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龍
舞龍俗稱玩龍燈,起源於中國漢族的一種民族文化活動之一。源於人類對龍的崇拜而引申的文娛活動,每逢節假日在中國的許多村落就會舉辦舞龍來慶祝節假日的到來,如春節,二月「龍抬頭」,端午節。舞龍時,龍跟着繡球做各種動作,穿插,不斷地展示扭、揮、仰、跪、跳、搖等多種姿勢。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等吉祥寓意。 舞龍和舞獅,古時是在一年中的大型節日裡面節目之一。隨着華人移民到世界各地,現在的舞龍舞獅文化,已經遍及中國大陸、港澳台地區、東南亞,以至歐美、澳大利亞、新西蘭各個華人集中的地區,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標誌。
目錄
歷史發展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世界上凡是有華人居住的地方都把「龍」作為吉祥之物,在節慶、賀喜、祝福、驅邪、祭神、廟會等期間,都有舞「龍」的習俗。這是因為,「龍」是中國華夏民族世世代代所崇拜的圖騰。在古代,中國人就把「龍」看成能行雲布雨、消災降福的神奇之物。數千年來,炎黃子孫都把自己稱作是「龍的傳人」。
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因舞蹈者持中国传说中的龙形道具而得名。龙的形象源于中国古代的图腾,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并把它看做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的神物。因此有的地方久旱不雨时,便舞龙祈雨;有的地方插完秧,舞龙驱虫。龙舞历史悠久,汉代已有了形式比较完整的龙舞。据汉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记载,当时在四季的祈雨祭祀中,春舞青龙,夏舞赤龙和黄龙,秋舞白龙,冬舞黑龙;每条龙都有数丈长,每次5~9条龙同舞。经过劳动人民近2000年的创造发展,民间的龙舞不仅有很高的技巧性,而且表演形式越来越丰富多彩。 早在汉代(公元前205——公元219),就有杂记记载了这样的壮观场面:为了祈雨,人们身穿各色彩衣,舞起各色大龙。渐渐地,舞“龙”成为了人们表达良好祝愿、祈求人寿年丰的形式,尤其是在喜庆的节日里,人们更是手舞长“龙”,宣泄着欢快的情绪。 全国的舞龙有上百种,经过几千年的流传和发展,表现的形式更是多种多样。舞龙能受到如此的喜爱,与它的群众性、娱乐性是分不开的,民间传说:“七八岁玩草龙,十五六岁耍小龙,青年壮年舞大龙”。耍龙的时候,少则一两个人,多则上百人舞一条大龙。最为普遍的叫“火龙”,舞火龙的时候,常常伴有数十盏灯相随,并常在夜里舞,所以“火龙”又有一个名称叫“龙灯”。
舞龍技巧
(一)舞龍舞獅的根基要領 持龍者,即為龍批示者,在鼓樂伴奏下,引導舞龍者完成游、穿、騰、躍、翻、滾、戲、纏、組圖外型等行動和套式行動,整個歷程要活潑、順暢、協調。 主旨: (1) 引導出場,認清出場標的主旨; (2) 相識角逐場地的大年夜小、熟習表演行動的方位,休止角逐時呈現方位禁絕確或場地操縱不豐裕; (3) 必須熟習本隊角逐的套式中各類隊形的轉變以及場上的應變伎倆。 要求: (1) 雙眼隨時諦視龍珠,並環顧整隊及周邊環境的情形轉變; (2) 與龍頭貫串毗鄰1米擺布的距離; (3) 與龍頭貫串毗鄰協調配合; (4) 龍珠應貫串毗鄰不停的改變。 (二)舞龍頭的根基要領 持龍頭者身形必須雄偉魁梧、有力,舞動時龍頭行動緊跟着龍珠挪動,龍嘴與龍珠相距1米擺布,似吞吐之勢,細緻協調配合,不時細緻龍/獅頭應不停的擺動,提醒出龍的使氣有力、威武環顧之勢。 主旨: (1) 在龍珠引導下,緊隨其後挪動,從而發動龍身的擺動; (2) 龍頭擺布擺動時,一定要以嘴當先,表現出追珠之勢。 要求: (1) 龍頭替代時,不能影響到行動的闡揚; (2) 因龍頭體積較大年夜,在擺布擺動時不得碰擦龍身或舞龍者; (3) 與龍珠貫串毗鄰1米擺布的距離。 (三)舞龍身的根基要領 龍身舞者,必須隨時與前後貫串毗鄰一定的距離,眼不美觀不雅觀四方緊跟前者,走定位,空中換手時雖然即使將龍身抬高,乃至可跳起;舞低時,雖然即使放低,但切切別將龍身觸地,在凹凸擺布舞動中,龍翻滾之勢盡提醒其中;另有必須隨時貫串毗鄰龍身蠕動,形成龍精虎猛之勢;在跳與穿的行動中,應特別細緻柄的握法,柄下端不成多出(包節),以免刮上他人。 舞龍表演技巧
主旨: 舞龍者將龍身舞動起來,提醒龍翻滾之勢,另有必須隨時貫串毗鄰龍身蠕動,形成龍精虎猛之勢。 要求: (1) 擺布舞動時,龍身舉動軌跡要潤滑淘氣順暢; (2) 龍身不成觸地、掙脫; (3) 籠體不成呈現分歧理的打結。 (四)持龍尾的根基要領 持龍尾者,身形須笨重、速率快,龍尾也是首要部位,因為龍尾時常有翻身的行動,龍尾舞動時,翻尾要笨輕活潑、不牽絲攀藤,否則等閒將龍尾打地,形成器械的毀壞,並且會讓人感想機械。
龍尾亦是不時成為帶頭者,因為有些行動必須龍尾引首,清晰精闢的腦子亦為必備的前提,龍尾亦是整條龍舞動弧度大年夜小的節制者,持龍尾在穿和跳的行動里,更應細緻尾部,勿被碰撞或碰撞他人,最主要的是隨時貫串毗鄰擺動。 主旨: 跟着龍身的發動,龍尾時候擺動着,浮現出龍的笨輕活潑。 要求: (1) 龍尾舞動時,不成鋤地; (2) 龍尾在舞動歷程中不竭貫串毗鄰擺布的揮舞。
舞龍種類
高蹺龍 雷州高蹺龍舞 雷州高蹺龍舞是廣東雷州人民表現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一種民俗喜慶舞蹈。高蹺龍舞的表演一般是青少年男子,每人腳踩高蹺板,頭扎面布,身穿開肚衫、統褲古裝。一句龍出海、雙龍相遇,建立友情、為主題,舞蹈中有串龍、擺龍、逗龍等一系列高難度動作,龍身道具製作材料為布料、竹器、紙等,形象生動,造型獨特。現每年元宵、中秋節廣東湛江市的雷州城鄉都有舞高蹺龍活動。 沔陽高蹺龍燈 沔陽高蹺龍燈是湖北省仙桃市人民倍受歡迎的一種民間舞蹈表現形式,彭場附近的藝人,把高蹺、龍燈結合表演,技藝高超,為人們所驚嘆,是沔陽舞龍的一種獨特表演形式。就龍身而言 ,長度和一般龍燈差不多,然而龍節比一般龍燈少,一般龍燈為十三節至十五節,龍節之間跨度短,便於玩地龍燈;沔陽高蹺龍燈只有九節,龍節之間跨度長,便於踩高蹺(高達2米)舞龍燈。
就顏色而言,沔陽高蹺龍燈有兩條,一條黃龍一條赤龍;而一般龍衣不限顏色。玩高蹺龍燈的人要打臉掛須,裝扮成戲劇「十大名角」,由旦角玩珠,武小生玩龍頭,丑角玩龍尾,其餘七人玩龍身七節。 高蹺舞龍人必須同時具備三大基本功:踩高蹺的本事、舞龍燈的技巧、武術功夫。高蹺龍燈關鍵看舞龍頭的人,重要的是舞龍時,龍頭要甩得開、轉得圓,因為崇墉龍燈的下嘴是活動的,龍頭向上時龍口張開搶珠,向下時龍口閉攏,活靈活現,極是好看。沔陽高蹺龍燈可玩花樣、以天盤、地盤、地滾、魚咬尾、半邊月、青龍盤柱、五嶽(玩五張方桌)等十幾種技藝,穿插進行。