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克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 國籍 | 畢業院校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職業 |
---|---|---|---|---|---|---|
艾森克 | 德國柏林 | 倫敦大學 | 德國柏林 | 1916年 | 1997年 | 英國心理學家 |
人物經歷
德裔英國人,人格心理學家,以其人格理論和行為療法而聞名。出生於德國柏林,病逝於英國倫敦。 他的父母都是演員,父親長於喜劇表演,母親則是默片演員。在他 2 歲時,父母離婚,他由祖母撫養長大。在他 18 歲時,由於拒絕加入納粹組織而無法進入柏林大學就讀,因此離開德國去國外求學。他先到法國第戎大學(Dijon University)學習文學和歷史。之後去倫敦大學,他本來打算學習物理和天文學,但是由於他沒有經過必須的培訓,因此他面臨一個選擇:要麼花一年時間接受基礎訓練,要麼選擇另一個他未曾聽聞的專業 - 心理學。最後他選擇了心理學。 1935 年開始在倫敦大學師從 C.E.斯皮爾曼學習心理學,1938 年,他獲文學學士學位,1940 年獲心理學博士學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2),他曾以心理學家的身份任職於磨坊山急救醫院,1945 年任倫敦莫茲利醫院專職心理學家。1955 年任倫敦大學心理學教授、倫敦大學精神病研究所教授,併兼任莫茲利和貝思萊姆皇家醫院的心理學專家。期間他承擔了開創臨床心理學的任務,由他領導的心理學系是第一個培養臨床心理學家的機構,並用於發展行為治療的方法。
學術研究
在初期,研究人格的因素分析(內向與外向、情緒不穩定性神經質傾向);社會態度的因素分析(軟心腸與硬心腸、保守與革新)和政治心理學。1950年之後,用實驗心理學的方法研究變態心理、臨床心理。他反對S.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理論,不斷地予以批判。同時以條件學習理論為基礎,研究並提倡行為的心理療法,提出了莫茲利人格檢查(MPI)。另外,對動機知覺、心理測量的統計分析和智力的基礎等問題也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相關理論
艾森克的人格理論(Eysenck's Personality Theory)H.J.艾森克從特質理論出發,以因素分析方法和傳統的實驗心理學方法相結合長期研究人格問題,並把研究興趣從特質轉向維度,從而確立了自己的人格理論。 艾森克反對把人格定義抽象化,他在其《人格的維度》(1947)一書中指出"人格是生命體實際表現出來的行為的模式的總和"。艾森克認為這種行為模式的總和包括認知(智力)、意動(性格)、情感(氣質)和軀體(體質)四個主要方面。後來他又強調人格具有穩定持久性。 人格維度
艾森克繼承先前實驗心理學家的工作,通過對由實驗、問卷與觀察所得到的大量的人的特質資料的因素分析,深入研究了人格維度。他認為研究人格特質有時可能會含混,只有研究人格維度才能清楚。他指出,維度乃是代表一個連續的尺度。每一個人都可以被測定在這個連續尺度上所占有的特定的位置,即測定每一個人具有該維度所代表的某一特質的多少。19世紀已有心理學家提出人格圖解的雛形。他們認為人格可以從兩個直角維度來進行描寫。按德國心理學家W.馮特的假設,一個維度是從情緒性強過渡到情緒性弱,另一個維度是從可變性過渡到不變性。艾森克則提出外-內傾、神經質、精神質、智力和守舊性-激進主義五個維度,但認為外-內傾、神經質和精神質是人格的三個基本維度。
最早對外-內傾概念做過研究的是奧地利精神病學家O.格羅斯。以後在瑞士心理學家C.G.榮格的著作中把外-內傾概念引入人格研究。後來又有不少學者對外-內體面型的人做了不少實際研究。艾森克的外-內傾概念,除了具有其本身的一般含義外,還與神經系統的興奮過程與抑制過程相聯繫。興奮過程可以易化正在進行的感覺、認知和活動;抑制過程可以干擾或影響有機體正在進行的感覺、認知和活動。他發現高外傾性的人興奮過程發生慢、強度弱、持續時間短,而抑制過程發生快、強度強、維持時間長。這種人難以形成條件反射。高內傾性的人興奮過程發生快、強度強、持續時間長,而抑制過程發生慢、強度弱、維持時間短。這種人容易形成條件反射。1976年雷維爾等人作了一項有關工作效果的研究。他們推論內傾的人在正常條件下,大腦皮層上已具有高度的興奮水平,如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興奮水平,那麼就會降低被試的工作效果;外傾的人正常條件下大腦皮層興奮水平相對較低,若提高他們的興奮水平,就會提高被試的工作效果。他們的實際研究結果,證實了上述推論,支持了艾森克的觀點。
