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櫚木
花櫚木 |
中文名稱:花櫚木 拉丁學名:0rmosia henryi Prain 別稱:花梨木,臭木,臭桐柴 門綱:被子植物門、木蘭綱 亞綱:薔薇亞綱 目科:豆目、蝶形花科 族屬:槐族、紅豆屬 種:花櫚木 |
花櫚木(拉丁學名:0rmosia henryi Prain)。一名「花櫚」,其木紋有若鬼面者,亦類狸斑,又名「花狸」、花梨木。老者紋拳曲,嫩者紋直。木結花紋圓暈如錢,色彩鮮艷,紋理清晰美麗,可做家具及文房諸器。花梨木也有老花梨與新花梨之分。老花梨又稱黃花梨木,顏色由淺黃到紫赤,紋理清晰美硯,有香味。新花梨的木色顯赤黃,紋理色彩較老花梨稍差。在紅木《國標》中,花梨木類歸為紫檀屬,許多商家將其稱為「紫屬花梨」即出於此。花梨木類木材又分為「越柬紫檀、安達曼紫檀、刺蝟紫檀、印度紫檀、大果紫檀、囊狀紫檀、烏足紫檀」七種樹種。
目錄
形態
常綠喬木,高16m,胸徑可達40cm;樹皮灰綠色。平滑,有淺裂紋。小枝、葉軸、花序密被茸毛。
奇數羽狀複葉,長13-32.5(-35)cm;小葉(1-)2-3對,革質,橢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4.3-13.5(-17)cm,寬2.3-6.8cm,先端鈍或短尖,基部圓或寬楔形,葉緣微反卷,上面深綠色,光滑無毛,下面及葉柄均密被黃褐色絨毛,側脈6-11對,與中脈成45°角;小葉柄長3-6mm。
圓錐花序頂生,或總狀花序腋生;長11-17cm,密被淡褐色茸毛;花長2cm,徑2cm;花梗長7-12mm;花萼鐘形,5齒裂,裂至三分之二處,萼齒三角狀卵形,內外均密被褐色絨毛;花冠中央淡綠色,邊緣綠色微帶淡紫,旗瓣近圓形,基部具胼服體,半圓形,不凹或上部中央微凹,翼瓣倒卵狀長圓形,淡紫綠色,長約1.4cm,寬約1cm,柄長3mm,龍骨瓣倒卵狀長圓形,長約1.6cm,寬約7mm,柄長3.5mm;雄蕊10,分離,長1.3-2.5cm,不等長,花絲淡綠色,花葯淡灰紫色;子房扁,沿縫線密被淡褐色長毛,其餘無毛,胚珠9-10粒,花柱線形,柱頭偏斜。
莢果扁平,長橢圓形,長5-12cm,寬1.5-4cm,頂端有喙,果頸長約5mm,果瓣革質,厚2-3mm,紫褐色,無毛,內壁有橫隔膜,有種子4-8粒,稀1-2粒;種子橢圓形或卵形,長8-15mm,種皮鮮紅色,有光澤,種臍長約3mm,位於短軸一端。花期7-8月,果期10-11月。[1]
分布地域
分布於長江以南地區。越南亦有分布。分布於全球熱帶地區,主要產地東南亞及南美、非洲。中國海南、雲南及兩廣地區已有引種栽培。
生長環境
喜溫暖,但有一定的耐寒性。對光照的要求有較大的彈性,全光照或陰暗均能生長,但以明亮的散射光為宜。喜濕潤土壤,忌乾燥。
保護現狀
價值
藥用價值
[4] 花櫚木,中藥名。為豆科紅豆樹屬植物花櫚木OrmosiahenryiPrain,以根、根皮、莖及葉入藥。具有活血化瘀,祛風消腫的功效。主治跌打損傷,腰肌勞損,風濕關節痛,產後血瘀疼痛,白帶,流行性腮腺炎,絲蟲病;根皮外用治骨折;葉外用治燒、燙傷。
功能:活血化瘀,祛風消腫。
主治:跌打損傷,腰肌勞損,風濕關節痛,產後血瘀疼痛,白帶,流行性腮腺炎,絲蟲病;根皮外用治骨折;葉外用治燒、燙傷。
用法用量:根6-9g,水煎兌酒服,或浸酒服。外用適量,根皮搗爛敷患處,干葉研粉調油搽傷處。
藥材加工:全年可采,曬乾備用或鮮用。
保健價值
甜甜的木質香,並帶有花香以及淡淡的香料感。
抗沮喪、抗菌、催情、殺菌、利腦、除臭、補身。
穩定中樞神經系統,有全面性的平衡效果,可幫助情緒低落、極度疲勞及憂心忡仲的心理狀態,使人振奮、精神煥發。
是一些慢性病的最佳藥方,尤其在免疫系統防禦力低落的狀態,能提供身體極佳的抵抗力。抵抗微生物與病毒頗有效果。也是喉部極有價值的抗菌劑,可舒解喉嚨發癢的咳嗽症狀。
幫助身體調節過度的濕氣和高溫。在驅蟲方面效果良好。
皮膚療效: 有效地刺激細胞,使組織再生,因此對傷口很有用。改善干敏、發炎的皮膚極有聲譽,甚至能抗皺與延緩老化。即使是保濕良好的皮膚,也能從花櫚木平衡、溫暖的特性中獲益。
適合與之調和的精油: 雪松、芫荽、乳香、天竺葵、玫瑰草、廣藿香、苦橙葉、玫瑰、迷迭香、檀香、岩蘭草。[5]
市場價值
花梨木的木質細膩,色彩美觀,紋理清晰,多產於東南亞熱帶地區,在廣東和廣西一帶也有出產但是數量不多,對花梨木的需求主要依託進口,自產的花梨木根本無法滿足國內家具市場對花梨木的火熱需求。據考證,在道光年至清末,一些優質花梨木已開始被使用製作大件家具。
參考資料
- ↑ 花櫚木,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 ↑ 修枝截干去枯梢 消除隱患保安全,大武夷新聞網,2014-05-03
- ↑ 森林公安下鄉宣傳保護花梨木,海口晚報,2014-05-03
- ↑ 花櫚木,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 ↑ 花櫚木,中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