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德賽
個人生平
艾德賽出生於英國倫敦一個富裕的非國教基督徒家庭。她參加了馬禮遜於1824至1826年在英國休假期間開辦的漢語班,當時她還沒有擺脫家庭的束縛,就捐錢給倫敦宣道會,使得紐惠(Maria Newell)能夠前往馬六甲(1827年)。1837年,艾德賽自己得以前往巴達維亞(今雅加達),在那裡為中國女子開辦了一所學校。
到中國的通商口岸開埠後(1843年),艾德賽就把學校遷到寧波,並在那裡工作,一直到1861年。她從未加入過任何差會,只是與倫敦會保持緊密聯繫。她有幾位講中文的教員,都是傳教士的女兒。其中至少有四人後來都成了傳教士的妻子,包括違背艾德賽意願而嫁給戴德生的瑪麗亞(見戴瑪麗亞)。另有一位學生瑪利安,成為陸賜的妻子,陸賜後來成為北華教區的主教
。1861年,艾德賽把她的學校轉交給聖公會傳教會,退休去澳大利亞的阿德萊德居住,直到去世。艾德賽應該是到中國的第一個單身女傳教士。
傳教士
傳教士亦作宣教師或宣教士(英語:Missionary),是堅定地信仰宗教,並且遠行向不信仰宗教的人們傳播宗教的修道者。雖然有些宗教,如日本神道教[1],很少會到處傳播自己的信仰,但是有很多宗教用傳教士來擴散它的影響,例如伊斯蘭教與基督宗教。
雖然任何宗教都可能送出傳教士,一般傳教士這個詞是指基督宗教的宣教師。實際上佛教是最早大規模傳教的宗教,沿着絲綢之路[2]送出它的信仰。在英語中,「missionary」指被派遣到遠方傳教的人,漢語也譯作宣教士,而Preacher一詞則指在人群中進行講道的傳道人。
參考文獻
- ↑ 日本神道教究竟是什麼?淺談日本的神道教|日本文化,搜狐,2017-09-09
- ↑ 絲綢之路簡介:唐朝時期開闢的中國到歐洲的商道,趣歷史網,2014-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