玩龍燈陣容強大,威武雄壯,成為仙桃民間傳統舞蹈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舞龍頭是福建祭祖活動中的一種儀式,由日、舞龍頭月、星等組成儀仗隊。龍頭用木雕成,塗上色彩,顯得古樸、莊嚴。祭祖時,執龍頭者隨着鼓點作出各種動作,或進或退,或舞或止,或跳或蹲,有一定章法。 舞龍頭 表現了「九龍」 出世及成長的過程,包含了「九龍出世」、「東海嫁水」、「行雲布雨」。「深潭求親」、「九龍歸位」等套路的表演。 舞麻龍 舞麻龍流傳在四川濟州龍溪一帶,是祭祖中的一項體育活動。表演者腰間系一串銅鈴,女的手執一根扎有彩球和彩帶的彩花棒,棒上鑲鐵環扣和銅鈴;男的手中的彩棍,一端用麻紮成精美龍頭,另一端用拖有7米餘長的麻髯為龍身。鑼鼓聲起,龍首時低時昂,麻龍飛舞,花棍旋轉,龍擊花棍,球戲麻龍。龍身甩動中發出的啪啪響聲,與腰間的鈴聲,棍上的鐵環聲,歌聲、鼓聲、呼喊聲交織混合,風格獨特。 舞草龍 調順舞草龍為廣東省湛江市赤坎區調順島獨有的一種民間舞龍,自明代中葉起至清代中期頗為盛行。每年正月例都成為不可少的活動,以舞草龍、網龍為多。舞草龍要挑選20多名身強體壯的青年大漢來表演。 調順草龍用稻草編成草繩,纏繞在竹篾紮成的龍頭龍尾上,又以漁網為底料,把草繩順着網眼繞成鱗狀作為龍身。這樣把過去的網龍和草龍相結合製成現今的草龍。調順草龍經黃車炳和老人黃利生(已故)的回憶,通過精心改革,把原有的舞龍招式結合新的套路組成雙龍爭珠、雙龍穿雲、絞結龍尾、雙龍絞身等表演程式,表現出龍的威猛精神,深受群眾讚賞。 調順草龍舞失傳多年,1992年重新組織龍隊,並發展了女子舞龍隊,把草龍舞創新提高。參加調順首屆農民文化節,2005年參加湛江紅土藝術節展演獲得銀獎。 草龍用禾稈草編成。編織者先編一條長長的草簾,編到最後分三個叉略往上翹起,象徵「龍尾」;把草簾的另一頭反折一層做兩個彎角翹起,形似「 舞草龍 舞草龍 龍頭」;中間扎一小捆橢圓形禾草,串上一根竹子做「龍身」。在龍頭前面單獨做一個圓形草團作為「龍寶」(龍珠),再進行一些裝飾,在龍頭、龍身、龍尾掛上一些彩紙,便在村頭村尾舞起來。過罷春節,人們將草龍拿到河邊燒掉,送龍回龍宮;平時如果村子裡遇到什麼災害,或者久旱不雨,也扎草龍去河邊焚燒,祈求「龍王」消災、降福或降雨。 蘇莊舞草龍 浙江省衢州市開化縣蘇莊鎮的舞草龍又稱草龍、稻草龍或香龍。草龍綑紮以稻草搓成粗大繩索,再紮成龍首龍尾,形同長龍,繩索上插上點燃的香枝。相傳唐代便有迎草龍送龍神活動,一直延傳至今。每年中秋之夜,蘇莊鎮各村農民高擎香火草龍,或穿梭於村中大道,或起舞於曬場田野。 傳說朱元璋在蘇莊鎮毛坦塢口村休整時,當地百姓為他獻了寶馬,並在中秋佳節迎舞草龍。朱元璋非常高興,認為這是龍位做天子的預兆。登基後,御敕當年舞草龍的毛坦塢口村為「富樓村」,並賜聯「百世安居金溪富樓勝地,千年遠脈越國傳裔名家。」 中秋節晚上舞草龍,是浙江省開化縣蘇莊鎮各村村民的一件「要緊事」。 白天,全村老小抱來剛從田裡收割的新鮮稻草,紮成一條長達80多米的草龍擺放在祠堂里,並在草龍身上插滿紋香。當夜色降臨時,村民聚集在祠堂里,拿着火把,當族長一聲令下,全村人一擁而上,去點燃草龍身上的香火,據說誰點燃的香火越多,他家來年就會獲得更好的收成。然後,村里青年男女高舉香火草龍,狂奔飛舞,穿梭在村莊小道上,起舞於稻田曠野中,皓月當空,火龍騰雲駕霧,其景十分壯觀。 浙江省衢州市開化縣蘇莊鎮中秋舞草龍這一歷史悠久、特色鮮明、群眾廣泛參與的傳統習俗。去開化看蘇莊舞草龍是這個中秋假期的上上之選。 龍的形象各有特色。龍身用竹蔑紮成空心圓筒,中間穿以木柄以便手擎,節數十餘節不等,兩頭為龍首及龍尾,裹以彩繪之布質龍身,稱為「布龍」;如每一節內可以點燭者,稱為「龍燈」,亦稱「火龍」;此外尚有由蝴蝶狀組成的「百葉龍」,點燃炷香的「香火龍」,用木板凳組成的「板凳龍」,以及由稻草紮成的「草龍」等。 