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動力裝置
船舶動力裝置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漢字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展台上一顆無可取代、熠熠閃光的明珠[1]。漢字之美,美在莊重典雅,形神兼具。她承載的是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厚重歷史與燦爛文化[2]。她的美,是無與倫比的。
目錄
名詞解釋
船舶動力裝置是為保證船舶正常營運而設置的動力設備,是為船舶提供各種能量和使用這些能量,以保證船舶正常航行,人員正常生活,完成各種作業。船舶動力裝置是各種能量的產生、傳遞、消耗的全部機械、設備,它是船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船舶動力裝置包括三個主要部分:主動力裝置、輔助動力裝置、其他輔機和設備。
組成結構
主動力裝置
主動力裝置,又稱推進裝置,是為船舶提供推進動力,保證船舶以一定速度巡航的各種機械設備,包括主機及其附屬設備,是全船的心臟。主動力裝置包括主機、傳動設備、軸系、推進器等。當啟動主機,即可驅動傳動設備和軸系,使推進器工作。當推進器,通常是螺旋槳,在水中旋轉時就能使船舶前進或後退。
主動力裝置以主機類型命名,主要有蒸汽機、汽輪機、柴油機、燃氣輪機和核動力裝置等五類。現代運輸船舶的主機以柴油機為主,在數量上占絕對優勢。蒸汽機曾經在船舶發展史上起過重要作用,但已經幾乎全被淘汰。汽輪機在大功率船上長期占有優勢,但也日益為柴油機所取代。燃氣輪機和核動力裝置僅為少數船舶所試用,尚未得到推廣。
聯合動力
為滿足軍用艦艇的需要,將蒸汽、柴油、燃氣三種動力聯合加以採用,作為船舶的推進裝置成為聯合動力裝置。聯合動力裝置的型式有蒸燃聯合、柴燃聯合、燃燃聯合等。這幾種聯合動力裝置在商船上應用極少。此外還有一種聯合動力裝置型式——電力推進裝置。這種裝置是船舶柴油機驅動發電機將電力產生並提供給船舶電站。
核動力
以反應堆代替普通燃料來產生蒸汽的汽輪機裝置。反應堆中核裂變產生的大能量,被不斷循環的冷卻水吸收,後者又通過蒸汽發生器將熱量傳給第二個迴路中的水,使之變為蒸汽後到汽輪機中作功。
核動力裝置主要用於大型軍艦和潛艇。1959年美國在客貨船「薩凡那」號上試用功率20000馬力核動力裝置成功;1960年蘇聯在破冰船「列寧」號上採用核動力裝置,功率44000馬力。此後,聯邦德國和日本也分別建造了核動力商船。這些船在試航一段時間後,出於法律和民意上的原因停駛。人們擔心放射性物質污染航道、港口和城市環境,因此很多港口拒絕核動力船進港。對核燃料使用後的核廢料也還缺乏妥善處理辦法。這些民用核動力船都已改裝為常規動力裝置船。
輔助裝置
輔助動力裝置是用於提供除推進裝置以外的各種能量,供船舶航行、作業和生活需要的裝置,包括為全船提供電力、照明和其他動力的裝置,如發電機組、副鍋爐等。
發電機組是船上最重要的輔助動力裝置。蒸汽機船上的發電機組由蒸汽機驅動(有時用小型汽輪機驅動),但容量較小,以供照明電源為主。在汽輪機船上,發電機組由汽輪機驅動,為全船電氣設備提供電源。這種汽輪發電機組大部已系列化,容量從500千瓦到2500千瓦不等,可以自由選擇。在柴油機船上,有2~3台發電機組,由單獨設置的中速或高速柴油機驅動。容量據全船電動機械設備的數量確定,普遍採用400伏三相交流電,頻率有50赫茲和60赫茲兩種。副鍋爐在蒸汽機船和汽輪機船上是供停泊時使用,在柴油機船上供平時取暖和加熱用。柴油機船上的副鍋爐的燃料可以是燃油,也可以利用柴油機排出的廢氣所產生的蒸汽。除發電機組和副鍋爐外,由於現代船上液壓機械設備的驅動需要,還設有液壓動力裝置,其主要部件為液壓油泵,可以用電動機或單獨的柴油機驅動 。
輔機設備
隨着運輸船舶性能上的不斷完善,船上的輔機和設備也日趨複雜,最基本的有:
船舶甲板機械,有舵機、錨機、起貨機等輔助機械。這些機械在蒸汽機船上用蒸汽作為動力,在柴油機船上先是採用電動,現多數已改用液壓驅動。
各種管路系統,有為全船供應海水和淡水的供水系統;為調節船舶壓載用的壓載水系統;為排除艙底積水用的艙底水排出系統;為全船提供壓縮空氣用的壓縮空氣系統;為滅火用的消防系統等等。這些系統所採用的設備如泵和壓縮機等絕大部分是電動的,並能自動控制。
機艙自動化設備,用於保證實現動力裝置遠距離操縱與集中控制,以改善工作條件,提高工作效率。機艙自動化設備包括有自動控制與調節系統,自動操縱系統,集中監測系統。
全船系統,用於保證船舶生命力和安全,為船員和旅客生活服務的取暖、空調、通風、冷藏等系統。這些系統一般都自動調節和控制。
參考文獻
- ↑ 中國漢字:一字一世界,一筆一乾坤,搜狐,2019-05-26
- ↑ 漢字演變簡史: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從漢字字形看五千年社會變遷,搜狐,2020-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