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紀蘭
蘇紀蘭物理海洋學家 1935年12月31日生於湖南攸縣。1957年畢業於台灣大學。1967年獲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學位。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4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99年當選為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名譽所長、國家海洋局海洋動力過程與衛星海洋學開放實驗室主任。曾任國際海洋科學研究委員會執委會委員、聯合國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主席。[1]
蘇紀蘭 | |
---|---|
出生 | 1935年12月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科研工作者 |
知名作品 | 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目錄
人物經歷
1935年12月,蘇紀蘭出生於湖南攸縣。大陸解放前夕,蘇紀蘭隨父親去了台灣。 1957年,蘇紀蘭大學畢業後,去美國深造,先後獲碩士、博士學位。異國生活條件的優越和事業的成功未能磨滅他對祖國的思念和熱愛。 1967年,獲得美國加州大學博士學位,在國外工作多年。 1971年,在夫人袁立宜的支持下,他們變賣了房子,輾轉到加拿大打聽回國事宜,後又向使館多次申請回國。然而,當時大陸正處於「文革」動亂之中,蘇紀蘭的心愿遲遲未能實現。 1979年,蘇紀蘭帶着一家人回歸祖國,來到位於杭州的海洋二所工作,研究河口動力學及陸架動力海洋學。 1979年,回國到國家海洋局海洋二所工作。 1989年,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1967.1-8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機械工程系 代理講師 1967-1974 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工程科學系 助教,副教授 1971-1972 夏威夷地球物理研究所海嘯研究中心 研究員 1974-1980 佛羅里達州立大西洋大學海洋工程系 副教授(1977年5月取得終身任教權) 1979-1980 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訪問副教授 1981-今 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教授,研究員 [2]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回國後的第二年,蘇紀蘭參加了中美長江口沉積作用過程的聯合調查研究。在參加出海調查時,考察隊長考慮到他經常要和美方科學家接觸的特殊需要,提出讓他與美方科學家享受同樣的待遇。但被他婉言謝絕了,他說:「我是一名中國科學家,應該與其他中國考察隊員吃住在一起。」 蘇紀蘭堅持親自出海調查,掌握第一手資料。在海上他和考察隊員一樣值班,一樣參加採樣、分析等工作,在生活上也從不提出過高要求。有一天晚上,考察隊去台州椒江市招待所過夜,到達時天已很晚,招待所內只剩下十五個人一間的大通鋪,有人想找有關部門照顧一下蘇教授,卻被他制止了。接待人員得知後準備給他更換房間時,他已吃了兩片安神藥,樂呵呵地和大家擠在一起,安然入睡了。 二十年彈指一揮間。蘇紀蘭完成了一個又一個具有高水平的課題,多次獲得省、部級以上的科技進步獎;發表了100餘篇河口和陸架動力學方面的論文。 1980年起主要研究我國近海環流動力海洋學,並系統研究了黑潮對中國近海環流的影響。曾主持為期七年的「中日黑潮合作調查研究」,共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重大基金「渤海生態系統動力學與生物資源的持續作用」,並為973「東、黃海生態系統動力學與生物資源可持續作用」 的科學顧問。現為973「我國典型赤潮高發區赤潮生消的關鍵物理過程」及「我國近海生態系統食物產出的關鍵過程及其可持續機理」兩項目的科學顧問 [2] 。 科研成果 1993年,杭州灣水系界面對懸浮物和污染物質遷移的影響,浙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4年,浙江沿海(台州灣)高混濁水體動力沉積研究,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4年,中日黑潮合作調查研究中方成果,國家海洋局科技進步一等獎。 1996年,中日黑潮綜合研究中方成果,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7年,西北太平洋環流及其對我國近海環流的影響,國家海洋局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3年,渤海生態系統動力學與生物資源持續利用,浙江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3]
社會任職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副主席、主席。 曾任聯合國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IOC)主席、國際海洋研究委員會(SCOR)執行委員、全球海洋觀測系統(GOOS)科學指導委員會委員、863海洋領域820主題專家組組長等。 [4]
人物評價
蘇紀蘭提出不少獨特的見解,在國際會議上受到重視,也得到國內同行的高度評價。被譽為「海洋之子」。 推薦理由:蘇紀蘭在國際海洋學界的傑出活動和研究成果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肯定,他是中國學者的驕傲。此外,更讓人敬仰的是他那顆華夏子孫拳拳愛國之心 [5]
參考資料
- ↑ 蘇紀蘭,中國科學院部網
- ↑ 蘇紀蘭:被譽為「海洋之子」的中科院院士,華聲在線網,2018-04-19
- ↑ 「海洋之子」蘇紀蘭,東方網,2017-11-05
- ↑ 記蘇紀蘭院士:我是一名中國科學家,海洋財富網,2015-05-21
- ↑ 「海洋之子」蘇紀蘭,東方網,2017-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