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舒婷詩歌《獻給我的同代人》

舒婷的詩,有明麗雋美的意象,縝密流暢的思維邏輯,從這方面說,她的詩並不「朦朧」。只是多數詩的手法採用隱喻、局部或整體象徵,很少以直抒告白的方式,表達的意象有一定的多義性。

目錄

原文

  他們在天上

  願為一顆星

  他們在地上

  願為一盞燈

  不怕顯得多麼渺小

  只要盡其可能

  唯因不被承認

  才格外勇敢真誠

  即使像眼淚一樣跌碎

  敏感的大地

  處處仍有

  持久而悠遠的回聲

  為開拓心靈的處女地

  走入禁區,也許——

  就在那裡犧牲

  留下歪歪斜斜的腳印

  給後來者

  簽署通行證

賞析

  「意象」是詩歌的靈魂,是詩人表達情感,寄託情思的載體。「意象」從詞義上來看是由「意」和「象」組合而成。「意」即情感、情意,是主觀的,抽象的,不可言說,難以形容的;「象」即物象、景象,是客觀的,具象的,可觸可感的:因此,「意象」就是寓「意」於「象」,是凝聚着詩人主觀情感,用來寄託情思的藝術形象。它是詩人傳達內在抽象情感的藝術表現方式,也是讀者體會詩人豐富而微妙的創作情感的媒介。舒婷的《獻給我的同代人》就是一首意象化了的小詩。詩歌共三個小節,第一節詩人着力於表現同代人的特徵:「他們在天上」願為「一顆星」;「他們在地上」願為「一盞燈」。「星」和「燈」都具有發光發亮的特點,都能給黑夜中摸索前行的人們以光明、希望和指引。它們雖然「渺小」,光亮微弱,卻是「盡其可能」散發光與熱,這正是那個特殊的歷史年代中一代人的精神特質。[1]

舒婷簡介

舒婷(1952- ),原名龔佩瑜,出版的詩集有《雙桅船》(1982)、《舒婷顧城抒情詩選》(1982)、《會唱歌的鳶尾花》(1986)、《始祖鳥》(1992)、《舒婷的詩》(1994)。

舒婷,原名龔佩瑜,1952年出生於福建廈門石碼鎮朦朧詩派的代表作家之一,[[<<致橡樹>>]]是朦朧詩潮的代表作之一,與北島顧城齊名。1969年下鄉插隊,1972年返城當工人。1979年開始發表詩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聯工作,從事專業寫作。著有詩集《雙桅船》、《會唱歌的鳶尾花》、《始祖鳥》,散文集《心煙》《秋天的情緒》《硬骨凌霄》《露珠里的「詩想」》、《舒婷文集》(3卷)等。詩歌《《祖國呵,我親愛的祖國》獲1980年全國中青年優秀詩歌作品獎,《雙桅船》獲全國首屆新詩優秀詩集獎、1993年莊重文文學獎。

舒婷長於自我情感律動的內省、在把捉複雜細緻的情感體驗方面特別表現出女性獨有的敏感。情感的複雜、豐富性常常通過假設、讓步等特殊句式表現得曲折盡致。舒婷又能在一些常常被人們漠視的常規現象中發現尖銳深刻的詩化哲理(《神女峰》、《惠安女子》),並把這種發現寫得既富有思辯力量,又楚楚動人。[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