艾森克的對情緒性、自強度、焦慮(包括驅力)等進行研究後發現它們都有是同一的。他把這一維度稱為神經質。在他的用語中神經質與精神疾病並無必然的關係。艾森克指出情緒性(神經質)不穩定的人喜怒無常,容易激動;情緒性(神經質)穩定的人反應緩慢而且輕微,並且很容易恢復平靜。他又進一步指出情緒性(神經質)與植物性神經系統特別是交感神經系統的機能相聯繫。艾森克認為可以用外-內傾和神經質兩個維度來表示正常人格的神經症以及精神病態人格。
艾森克認為精神質獨立於神經質。它代表一種倔強固執、粗暴強橫和鐵石心腸的特點,並非暗指精神病。研究表明,精神質也可以用維度來表示,從正常範圍過渡到極度不正常的一端。它在所有的人身上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得高分者表現為孤獨、不關心他人、心腸冷酷、缺乏情感和移情作用、對旁人有敵意、攻擊性強等特點。低分者表現為溫柔、善感等特點。如果個體的精神質表現出明顯程度,則易導致行為異常。艾森克認為精神質與神經質維度一起可以表示各種神經症和各種精神病。
艾森克認為,有關外-內傾和神經質兩個維度的實驗研究,幾乎完全同意在人格測量描述系統中這兩相因素處於醒目和穩定的地位。他又將外-內傾和神經質作為兩個互相垂直的人格維度,且以外-內傾為緯,以神經質為徑(表現為情緒穩定的一端和情緒不穩定的一端),繪製成人格結構圖(見圖1)。艾森克在圖1的兩維空間組織起他認為基本的32種人格特質,且與古代的四種氣質類型相對應。這種人格結構的圖解為許多心理學家所接受。從圖上不僅可能以看出人格的四種類型(穩定外傾型、穩定內傾型、不穩定外傾型和不穩定內傾型)範圍內所包含的8種人格特質,還可以根據個體某一高分數的特質,看圖查出其所屬的人格類型,或從維度的結合預測某個體可能會出現的特定的人格問題。
艾森克以外-內傾、神經質與精神質三種人格維度為基礎,於1975年制定了艾森克人格問卷(EPQ)。它是由艾森克早期編制的若干人格量表形成的。EPQ是一種自陳量表,有成人(共90個項目)和少年(共81個項目)兩種形式,各包括四個量表:E-外-內傾;N-神經質;P-精神質;L-謊造或自身隱蔽(即效度量表)。由於該問卷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用其所測得的結果可同時得到多種實驗心理學研究的印證,因此它亦是驗證人格維度的理論根據。
人格結構層次的假說
艾森克還對大量的人的特質資料採用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獨特的人格結構層次理論。該理論概括性的圖解如圖2。從圖2可以看到艾森克把人格結構分為類型、特質、習慣反應和特殊反應四個水平。最底層特殊反應水平,是個體對一次實驗性試驗的反應或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一些最基本的"個別反應"(如最簡單的一舉一動),屬誤差因素,其上為習慣反應水平,例如重複實驗或生活情境重新出現,一個人就會以相似的方式反應,屬特殊因素。特質水平,是由一個人的習慣反應所構成的個人的人格特質,屬群因素。最上層的類型水平,是基於人格特質的相互關係而顯示的類型(例如,由社會性、衝動性、活動性、活潑性、興奮性等人格特質構成的外傾類型,由持續性、僵硬性、主觀性、羞恥性、易感性等人格特質構成的內傾類型),屬一般因素。
影響
艾森克對人格的研究從人格的特質轉向人格維度,提出了人格的三個基本維度。這不僅為實驗室內許多實驗所證實,且得到數學統計和行為觀察之佐證,受到各國心理學家的重視,且已廣泛地應用於醫療、教育和司法領域。艾森克人格問卷(EPQ)是用途較廣的人格量表,它已被一些國家譯出或修訂。中國的艾森克測驗由陳仲庚等於1981修訂。艾森克的人格研究不像許多美國心理學家從事或偏重特質水平,而是集中於類型。他認為特質是觀察到的個體的行為傾向的集合體,類型是觀察到的特質的集合體。他把人格類型看作某些特質的組織。他提出的人格理論主要是屬於層次性質的一種類型。每一種類型結構的層次明確,因此人格就可分解為有據可查、有數可計的要素。這是心理學家多年來一直探討而難以確定的東西。許多心理學家認為,在特質和類型的關係上,艾森克解決得相當出色。在其類型結構的層次的論述中,表明了他的人格觀點並沒的排除環境的作用,但人格的生物傾向性仍是他的理論的主要方面。
主要著作
人格的生物學基礎
人格的結構與測量
人格與個體差異
人格的維度:1947
人格的科學研究:1952
人的人格結構:1953
政治心理學:1954
焦慮與歇斯底里的動力學:1957
變態心理學手冊:1960,1973第 3 版
弗洛伊德學說的實驗研究:與 H.R.魏爾遜合著,1973
人格測量:1976
性心理學:1979
智力的模式:1982
人格問卷
說明 艾森克人格問卷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倫敦大學心理系和精神病研究所H.J.艾森克和S.B.G.艾森克設計的一種有關人格維度研究的測定方法。簡稱EPQ。它是由早期若干人格量表發展而成的。1952年制定的莫茲利醫學問卷(MMQ)是最早的人格問卷,1959年又制定了莫茲利人格調查表(MPI),1964年該量表又發展為艾森克人格調查表(EPI),現在通用的EPQ是1975年制定的。
問卷內容 1 你是否有許多不同的業餘愛好?
