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
良知是一個中華思想文化術語。
中國文字是歷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1]。也是至今通行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種文字像漢字這樣經久不衰。 從甲骨文發展到今天的漢字,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文字的發展經過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2]、草書、楷書、行書等書體演變。
目錄
名詞解釋
人天生所具有的道德本性與道德上的認識和實踐能力。「良知」一詞最初由孟子(前372?—前289)提出,認為人不加思慮便能知道的便是「良知」。「良知」的具體內容包括親愛其父母、尊敬其兄長。而親愛父母是仁,尊敬兄長是義。「良知」說是孟子性善論的重要內容。明代的王陽明(1472—1529)提出「致良知」,進一步發展了孟子的「良知」說。他認為,「良知」就是天理,一切事物及其規律都包含在「良知」之中。將「良知」擴充到底,即能達到對一切道德真理的認識和實踐。
引例1
所不慮而知者,良知也。 (《孟子·盡心上》) (人所不加思慮便能知曉的,就是良知。)
引例2
天理即是良知。 (《傳習錄》卷下) (天理就是良知。)
參考文獻
- ↑ 中國發現距今8000多年的古老文字,考古專家:中華文明再添三千年,搜狐,2022-08-12
- ↑ 書法|詳解隸書發展的歷史,搜狐,20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