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臨時臺灣鐵道隊

臨時臺灣鐵道隊臺灣日治時期初期管理臺灣鐵路相關事務的組織,由日本陸軍省遞信省人員混合組成[1]。該組織繼承先前的臺灣鐵道線區司令部、臺灣總督府民政局遞信部鐵路課[2],除了修復清代的臺灣鐵路外,也進行日後其他鐵路路線的調查測量與軍用輕便軌道的鋪設[1]

目錄

沿革

臨時臺灣鐵道隊是依據日本陸軍大臣於1895年8月25日發佈的〈臨時鐵道隊勤務令〉而成立的組織,首任隊長是山根武亮[1]。山根武亮於該年9月17日抵達臺灣,接管並解散臺灣總督府民政局遞信部鐵路課,而後先前掌管鐵路事務的臺灣鐵道線區司令部也在9月24日廢止[2][1]。隊長山根武亮最初將本部設在臺北車站附近的民房,11月28日才遷到北門街新事務所[2]

臨時臺灣鐵道隊成立後負責掌管軍用運輸業務,並進行基隆臺北路段改築工程、新竹以南延伸工程與縱貫鐵路路線調查等事務,期間在1896年7月5日在不妨礙軍事運輸的前提下,也開放一般民眾使用鐵路[2]

後來由於臺灣縱貫鐵路的興建有考慮讓1896年申請成立的臺灣鐵道會社來進行,臨時臺灣鐵道隊在1897年3月31日停止運作,事務於4月1日開始移交給臺灣總督府民政局通信部臨時鐵道掛[2][1]。4月22日移交結束後,次日鐵道隊隊長山根武亮離臺返回東京,臨時臺灣鐵道隊於該年(1897年)9月底正式解散[2]

編制

臨時臺灣鐵道隊由本部、鐵道班、輕便鐵道班組成,其中鐵道班底下又分成保線掛、車輛掛、運輸掛、計理掛[1]。各單位簡介如下:

  • 本部:統籌隊務,調整工事、輸送業務的進度,並負責線路、車站、工程、人馬物件的輸送與請求等事務[1]
  • 鐵道班
    • 保線掛:負責鐵路線路興建修改與保養修繕事宜,各地並設有保線掛出張所[1]。此外該掛並負責保養監視鐵路電信,鐵道隊所屬建築已由該掛負責保養修繕[1]
    • 車輛掛:負責車輛的相關事宜[1]。車輛掛在1896年11月28日鐵道隊遷移時並未一起遷到北門街,而是留在臺北車站內[2]
    • 運輸掛:負責製作列車運輸時刻表與處理鐵路通信[1]
    • 計理掛:負責計算、出納、購買、配給[1]
  • 輕便鐵道班:班長、職工、軍役夫共2221人[1]

參考來源

  1.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王珊珊. 《近代台灣縱貫鐵路與貨物運輸之研究(1887-1935)》. 新竹縣文化局. 2004年12月: 87-88頁. ISBN 957-01-7955-4. 
  2. 2.0 2.1 2.2 2.3 2.4 2.5 2.6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 著;江慶林 譯. 《臺灣鐵路史 上卷》.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0年6月: 102-10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