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自然地理界線

         
 自然地理界線

 

 

 

自然地理界線地理界限的一個分支,包括土壤界線 、植被界線、自然區劃界線等。

目錄

作品原文

我國地勢階梯界線

一、二級階梯界線:崑崙山、阿爾金山、祁連山、橫斷山脈的東端。 二、三級階梯界線: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我國氣候界線

(1)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該線西北為非季風區,東南為季風區。

(2)降水量和乾濕區的界線

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的界線(800毫米等降水量線):大體沿着青藏高原的東南邊緣,向東經過秦嶺--淮河一線。 半濕潤區與半乾旱區的界線(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從大興安嶺向西南,經張家口、蘭州、拉薩附近,到喜馬拉雅山的南坡。 半乾旱區與乾旱區的界線(200毫米等降水量線):陰山、賀蘭山、祁連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

(3)熱量界線1月0℃等溫線(亞熱帶與暖溫帶界線):青藏高原東南邊緣--秦嶺-淮河一線。 暖溫帶與中溫帶的界線:鴨綠江口--長城(山西境內稍偏南)--祁連山--天山一線。

6.我國太陽年輻射總量豐富、貧乏界線: 從大興安嶺向西南,經北京西側、蘭州、昆明,再折向北到西藏南部。此線西北,太陽能資源豐富.此線東南貧乏。

我國四大海域的界線

渤海與黃海的界線:遼東半島老鐵山角--山東半島蓬萊角; 黃海與東海的界線:長江口北岸啟東角--濟州島西南角; 東海與南海的界線:廣東南澳島--台灣島南端鵝鑾鼻。

我國水文界線

(1)內流區與外流區的界線: 北段: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祁連山的東端 南段:200毫米等降水量線。(2)長江與黃河水系的界線:巴顏喀拉山、秦嶺。(3)長江與珠江水系的界線:南嶺。(4)太平洋水系與印度洋水系(瀾滄江與怒江)的分水嶺:怒山。

我國三大自然區的界線

(1)東部季風區與西北乾旱半乾旱區的界線:400毫米降水量等值線即從大興安嶺向西南,經張家口、蘭州、拉薩附近,到喜馬拉雅山的南麓。(2)東部季風區與青藏高寒區的界線:3000米等高線。(3)西北乾旱半乾旱區與青藏高寒區的界線:崑崙山--阿爾金山--祁連山。

我國東部季風區內四個自然地區的界線

(1)東北溫帶濕潤、半濕潤地區與華北暖溫帶濕潤、半濕潤地區的界線:日平均氣溫大於等於10°C積溫3200°C等值線。(2)華中亞熱帶濕潤地區與華北暖溫帶濕潤、半濕潤地區的界線:日平均氣溫大於等於10℃積溫4500°C等值線。即秦嶺--淮河一線。(3)華中亞熱帶濕潤地區與華南熱帶濕潤地區的界線:日平均氣溫大於等於10℃積溫7500℃等值線。

我國西北乾旱半乾旱區兩個自然地區的界線

賀蘭山一帶,相當於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

我國綜合地理界線

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 它是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最冷月均溫0°C等溫線的地方、大於等於10°C積溫4500°C的地方、800毫米等降水量線的地方、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的分界線、河流有無結冰期的分界線、溫帶落葉闊葉林與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分界線、鈣質土與酸性土壤如紅壤的分界線、小麥與水稻的分界線、農業旱地與水田的分界線、農作物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與一年兩熟或三熟的分界線、長江水系與黃河水系的分界線, 地形較完整(平原、高原為主)與地形較破碎(盆地、低山丘陵為主)的分界線、河流汛期長短、河流多少等的分界線。[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