2 你是否在做任何事情以前都有要停下來仔細思考?
3 你的心境是否常有起伏?
4 你曾有過明知是別人的功勞而你去接受獎勵的事嗎?
5 你是否健談?
6 欠債會使你不安嗎?
7 你曾無緣無故覺得"真是難受"嗎?
8 你曾經貪圖過份外之物嗎?
9 你是否在晚上小心翼翼地關好門窗?
10 你是否比較活躍?
11 你在見到一小孩或一動物受折磨時是否會感受到非常難過?
12 你是否常常為自己不該做而做了的事,不該說而說了的話而緊張嗎?
13 你喜歡跳降落傘嗎?
14 通常你能在熱鬧聯歡會中盡情地玩嗎?
15 你容易激動嗎?
16 你曾經將自己的過錯推給別人嗎?
17 你喜歡會見陌生人嗎?
18 你是否相信保險制度是一種好辦法?
19 你是一個容易傷感情的人嗎?
20 你所有的習慣都是好的嗎?
21 在社交場合你是否總不願露頭角?
22 你會服用有奇異或危險作用的藥物嗎?
23 你常有"厭倦"之感嗎?
24 你曾拿過別人的東西(哪怕一針一線)嗎?
25 你是否常愛外出?
26 你是否從傷害你所愛的人中而感到樂趣?
27 你常為有罪惡之感所苦惱嗎?
28 你在談論中是否有時不懂裝懂?
29 你是否寧願去看些書而不願去多見人?
30 你有要傷害你的仇人嗎?
31 你覺得自己是一個神經過敏的人嗎?
32 對人有所失禮時,你是否經常要表示歉意?
33 你有許多朋友嗎?
34 你是否喜歡講些有時確能傷害人的笑話?
35 你是一個多憂多慮的人嗎?
36 你在童年時是否按照吩咐要做什麼便做什麼,毫無怨言?
37 你認為你是一個樂天派嗎?
38 你很講究禮貌和整潔嗎?
39 你是否總在擔心會發生可怕的事情?
40 你曾損壞或遺失過別人的東西嗎?
41 交新朋友時一般是你採取主動嗎?
42 當別人向你訴苦時,你是否容易理解他們的苦衷?
43 你認為自己很緊張,如同"拉緊的弦"一樣嗎?
44 在沒有廢紙簍時,你是否將廢紙扔在地板上?
45 當你與別人在一起時,你是否言語很少?
46 你是否認為結婚制度是過時了,應該廢止?
47 你是否有時感到自己可憐?
48 你是否有時有點自誇?
49 你是否很容易將一個沉寂的集會搞得活躍起來?
50 你是否討厭那種小心翼翼地開車的人?
51 你為你的健康擔憂嗎?
52 你曾講過什麼人的壞話嗎?
53 你是否喜歡對朋友講笑話和有趣的故事?
54 你小時候曾對父母粗暴無禮嗎?
55 你是否喜歡與人混在一起?
56 你如知道自己工作有錯誤,這會使你感到難過嗎?
57 你患失眠嗎?
58 你吃飯前必定洗手嗎?
59 你常無緣無故感到無精打采和倦怠嗎?
60 和別人玩遊戲時,你有過欺騙行為嗎?
61 你是否喜歡從事一些動作迅速的工作?
62 你的母親是一位善良的婦人嗎?
63 你是否常常覺得人生非常無味?
64 你曾利用過某人為自己取得好處嗎?
65 你是否常常參加許多活動,超過你的時間所允許?
66 是否有幾個人總在躲避你?
67 你是否為你的容貌而非常煩惱?
68 你是否覺得人們為了未來有保障而辦理儲蓄和保險所花的時間太多?
69 你曾有過不如死了為好的願望嗎?
70 如果有把握永遠不會被人發現,你會逃稅嗎?
71 你能使一個集會順利進行嗎?
