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腹直肌

腹直肌rectus abdominis位於腹前壁正中線兩側,被包埋於腹直肌鞘內,為上寬下窄的帶狀多腹肌,左右腹直肌內側以腹白線相隔,自上而下被3~4個橫行的腱劃(緻密結締組織索)分隔,腱劃與腹直肌鞘前壁緊密癒合,起防止該肌收縮時移位的作用。此肌起自恥骨上緣(恥骨結節與恥骨聯合之間),止於第5~7肋軟骨前面和胸骨劍突。

下固定時,兩側肌肉收縮使脊柱前屈,一側收縮,使脊柱側屈。上固定時,兩側收縮使骨盆後傾。此外,該肌還有維持腹壓,協助呼吸、排便、分娩等作用。

仰臥舉腿、仰臥起坐、直角支撐等練習可發展該肌力量。

肌腹向後逐漸加寬,至腹中部最寬,行於腹直肌鞘內,後部逐漸變狹而以恥骨前腱止於恥骨結節和恥骨嵴。

目錄

基本信息

  • 中文名:腹直肌
  • 外文名:rectus abdominis
  • 位於:腹前壁正中線兩旁,腹直肌鞘內
  • 屬性:肌肉

相關組織結構

1、腹壁皮膚的血供腹前壁的上、中部皮膚血供主要為腹壁上、下動脈的穿支;下部為腹股溝區淺血管,包括腹壁下淺動脈、旋骼淺動脈、陰部外淺動脈的分支。這些動脈分支互相吻合,在臍附近管徑粗大的肌皮動脈穿支較多,而且上、中部的穿支比下部的多。

2、腹直肌的神經支配腹直肌的神經呈節段性支配。支配腹直肌的神經為T6~LI脊神經的前支,這些神經在腹前外側壁行於腹內斜肌與腹橫肌之間,在進入腹直肌後鞘之前形成叢,然後經過腹直肌後面,常在腹直肌的中外13/連接處入肌。

訓練方法

①腹肌練習時腹直肌肌電變化呈一定規律性。以仰臥起坐練習為例,練習一開始即出現較明顯的肌電活動,當上體前屈至40一60度角時,顯示肌電波幅和頻率、平均積分圖幅度最大,肌張力也最大。該角度是增進腹肌力量的最有效角度。

②從發展腹直肌力量出發,屈膝仰臥起坐優於直腿仰臥起坐。

③不同發展腹肌練習,對腹直肌各肌腹的影響具有專門性表現,系統進行以遠固定為特徵的仰臥起坐練習,使腹直肌近端肌腹肌肉興奮闌值降低;系統進行以近固定為特徵的懸垂舉腿練習,使腹直肌遠端肌腹肌肉興奮閡值降低;而系統進行仰臥直角坐練習,則使腹直肌近、遠端肌腹肌肉的興奮閉值降低。

④要利用舉腿收腹發展腹肌,最好採用懸垂舉腿收腹或身體斜位仰臥舉腿收腹的練習。

相關疾病與治療

腹直肌腫塊可分為炎症性病變、腫瘤樣病變與腫瘤性病變。炎症性病變包括非特異感染、特異性感染及局灶性肌炎等,特異性感染包括結核膿腫、布魯氏菌膿腫及寄生蟲膿腫等。腫瘤樣病變包括血腫、子宮內膜異位和血管畸形等。腫瘤性病變包括良惡性腫瘤,良性腫瘤主要有韌帶樣瘤、血管瘤、脂肪瘤和脈管瘤等;惡性腫瘤中原發性較少見,主要有纖維滑膜肉瘤、腺泡狀軟組織肉瘤等,繼發性主要包括轉移瘤、淋巴瘤、白血病等,其中轉移瘤可以是直接侵犯、切口轉移及全身轉移而形成。[1]

參考文獻

  1. 腹直肌」,醫學百科, 2018-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