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舒婷诗歌《秋夜送友》

舒婷的诗,有明丽隽美的意象,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从这方面说,她的诗并不“朦胧”。只是多数诗的手法采用隐喻、局部或整体象征,很少以直抒告白的方式,表达的意象有一定的多义性。

目录

原文

  第一次被你的才华所触动

  是在迷迷蒙蒙的春雨中

  今夜相别,难再相逢

  桑枝间呜咽的

  已是深秋迟滞的风

  你总把自己比作

  雷击之后的老松

  一生都治不好燎伤的苦痛

  不像那扬花飘絮的岸柳

  年年春天换一次姿容

  我常愿自己像

  南来北去的飞鸿

  将道路铺在苍茫的天空

  不学那顾影自恋的鹦鹉

  朝朝暮暮离不开金丝笼

  这是我们各自的不幸

  也是我们共同的苦衷

  因为我们对生活想得太多

  我们的心呵

  我们的心才时时这么沉重

  什么时候老桩发新芽

  摇落枯枝换来一树葱茏

  什么时候大地春常在

  安抚困倦的灵魂

  无须再来去匆匆

赏析

  本诗诗句温柔,意景绝妙,例如“第一次你被的才华所触动,是在朦朦胧胧的烟雨中”,是多么 让人向往。“今夜相别,难在相逢。桑枝间呜咽的,已是深秋迟滞的风”与知己的依依惜别,连无情之物、凄凉哀婉的象征—迟滞的秋风也为他们哭泣。舒婷的朋友自喻为坚韧的老松,经历过了大灾难,虽然落下了疤痕,但是意志、身体没有倒下。与此同时,还与岸柳做比较,突出老松。而舒婷却希望自己是一只自由的飞鸿,在天空中翱翔。因此,他们不能在一起,她很痛苦。

  诗中的语句美、意境美,以及抒情达到高潮时的内心的无奈、挣扎、痛苦,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引起了读者的同情。

  但我们可以从另一方面去品读,本诗谁为一首情诗,但是我觉得它所变现出来的并不单纯是爱情。因为造成舒婷和她的男友分别的真正原因是他们的志向不同,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而舒婷并没有因此把自己的理想抛开。在爱情与理想的挣扎后,舒婷却选择了理想,体现了舒婷不同于其他的女人,她具有独特的精神魅力。

  我们应该向舒婷学习,学习她在重要关头,抛下儿女私情,选择了自己应走的路。当然,虽然很痛苦,但是痛苦的正确的抉择,给你一生的腾达路。[1]

舒婷简介

舒婷(1952- ),原名龚佩瑜,出版的诗集有《双桅船》(1982)、《舒婷顾城抒情诗选》(1982)、《会唱歌的鸢尾花》(1986)、《始祖鸟》(1992)、《舒婷的诗》(1994)。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建厦门石码镇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与北岛顾城齐名。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秋天的情绪》《硬骨凌霄》《露珠里的“诗想”》、《舒婷文集》(3卷)等。诗歌《《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获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作品奖,《双桅船》获全国首届新诗优秀诗集奖、1993年庄重文文学奖。

舒婷长于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在把捉复杂细致的情感体验方面特别表现出女性独有的敏感。情感的复杂、丰富性常常通过假设、让步等特殊句式表现得曲折尽致。舒婷又能在一些常常被人们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神女峰》、《惠安女子》),并把这种发现写得既富有思辩力量,又楚楚动人。[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