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台湾府城小南门

台湾府城小南门
图片来自台南旅游网

台湾府城小南门,又称“镇南门”,创建于清雍正三年(西元1725年)。小南门早期是通往凤山高雄的要道,也是巴克礼牧师于清光绪21年(西元1895年)带领日军进城之处。小南门于民国6年(西元1917年)被拆除。

目录

历史

台湾府城城垣的建置,最早建于明熹宗天启5年(西元1625年),于禾寮港(即今日鸭母寮菜市场与中义路附近),沿德庆溪、赤崁楼西侧的台江内海一带,围筑竹篱加以防护,不久旋即坍塌。

兴建木栅城

迟至清雍正3年(西元1725年),才筑城栅,并兴建小北门、大北门、小东门、大东门、小南门、大南门、西门共七座城门。

修建竹城时期

清雍正11年(西元1733年),加植莿竹强化城防。

清乾隆元年(西元1736年),将七座城栅门改建为砖石城门,并加筑城楼。

清乾隆24年(西元1759年)再莿竹外加植绿珊瑚有毒的灌木,更进一步强化府城的防御。

清乾隆40年(西元1775年),再补植莿桐与林投树。

改建砖土城

因林爽文事件,曝露出以木栅或莿竹作为防御的缺点。

清乾隆53年(西元1788年),遂将竹栅城改建为砖土城,城垣高一丈八尺,底宽二丈,顶宽一丈五呎,全长共计二千五百二十丈。

清道光15年(西元1835年),同时加建大南门、小南门、小东门、大北门、小北门五座城门的瓮城,并依其城门方位命名门的瓮城,并依其城门方位命名,小南门即是镇南门。

清道光16年(西元1836年),在大东门外扩建东外城,并加设东郭门、仁和门、永康门三座城门。台湾府城城垣就此定型。

拆除

因日本明治33年(西元1900年),铁道直接凿穿大北门、小南门附近城垣。而后发布市区改正计画,直到日治时期结束大部分城垣皆已拆除。

小南门留有部分城墙位在台南女中内的“台湾府城城垣残迹--南门段残垣”[1] ,长66公尺,高5公尺。为三级古迹,创建于清乾隆53年(西元1788年),是台湾府城由木栅改为砖土城垣的开始。于民国79年(西元1990年)修复。

小南门遗址在台南大学附小里,在今日树林街与开山路路口,有一方石碑刻有“台湾府城小南门遗址”。

小南门的门额,目前由成功大学历史文物馆收藏。

参考文献

  1. 台湾府城城垣南门段残迹,台南旅游网,2019-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