香火龍 香火龍流傳已久,在湖南汝城縣誌早有記載,其南鄉一帶較為盛行,多在元宵佳節舉行。表演香火龍時,必有兩龍(母龍和子龍)、兩獅(母獅和子獅)陪隨而舞,一獅在龍前引路,一獅在龍尾跟隨。 香火龍的全身用竹子和稻草紮成。「母龍」長度一般為七節,「子龍」長度一般為五節,用當地特製的「羅漢香」(約0.53米長)插滿龍的全身。當夜幕降臨時,以土炮三響為號,鼓輸管弦樂器、花炮齊鳴,眾人手持火把點燃龍身全部香火,抬龍出遊。情景十分壯觀。 香火龍 香火龍的表演程序上有:翻滾、噴水、沉海底、跳躍、吞食、睡眠等動作。「沉海底」和「吞食」 表演技巧上難度較高。引路和尾隨的兩頭獅子,除各自作翻滾跳躍的動作外,還作些引龍和隨龍「護駕」動作。 民間舞香火龍常在蟲災發生時舉行,點燃的香火插在龍身上,點點火光組成了一條光閃閃的龍在夜空邀游,蟲螢追逐龍身的點點火光飛來,「香火龍」穿過街巷,舞至田邊地頭,飛蟲追逐香火,越集越多,突然,舞龍隊伍在水塘邊停下,猛地將草龍連頭帶尾,深深扎入水中,水淹沒了龍,也淹沒了飛撲香火的蟲群。香火龍在除害蟲這一點上,較其他形式的舞龍有更高的實用價值。 百葉龍 浙江省流行的「百葉龍」,是一種構思、製作均極奇巧的龍。舞者手執 香火龍 香火龍 荷花燈、荷葉燈、蝴蝶燈,翩翩起舞。人們只見朵朵盛開的荷花,在片片荷葉中飄移、舞動,似一隻美麗的蝴蝶在花叢中飛翔。一段優美抒情的舞蹈後,舞者齊聚場中,突然間,一條巨龍在人們的眼前騰躍而出。原來那一朵特大的茶花燈(或聚寶盆),背面繪製的是一個輝煌壯麗的龍頭,朵朵荷花緊緊相扣連,組成龍身,片片花瓣,變成龍身上的片片鱗甲,美麗的蝴蝶成了抖擺的龍尾,而荷葉則成了朵朵白雲。 舞龍的姑娘們喜歡一塵不染的荷花,就把天性神秘、時而神形畢露。時而隱身藏形、時而又依附在各種物體上招搖過市的龍與荷花聯綴一體,舞起了荷花龍,讓氣吞萬里的神龍平添一股嫵媚之氣。 燒火龍 燒火龍又叫舞火龍,是流傳於廣東豐順一帶的獨特的民間傳統項目,一般在春節和元宵夜舉行。 關於燒火龍,民間流傳着許多故事。傳說很久以前,豐順地方來了條火龍,混身噴火,興妖作怪,從此,土地乾裂,禾苗枯死,農民心急如焚。這時,一對年輕夫妻挺身而出,帶領大家鑿山引水。然而,水通了,火龍又來了,它張開血口,噴出烈火,燒死年輕夫婦,烤乾了水的源頭。年輕夫婦留下男孩張共,繼承父志,到峨眉山求仙學法。三年後歸來,與惡龍苦戰三天三夜,用神火將惡龍燒死在洞裡,他自己也力竭身亡。從此,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當地人民為紀念張共,慶祝豐收,每年元宵之夜要舉行燒龍活動。年復一年,形成風俗。 燒火龍的「火龍」,是用紙紮成的,長 15~20米,分為五節,四周扎滿五顏六色的鞭炮。起舞前,先燃響鞭炮,以引龍出海。然後一隊赤膊袒胸、舉着火棍的舞火龍者,隨着快速的鑼鼓聲在場上快跑,反覆三次,名叫「請龍」。接着,「火龍」 出場了,它在場上繞着大圈子,先從龍嘴中噴出火來,然後,龍身上扎着的鞭炮被點燃了,從頭至尾,火光四射,霹靂連聲。巨大的龍身就在煙火和爆響的包圍之中,上下翻飛,左右騰舞,煞是好看。此時,預先準備在場上的煙花架,朝天射出串串煙花,五彩繽紛,摧級奪目,從而把舞火龍推向高潮。整個活動持續十多分鐘,待煙火熄滅,火龍也被燒掉了。而舞火龍者的胳膊上、胸脯上灼起一個個血泡,以血泡最多者為「吉利」。
舞龍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