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
臭 |
臭(拼音chòu、xiù)是漢字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 此字始見於甲骨文。 本義指用鼻子辨彆氣味。《荀子·榮辱》中說到"彼臭之而無嗛(通'謙',不滿足)於鼻"。這裡由本義辨彆氣味引申為氣味。《玉篇·犬部》中說到"臭,香臭揔('總'的異體)稱也。"這裡的"臭"讀作xiù。後來"臭"字的範圍逐漸縮小,專指穢惡之氣。與"香"相對,讀作chòu。由穢惡之氣又引申為令人討厭的、惡狠狠的、醜惡、低劣的意思。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臭
拼音; chòu、xiù
注音; ㄔㄡˋㄒㄧㄡˋ
部首; 自
筆畫; 10
五行屬性; 水
部外筆畫; 4
平水韻部; 去聲二十六宥
字級; 一級(編號1970)
五筆; thdu
統一碼; U+81ED
四角; 26804
筆順; 3251111344
倉頡; huik
鄭碼; nlgs
結構; 上下結構
字源演變
"臭"字的結構不甚明了。甲骨文中發現"臭"字,這是最早的。隨後的"臭"字見於商朝或者西周早期金文,作圖1;這時的"臭"字構型上比較簡單,這是第一類。說文小篆中的"臭"字,相對於早期文字,比較規範一點,上方的"自"字逐漸顯現,下方"犬"字還不是很明顯。作圖2,這是第二類。直至發展到楷書書寫。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卷十》《犬部》
尺救切禽走,臭而知其跡者,犬也。從犬從自。
說文解字注
禽走臭而知其跡者犬也。走臭猶言逐氣。犬能行路蹤跡前犬之所至。於其氣知之也。故其字從犬自。自者、鼻也。引伸叚借為凡氣息芳臭之偁。從犬自。尺救切。三部。
廣韻
尺救切,去宥昌 ‖臭聲幽1部
臭凡氣之揔名。俗作臰。尺救切。二。
康熙字典
《未集下》《自字部》
《廣韻》《集韻》《韻會》$尺救。抽去聲。《說文》:禽走臭而知其跡者,犬也。故從犬。徐鍇曰:以鼻知臭,故從自。《廣韻》:凡氣之總名。《易·說卦》:巽為臭。疏:為臭,取其風所發也。《詩·大雅》:上天之載,無聲無臭。《禮·月令》:其臭膻。疏:通於鼻者謂之臭。
又香也。《易·繫辭》:其臭如蘭。《詩·大雅》:胡臭亶時。《禮·內則》:衿纓佩容臭。注:容臭,香物也。疏:庾氏曰:以臭物可以修飾形容,故謂之容臭。
又惡氣。與香臭別。《書·盤庚》:無起穢以自臭。《莊子·知北游》:是其所美者為神奇,所惡者為臭腐。《正韻》:對香而言,則為惡氣,海濵逐臭之夫之類是也。
又《左傳·襄八年》:寡君在君,君之臭味也。注:言同類。
又敗也。《書·盤庚》:若乗舟,汝弗濟,臭厥載。傳:如舟在水,中流不渡,臭敗其所載物。
又《揚子·太䣥經》:赤臭播關。注:赤臭,惡人也。
又《韻會》《正韻》$許救切。音齅。與齅嗅$通。《荀子·榮辱篇》:臭之而無嗛於鼻。又:三臭之不食。注:謂歆其氣也。
又《韻補》葉初尤切,音篘。《詩·大雅》: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葉下孚。孚音浮。又葉丑鳩切,音抽。《左傳·僖四年》:卜窬曰: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