72 你能克制自己不對人無禮嗎?
73 遇到一次難堪的經歷後,你是否在一段長時間內還感到難受?
74 你患有"神經過敏"嗎?
75 你曾經故意說些什麼來傷害別人的感情嗎?
76 你是否與別人的友誼容易破裂,雖然不是你的過錯?
77 你常感到孤單嗎?
78 當人家尋你的差錯,找你工作中的缺點時,你是否容易在精神上受挫傷?
79 你赴約會或上班曾遲到過嗎?
80 你喜歡忙忙碌碌和熱熱鬧鬧地過日子嗎?
81 你願意別人怕你嗎?
82 你是否覺得有時渾身是勁,而有時又是懶懶洋洋的嗎?
83 你有時把今天應做的事拖到明天去做嗎?
84 別人認為你生氣勃勃的嗎?
85 別人是否對你說了許多謊話?
86 你是否對某些事物容易冒火?
87 當你犯了錯誤時,你是否常常願意承認它?
88 你會為一動物落入圈套被捉拿而感到很難過嗎?
人格量表
艾森克人格測驗(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是英國心理學家艾森克(H.J.Eysenck)等人編制的一種有效的人格測量工具,對分析人格的特質或結構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已被廣泛應用於心理學研究與實際應用、醫學、司法、教育、人才測評與選拔等諸多領域。下面介紹陳仲庚主持修訂的成人EPQ版本。
量表內容 EPQ是一種自陳式人格問卷,有85個題目,含三個維度四個分量表(見附錄1),E量表:21個條目,主要測量外顯或內隱傾向;N量表:24個條目,測神經質或情緒穩定性;P量表:20個條目,測潛在的精神特質,或稱倔強;L量表:20個條目,為效度量表,測受試者的掩飾或防衛。下面是對EPQ各分量表高分和低分特徵的一般性描述,可供解釋時參考。
(1) E量表:外向-內向,表示性格的內外傾向。
高分特徵:人格外向,可能是渴望刺激和冒險;情感易於外露、衝動;喜歡參加人多熱鬧的聚會,好交際;開朗、活潑。
低分特徵:人格內向,好靜,離群,富於內省;除了親密朋友之外,對一般人緘默冷淡;不喜歡刺激、冒險和衝動,喜歡有秩序的生活方式,很少進攻,情緒比較穩定。
(2) N量表:神經質或情緒穩定性。反映的是正常行為,並非指病症。
高分特徵:可能常常焦慮、緊張、擔憂、鬱鬱不樂、憂心忡忡;情緒起伏較大,遇到刺激,易有強烈的情緒反應,甚至可能出現不夠理智的行為。
低分特徵:傾向於情緒反應緩慢且較輕微。即使激起了情緒也很容易恢復平靜,通常表現得比較穩重,性情溫和,善於自我控制。
(3) P量表:精神質,也稱倔強性,並非暗指精神病,它在所有人身上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但如果某人表現出明顯程度,則易發展成行為異常。
高分特徵:可能孤獨,傾向於獨身,不關心他人,難以適應外部環境,缺乏同情心,感覺遲鈍,對人抱有敵意,與他人不能友好相處,固執、倔強,喜歡尋釁,具有攻擊性,且不顧危險。
低分特徵:能與人相處,能較好地適應環境,態度溫和,不粗暴,善解人意。
(4)L量表:測定被試的掩飾、假託或自身隱蔽,或者測定其社會性樸實幼稚的水平。高分者,示有掩飾,也可能較成熟老練,它本身代表一種穩定的人格功能。
評分方法 EPQ問卷共有88個題目,每一題都對應着"是"或"否"兩個備選答案,被試者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選擇,主試者根據《附錄1》的計分題號,分別計算被試在各個分量表上的原始分數。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題目是被試者回答"是"時,計1分,有的題目是被試者回答"否"時,計1分,例如,E量表中,第1、5等題,回答"是"時,計1分;第26、37題,回答"否"時,計1分。如果第5題回答"否"、第26回答"是"時,就都不計分。然後分別將各分量表的實得分數相加,就是被試在這個分量表上所得的原始分數。
計算出各分量表的原始分數以後,可根據《附錄2》將其轉化為標準分數。余類推,可計算出被試在每個分量表上所得的原始分數及標準分數。
分析指標 對測驗結果的分析主要是依據標準分來進行的。標準分的平均分為50,標準差為10。根據統計學理論,標準分在40~60分之間大約包括68.46%的常模群體,標準分在30~70之間大約包括95.45%的常模群體。一般認為,如果某個被試的標準分大於60或小於40,就可認為該被試在某量表上具有高分或低分的特徵,如果其標準分大於70或小於30,那麼這些特徵就更明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