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舒婷诗歌《墙》

舒婷的诗,有明丽隽美的意象,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从这方面说,她的诗并不“朦胧”。只是多数诗的手法采用隐喻、局部或整体象征,很少以直抒告白的方式,表达的意象有一定的多义性。

目录

原文

  我无法反抗墙

  只有反抗的愿望


  我是什么?它是什么?

  很可能

  它是我渐渐老化的皮肤

  既感觉不到雨冷风寒

  也接受不了米兰的芬芳

  或者我只是株车前草

  装饰性地

  寄生在它的泥缝里

  我的偶然决定了它的必然


  夜晚,墙活动起来

  伸出柔软的伪足

  挤压我

  勒索我

  要我适应各式各样的形状

  我惊恐地逃到大街

  发现同样的噩梦

  挂在每一个人的脚后跟

  一道道畏缩的目光

  一堵堵冰冷的墙


  我终于明白了

  我首先必须反抗的是

  我对墙的妥协,和

  对这个世界的不安全感

赏析

  这是一首有争议的诗。有的论者,批评此诗有反抗现实的情绪,是一首坏诗。其实并非如此。

  读这首诗,关键是要弄懂墙象征着什么。对此,作者没有作明确的说明。诗,本不应是概念的图解,要求它作“说明”,那就不成为其诗了。但即使这样,通过这首诗的第二段,仍可感到这里写的墙“很可能”是指那保守、僵化的思想。这种思想,就象“老化的皮肤,/既感觉不到冷风寒/也接受不了米兰的芬芳”。即是说,“‘僵’太公”不懂得时代的变化,接受不了新思潮的洗礼。这种妨碍改革的保守、僵化思想,在当时来说是强大的。作者虽想反抗,但反抗不了。这“无法反抗”,不能理解为消极观或怯懦,而应理解为出于策略上的考虑:先要反抗对“墙”的妥协,以及认清“墙”对世界造成不安全感的严重后果,然后才谈得上去和众人一道推倒这堵冰冷的墙。这样理解,该不是望文生义。

  当时文艺界对她的创作进行了长期的讨论,然而有些人实际上却在恶性毁谤和人身攻击,这就难怪她在晚上了一场恶梦,梦见这墙“挤压”、“勒索”着自己,要自己去“适应各式各样的形状”,即去适应某些讨论者事先计好的僵化的理论模式。

  有些人所以看不惯这首诗,其中一个原因是此诗写了变态心理。这个变态主要表现在对墙所发生的错觉。众所周知,墙本来是坚固的,可在“我”的梦魇中它变得柔软起来;墙本来是没有生命的,可它在夜晚中居然可以伸出“伪足”来回走动。这种对墙产生的错误知觉,是现实中那些令人憎恶的条条框框刺激作者所致。正是这种刺激,使舒婷在写此诗时充满了错觉和幻觉,好似丧失了自我意识的指导,而陷入迷妄混浊状态。老子的《道德经》里所讲的“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这正可以用来说明诗人写此诗时的心态。在这种心态中,她“发现同样的噩梦/挂在每一个人的脚后跟”。这种幻觉,是舒婷充分了解世人对“墙”的危害熟视无睹的精神状态后,进入艺术构思时所产生的变态,所达到的神与物游的境界。正是在这种由变态所形成的境界中,读者才更清晰、更深切地感受到导致这种变态的情感强度和深度。[1]

舒婷简介

舒婷(1952- ),原名龚佩瑜,出版的诗集有《双桅船》(1982)、《舒婷顾城抒情诗选》(1982)、《会唱歌的鸢尾花》(1986)、《始祖鸟》(1992)、《舒婷的诗》(1994)。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建厦门石码镇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与北岛顾城齐名。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秋天的情绪》《硬骨凌霄》《露珠里的“诗想”》、《舒婷文集》(3卷)等。诗歌《《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获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作品奖,《双桅船》获全国首届新诗优秀诗集奖、1993年庄重文文学奖。

舒婷长于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在把捉复杂细致的情感体验方面特别表现出女性独有的敏感。情感的复杂、丰富性常常通过假设、让步等特殊句式表现得曲折尽致。舒婷又能在一些常常被人们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神女峰》、《惠安女子》),并把这种发现写得既富有思辩力量,又楚楚动人。[2]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