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炭疽菌
基本信息
拉丁學名: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les
界: 真菌界
門: 無性型真菌門
綱: 腔孢綱
目: 黑盤孢目
科: 黑盤孢科
屬: 芒果炭疽病菌屬
中文學名: 芒果炭疽病菌
芒果炭疽病症狀
主要為害芒果花、果和嫩梢。嫩葉感病後出現許多圓形褐色小點,周圍有黃暈,並逐漸擴大成圓形、多角形或不規則形褐色病斑,後破裂穿孔,葉片和幼果被瘦蚊、葉蟬等為害所致傷口也易感染此病。嚴重感病的嫩葉易彎曲,葉尖和葉緣常焦枯,病葉易脫落。枝條感病後形成黑色斑點,後逐漸乾枯。花穗感病後出現一些小斑點,變黑腐爛,引起爛花、落果。果實在整個生育期均可感病,幼果感病後呈畸形變黑脫落,較大果實受害後,果皮上形成黑褐色圓斑,中央下陷,病部僵硬變質,天氣潮濕時病部長出粉紅色粘狀物。此病除在芒果生育期為害外,還在果實貯運期繼續為害,造成大量爛果。
芒果炭疽病病原
病原為無性態膠袍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0eosporioides (Penz.)Sacc.,屬半知菌亞門。有性態圍小叢殼菌Glomerella cingulata (Stonem) Spauld et Schrenk.,屬子囊菌亞門。
發病規律
炭疽病是由感染引起的一種病害。病菌在病部越冬後,由人、畜、雨水、風和昆蟲等傳播,從植株或果實的氣孔或傷口侵人。高濕是誘發炭疽病的主導因素,相對濕度達95%以上,並維持12小時病菌即侵入,潛育期2-4天;全年都可發生。海南省各地尤其是瓊東北部,每年11月至翌年4月,相對濕度95%以上、氣溫12-30℃均可發病;尤其是氣溫在16-250C、相對濕度95%-的天氣條件下,炭疽病易盛發成災,造成欠收和失收。炭疽病病原菌有潛伏侵染的特性,多潛伏在近果柄處果皮、果肉內,或近葉柄的葉肉內,深約1mm。[1]
防治方法
1、對果樹進行修剪,改善果園通風透光條件,並做好雨季排水工作,降低園內空氣濕度。
2、選種抗炭疽病芒果品種,如白花芒、湛江呂宋芒、金錢芒、雲南象牙芒、偏桃芒等。
3、芒果園秋季采果後,要對果樹進行一次重修剪,剪除過密、過多的主枝或輔養枝,調整樹冠永久性骨幹枝的數量、着生角度和相互關係、使其分布均勻。其次是剪除下垂枝、重疊交叉枝、病枝、枯枝等。再按照樹形的要求、對伸展過長的側枝進行短截、回縮、剪除樹冠外圍的果柄及過密枝。將剪下的枝葉及園內被剷除的雜草全部集中燒毀。
4、在進入冬季、在花穗萌發前、再進行1次徹底清園、儘量減少侵染花穗和果實的菌源。
5、對果樹增施氮、磷、鉀、鈣、鎂肥,要適當增施鉀、鈣、鎂肥。要控制氮肥施用量,防止枝梢徒長,培養健壯無病的枝梢,增強果樹的抗病能力。
6、在芒果開花前期、幼果期、果實膨大期分別用殺菌劑保護花果、減少侵染果實的潛伏病菌量。可用藥劑有: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500倍液,或25%施保克乳油500倍液,或25%保鮮克乳油500倍液。
7、果實採摘後,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防腐劑的熱藥液(52℃)浸泡果實5~10分鐘,取出晾乾,用無菌紙包裹入箱,殺菌防腐效果較好處理,藥劑可從下面任選一種。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45%特克多懸浮劑500倍液。[2]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