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自然朗讀者(閒敲棋子落燈花)

自然朗讀者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自然朗讀者》中國當代作閒敲棋子落燈花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自然朗讀者

「第一滴雨/嘟地落下 厚朴的葉子/醒了/然後/這片葉子也醒了/那片葉子也醒了……」詩人高銀筆下的雨下得嘖嘖有聲有形,雨成為自然的朗讀者。

「小草在雨中舞蹈/石頭在雨中酣睡」,聽雨人的耳朵自動過濾掉雜音,只留下一行行清晰的雨聲。這雨又像撥片,時而輕時而重地彈撥出心底的旋律,有人會聽到。想象晴天的雨,猶如被紛紛拋落的多彩的撥片,閃動着有光的色彩。

燥熱難耐的小暑天借着這兩三場雨多少冷靜了些。夜裡從窗外吹來一陣陣風,不是電扇吹出的悶熱的風,不是空調吹出的冷硬的風,而是無比舒適清快的自然風,它吹的人忍不住想哼上幾句半生不熟的小曲,以配合「盪胸生層雲」的曼妙遐思。

你感受到風了嗎?你累得放倒自己睡着時我悄悄推開窗,讓風潛入你夢中,為你揮扇解乏。深沉的愛像包藏的禍心。 你又開始新一輪學習,那些枯燥無趣的教材,那些聽不完的課件記不完的筆記,單是想想就頭疼。你說:「沒關係,我不是有當年補習的底子嘛,這點韌勁兒還是有的。」

你下力氣學習時我幫不上什麼,只能在做飯上花點心思。你不挑菜,我做什麼你都吃的心滿意足,讓我錯覺自己做的還不差,但你的容易滿足也滋長了我的不思進取。

上學離家前,吃慣姥姥和爸爸做的飯,雖然那時從沒在他們做飯時留過心,可味覺有記憶,自己後來不知不覺也能做出他們做過的菜。隨着做菜次數增加和經驗的累積,感覺自己做的菜跟姥姥和爸爸做的已經很接近,有些菜還有所改進,多少有了點自己的風格。

談及做飯,老友跟我的體驗一樣,不知怎麼做着做着就做出了家裡的味道,那是姥姥的味道,是爸爸媽媽的味道。現在很多東西都變了,包括食材、調味料,還有炊具、做法、用火和做飯的場景,但有些什麼是不會變的。通過嗅覺和味覺感受到的,有時會紮根於記憶深處。

不能說吃的,一說到吃的,我和老友就開始推心置腹,話題滔滔不絕。想到老友南下前的那些年,從上學、畢業到工作,我們一起去過的小店,嘗過的麻辣酸甜鹹,都成了記憶中的不可替代。

老友說在廈門每次遇到好吃的店,就想要是能跟你一起來這裡吃有多好!兩個胃口奇好的人,愣是吃到情趣相投,吃到彼此忘不了。非不能相忘於江湖,卻不能相忘於一菜一飯,一個烤地瓜,一串糖葫蘆,一把秋沙果……

雨後的夜晚月光很好,等雲一點點散去一點點散盡,只留下清朗的月亮獨守夏夜,猜不出星星這會兒都去哪兒了?

睡不着可以來個對月小酌,冰箱裡不是還有兩罐啤酒在靜靜待命嗎?還有酥香的小魚乾和爽脆的醃白蘿蔔。可惜你睡着了,我只能一個人舉杯邀月,在電話里邀同樣沒睡的老友。

大半夜,樓下不知誰家的車突然情緒失控,一句句大聲重複着:「請注意,倒車!請注意,倒車……」一連氣的叫聲,驚醒了多少人的夢!我趕緊掩門關窗,怕你也跟着一道醒來。

媽媽回老家轉眼已過半月,給媽媽打電話,跟媽媽說差不多該回來了。媽媽告訴我還得再呆幾天,大伙兒不讓回,說好不容易回來一次,怎麼也得多呆些日子。

我逗媽媽:你再不回來,我就得去接你回來啦!媽媽說,大熱天兒,可別瞎折騰,我等你王大爺過完生日就回去,這不是剛巧趕上了,劇團的幾個老同事說好要湊在一起熱鬧熱鬧。媽媽對老家的這份眷戀和不舍,也許我還體會不到那麼深。

天大熱時街上的人穿得越來越少,有的已少到不能再少。想穿比基尼得到有水的地方才成,要不也忒扎眼。接下來又是連續三十二三度的高溫天,人們開始四處尋涼避暑。

在車上聽人說剛剛在哈爾濱大街附近開業的「宜家」冷氣開得很足,那裡賣的熱狗、蛋卷冰淇淋和果汁飲料價格實惠,熱狗5元一個,蛋卷冰淇淋一元一個,得排長隊購買,還免費續杯,免費添加熱狗的澆頭。

天熱得受不了時不妨學學北京人,去那兒蹭蹭涼,有條件的不妨再來個床上小憩。北京人躺得,咱為啥躺不得?又想去北京宜家睡覺的人也不定就是北京人哈,不可有地域偏見。

一個人的思想是裝在箱子裡呆在書架上,還是藏於頭腦中?思想可是對詞語的不斷解構與重組?

谷川俊太郎說,「在這個地球上,早晨總是在某一個地方開始。」

總有人會等來屬於自己的早晨,屬於自己的時刻。

「要耐心,這值得。」仿佛又聽到你在我耳邊低語。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