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蘇定強[1] [2] [3] [4]

蘇定強
性別
出生 1936年6月
國籍 中國
籍貫 江蘇武進
民族
母校 復旦大學數學系
職業 天文學家和光學工程專家


天文學家.1936年6月生於上海,籍貫江蘇武進。1959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天文系。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南京大學教授。曾任中國天文學會理事長,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第9委員會(天文儀器與技術)主席。
在大望遠鏡光學系統的研究中,提出一系列新的折軸系統和透稜鏡改正器。和王亞男共同建立了一個有特色的光學系統優化程序。和王綬琯共同提出了國家大科學工程—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望遠鏡(LAMOST)的基本方案。提出了含有主動變形鏡的光學系統的思想,使一些傳統上不能實現的系統得以實現,是LAMOST和FAST(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中核心的技術思想。領導研製成我國第一個Lyot雙折射濾光器、第一個主動光學實驗系統。參與了我國多個天文望遠鏡和儀器的研製,做了許多重要的創造性的工作。


目錄

教育背景

1959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天文系。

工作經歷

  • 1959至1962年留校任南京大學天文系助教。
  • 1962至2003年調到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原中國科學院南京天文儀器廠、中國科學院南京天文儀器研製中心)工作,參與了我國2.16m天文望遠鏡等多項天文儀器的研製。
  • 2003年調回南京大學,任南京大學天文系教授。目前還兼任,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研究員, 北京師範大學天文系兼職教授,南京理工大學名譽教授。
  • 2002-2006年,曾任中國天文學會理事長。
  • 2000-2003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第9委員會( Commission 9 )主席。
  • 第8屆、第9屆全國人大代表。
  • 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研究方向及領域

主要研究領域為「大望遠鏡」。

科研成果

在大望遠鏡光學系統的研究中,提出一系列新的折軸系統和透稜鏡改正器。和王亞男共同建立了一個有特色的光學系統優化程序。和王綬琯共同提出了國家大科學工程—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望遠鏡(LAMOST)的基本方案。提出了含有主動變形鏡的光學系統的思想,使一些傳統上不能實現的系統得以實現,是LAMOST和FAST(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中核心的技術思想。領導研製成我國第一個Lyot雙折射濾光器、第一個主動光學實驗系統。參與了我國多個天文望遠鏡和儀器的研製,做了許多重要的創造性的工作。

主要獎項及榮譽

  • 1993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 1998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 還曾獲中國科學院獎四次(兩次一等獎, 兩次二等獎)。
  • 1999年獲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
  • 19366號小行星被命名為蘇定強星。

學術成就及著作

至2004年發表論文62篇。目前,蘇定強在南京大學天文系講授「廣義相對論基礎「課程。
代表性論文:

  • SU Ding-qiang, ZHOU Bi-fang, and YU Xin-mu, 」Main optical system of China’s 2.16-m telescope」,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A) 33(1990), 454-466
  • Ding-Qiang Su, Xiang-Qun Cui, 「Active optics in LAMOST」, 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4(2004), 1-9蘇定強、王亞男, 「天文光學系統像差的自動校正」, 天文學報15(1974), 51-60 (An English translation: Chinese Astronomy 2(1978), 171-182)
  • Su Ding-qiang, Cao Changxin, Liang Ming, 」Some new ideas of the optical system of large telescopes」, Proceedings of SPIE Conference on Advanced Technology Optical Telescopes III 628(1986), Ed. L. D. Barr, 498-503
  • Su Ding-qiang, 「A new type of field corrector」,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156(1986), 381-385

參考資料

外部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