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府城小東門
臺灣府城小東門又稱鎮東門,是臺灣府城的14座城門之一,創建於清雍正3年(西元1725年)。小東門於清道光15年(西元1835年)建甕城,日治時期初因興建兵營而被拆除,民國74年(西元1985年)遺址出土。小東門遺址殘存於成功大學,旁邊尚有臺灣府城城垣殘蹟[1]與自西邊遷來的小西門。
目錄
歷史與建築結構
臺灣府城於清雍正3年(西元1735年)建造木柵城時,小東門段的範圍為:由正東倚龍山寺,設大東門,再由大東門往北,直到右營廳後,轉東北到小東門,再往正北走,靠近城守營即為大北門。小東門的城段介於大東門城與大北門城之間的兩段。
清乾隆40年(西元1775年)知府蔣元樞在舊木柵內另建木城,並添建小西門。
清乾隆53年(西元1788年),改建為土城。西面因面臨臺江內海,故退縮一百五十餘丈。
清道光15年(西元1835年)加建大南門、小南門、小東門、大北門、小北門等五座甕城,並依其城門的方位命名,小東門又稱<鎮東門>。
清同治元年(西元1862年)與清同治13年(西元1874年),臺灣發生了大地震與暴風雨,土造城垣因禁不住風雨和地震的摧殘,損毀嚴重,經過搶修,得以完固。
乙未戰爭以後,因都市發展的需要,城垣被迫拆毀。日本大正4年(西元1915年),小東門及其旁側的城垣難逃拆除的厄運。僅存在勝利路上,北起小東路長約二百公尺,南止於大學路長約六十五公尺的城垣殘段隱藏在樹林下。民國55年(西元1966年),成功大學收購光復營區為校地時,建造校園圍牆,拆除南段城垣。
小東門之大小,「每座三間,中間寬一丈五尺(約4.5米),兩邊間寬四尺(約1.2米),深七尺(約2.1米),柱高一丈(約3.0米)」。小東門屋頂則採單脊燕尾硬山形式,下簷不施作斗栱。
參考文獻
- ↑ 臺灣府城城垣小東門段殘蹟,台南旅遊網,2019-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