦夜》注釋


蘇軾

倦夜》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是一首感寓詩。首聯是對長夜漫漫的怨恨,盼望天亮而小窗未明。頷聯由犬吠想到月下行人。更添孤寂之感。頸聯由行人轉想到自己的飄零生活,雖無政務之累,卻也鬢髮皆白,感慨不已。尾聯借絡緯虛織比喻自己政治上的絕望。全詩結構緊湊,聯想自然,描寫生動,含意深刻。[1]

目錄

原文

倦枕厭長夜,小窗終未明。

孤村一犬吠,殘月幾人行。

衰鬢久已白,旅懷空自清。

荒園有絡緯,虛織竟何成?

注釋

元符元年(1098)作於海南。查慎行評曰:「通體俱得少陵神味。」

「荒園」二句:絡緯,即促織,蟋蟀。紀昀曰:「結有意致,遂令通體俱有歸宿。如非此結,則成空調。」(《紀批》)

文學賞析

「倦枕厭長夜,小窗終未明」,寫失眠的人討厭夜長,窗戶仿佛永遠也見不到亮似的。失眠的人希望天快亮,所以「厭長夜」一下句說,但黑夜又偏偏不肯退去,窗戶老是不見光亮。「厭」「終」,表明作者失眠時間之久,情緒之煩躁,對天明的切盼。作者失眠之因,不外乎被貶的不幸,對前途的擔優,生活的艱難,或者是對自己年老而無所作為的悔恨。看來這些因素可能都有。

「孤村一犬吠,殘月幾人行。」作者失眠可能很久了,時間可能是五更以後,天快明了。通常,』深夜是沒有行人的,為生計奔波為人多半是黎明以前早起早行,所以引來犬吠。孤村,點明作者自己所處。殘月,點明時間。兩句簡潔形象地寫出荒寂的孤村黎明的景象,同時也襯托出作者寂寞的心情。

「衰鬢久已白,旅懷空自清。」蘇軾此時已經「衰鬢久已白」。北宋官員升沉不定,調動頻繁,「莫笑官居如傳舍」,謂經常調遷,不能安居,蘇軾飽嘗其苦,「旅懷」即指此種情況。

「荒園有絡緯,虛織竟何成。」這裡作者以荒園絡緯自比,感嘆自己只是空喊,並未做出什麼於人民有益的事,正如蟋蟀終日「織呀織」,「織呀織」的,只不過是空喊,是虛織。

蘇軾《倦夜》中的前四行詩,在藝術上可與李白《靜夜思》媲美。同樣是寫窗前月下,李白寫床獨不言窗,而必回故鄉。此地無聲勝有聲。東坡寫窗而不言床,隻字不提故鄉。只比李白多聞「一犬吠」,似乎擋着了回鄉之路。把他人在官場,身不由己,欲歸不能的痛楚寫得淋漓盡致。此乃有聲勝無聲。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