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苏东坡与海南沉香\

苏东坡与海南沉香
图片来自网易首页网

苏东坡与海南沉香,苏东坡虽然出生在四川,但他与沉香却有缘,缘起于他晚年时,在被朝廷贬到惠州后,再被贬到当时被称为“南荒”的海南岛。因此,流传着一段文化名人与沉香的文化故事。

目录

原文

  沉香树是海南的独产,《辞海》说沉香亦称“伽南香”、“奇南香”,是常绿乔木,叶革质,卵形,有光泽,春季开花,花白色,产于印度、泰国、越南、中国海南等地。沉香是珍贵的香料与药材。《琼州府志.物产》曰:“沉香似冬青树,形崇辣,坡朽烂,内心乃香”。《虞衡志》曰:“沉水香,上品,出海南黎峒,一名土沉香……焚少许,氛翳弥室”。

  沉香何时传入海南,笔者没有考证,但海南自古就产沉香。尽管当时“环岛皆有之”,但此物然是奇物,大受钟爱。《舆地纪胜》卷124说:“沉香,出万安军(今万宁市),一襾之值与百金等”。“一襾之值百金”的高昂价值,使沉香成为海南岛上的宝贝。被贬到海南岛的苏东坡情系沉香,他在《沉香山子子赋》中咏道:“金坚玉润,鹤骨龙筋,膏液内足”。

  海南沉香,从宋朝开始,就成为朝廷的贡品,后又成为商品。成为商品后的海南沉香,价格越来越高,海南沉香的特产与高价,使沉香为名所累,求者贪婪无度,在利益的驱使下,砍伐沉香渔利者不断,有的还重金贿赂黎人为之砍伐。眼睹沉香被“竭泽而渔”,苏东坡坐不住了,他作诗抨击乱砍沉香的行为,诗曰:“沉香作庭燎,甲煎纷相如。岂若注微火,萦烟袅清歌。贪人无饥饱,胡椒亦求多。朱刘两狂子,陨坠如风花。本欲竭泽渔,奈此明年何?(《琼州府志》)”苏东坡尽管是被贬流放,但他爱国愤恶的品德没有半点动摇。沉香,是祖国的宝贝,国内能生产的地方有限,如果不节制的开砍,结果不可想象。出于对沉香的关爱与重视,苏东坡才作此诗抨击。

  海南古时被称为香洲。南朝《述异记》曰:“香洲在朱崖郡,洲中出诸异香,往往不知其名”。宋《香谱.香事三》曰:“香洲在朱崖郡,洲中出诸异香。”苏东坡被贬到海南后,发现海南香多,而且不少人以香为业。因此,他在《和劝农》诗序中曰:“海南多荒田,俗以贸香为业”。尽管当时沉香生产繁荣昌盛,“环岛皆有之”。但是,沉香生产周期长,苏东坡以敏锐的目光,洞察到“贪人无饥饱”,狂砍沉香取利,一定会造成严重后果。

  苏东坡尽管是被贬的流放之人,但他对海南是很钟情的。余秋雨在《山居笔记》的《天涯故事》中写道:“苏东坡在海南岛居留三年后遇赦北归,归途中所吟的两句诗可作为这次经历的总结。‘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么说来,海南之行竟是他一生中最奇特,也最有意思的一段遭遇了。文化大师如此说,海南岛也对得起中国文化史了。”一个文化大师,在他被贬后,然然关心着珍贵物种的生存,怎不令人感动。

  历史回答了苏东坡的担心。明清时期,海南沉香采砍更为严重,清康熙时期,崖洲知州张耀士看到沉香被砍严重,冒着被罢官的危险,大胆上书朝廷,请朝廷免去沉香贡品。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陈铭枢在《海南岛志》中写道:“沉香中的上品,香味极佳的伽楠香(又称奇楠香),此物现出产已较稀。”如今,海南沉香更是稀上加稀,成为名副其实的有价无货的宝贝。

  在海南沉香稀缺的今天,重读苏东坡的“沉香诗”,更显得此诗的重大意义。我们的许多行业,都应从中得到启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竭泽而渔。

  邱浚在《南溟奇甸赋》中,大力称赞家乡海南的物产:“而物之生也多奇相,草经冬而不零,花非春而亦放……物产有瑰奇之状:其植物则郁乎其文采,馥乎其芬馨”,他所说的植物芬芳,指的是沉香树等。[1]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