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膕血管陷迫綜合徵

膕血管陷迫綜合徵
膕動脈陷迫綜合徵
原圖鏈接

就診科室 :血管外科

多發群體 :年輕人

發病部位 :膕動脈

常見症狀 :間歇性跛行,肢體缺血,雙下肢畸形等

膕血管陷迫綜合徵(PVES)是膕窩的異常肌肉、纖維索帶等壓迫膕動脈或膕靜脈,而引起的相應病理改變和臨床表現,有時也可累及神經,但以膕動脈受累最為常見。本徵的特點是患者多為年輕人,於跑步或劇烈運動後發病,並有進行性加重的間歇性跛行。 [1]

目錄

病因

由於膕動脈可位於膕肌深面,所以從胚胎學基礎來看,膕深動脈持續存在可導致膕動脈陷迫綜合徵。而腓腸肌內側頭過度沿股骨向頭側移行也能引起病變,可發現膕動脈位於腓腸肌內側頭內側或穿過內側頭。最常見的是膕動脈向內側環繞內側頭後進入膕窩,然後向外側,走行於內側頭深面,位於內側頭和股骨內側髁之間。膕窩的其他肌肉、肌束、纖維束帶也可參與這種複雜的改變,有時甚至累及靜脈和神經等組織。有文獻報道指出,膕血管陷迫綜合徵時,靜脈受累者占7.6%。

另外一種功能性膕動脈陷迫綜合徵,可能與腓腸肌、膕肌、跖肌或半膜肌等肥厚所導致的血管受壓有關,常好發於運動員[2]

臨床表現

 
膕動脈陷迫綜合徵分型
原圖鏈接

間歇性跛行

多數患者從間歇性跛行開始,但跛行出現的方式並不完全一致。初期,多在快步行走或跑跳中,小腿有麻木、無力和痙攣性疼痛,被迫停步後症狀消失。但在緩步行走時沒有症狀。這可能與腓腸肌收縮時承受的壓力有關。與此相反,少數患者在急行時沒有症狀,而在慢步行走才有間歇性跛行。這些患者在靜止情況下沒有缺血表現。一旦動脈阻塞,就會出現缺血性間歇性跛行和其他缺血性表現。

肢體缺血

有1/3患者起病比較急,但多數患者的病程可持續數月或數年,或更久。在動脈阻塞後,患肢就出現畏寒、皮色蒼白和肌肉萎縮等典型的缺血表現。有作者指出,患者處於某種特殊姿勢時,會發生患肢麻木或皮膚蒼白等現象,而改變姿勢後這些症狀均可消失。據日本的文獻報道,本徵的發生與坐位姿勢習慣有關,這種坐位姿勢可誘使一些隱匿性或潛在的膕血管陷迫綜合徵,表現出明顯的臨床症狀。但多數患者的肢體缺血症狀不嚴重。約有10%的患者有急性和嚴重的缺血表現,但引起肢端潰瘍、壞疽和劇烈靜止痛者比較少見。

雙側畸形

病變累及雙下肢者約占30%,但都與血管受累的程度有關。有些雙下肢病變患者雖無明顯的臨床表現,但約67%的雙側病變患者都能通過檢查而明確診斷。 [3]


檢查

踝部脈搏容量描記定量檢測(PPG)

應力試驗時,脈搏容量描記幅度降低即是動脈受陷迫的證據。

彩色超聲檢查

可作為本病的首選檢測方法,特別是動態測定踝部動脈血流波形,對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血管造影

動脈造影對確診本徵十分重要。雙下肢動脈造影,踝中立位即非應力試驗時,有下述2種或2種以上表現者可明確本徵診斷:近段膕動脈向內側移位;中段膕動脈節段性閉塞;膕動脈狹窄後擴張。

此外,螺旋CT磁共振檢查除了可證實和補充動脈造影的結果外,還能發現異常的肌肉和纖維束帶與血管之間的解剖關係,對指導手術和發現無症狀的本徵患者,都具有重要意義。一般認為,磁共振斷層掃描診斷本徵優於雙功彩超和CT。 [4]

診斷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晚期膕動脈擠壓綜合徵應與血栓閉塞性脈管炎鑑別。後者動脈閉塞多從遠端開始,有肢體典型的間歇性跛行,動脈造影見膕動脈走行正常。如果膕靜脈受到擠壓,靜脈造影可確診。

膕動脈瘤

年輕患者出現本徵,應與膕動脈瘤相鑑別。約10%的患者同時有膕靜脈受壓,膕靜脈也可單獨受壓而發生病變,引起相應的臨床症狀,即在活動後患肢腫脹,在少數患者中還可因此而產生下肢深靜脈血栓、膕窩部靜脈曲張、小隱靜脈病變和腓腸肌靜脈叢血栓形成等。

其他

本徵尚需與動脈粥樣硬化、血管損傷、膕動脈外膜囊性變、膕動脈外包塊壓迫、小腿深靜脈血栓形成和靜脈曲張等疾病鑑別。 [5]

併發症

術後可能出現移植物血栓形成、出血、感染、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等併發症。足背動脈搏動消失提示移植物血栓形成,動脈造影可明確診斷,應重新手術治療。術後出血較少發生,但若存在,應在手術室無菌條件下清除血腫,徹底創面止血。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時,應作抗凝溶栓治療。 [6]

治療

無論膕動脈閉塞與否,所有明確膕血管陷迫綜合徵的患者都應手術治療。本徵的手術治療常取決於症狀和病變的程度,手術原則是松解血管壓迫、血管重建和恢復正常血流。

手術治療

(1)手術方法 分2部分:①糾正解剖異常;②修復損傷的動脈以恢復血供。

(2)手術療效 手術效果一般均良好。在動脈重建手術中,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自體靜脈移植物旁路轉流。

抗凝治療

如果在動脈閉塞後,遠端動脈因廣泛性血栓形成而沒有滿意流出道,就無法施行血管轉流手術。可用PGE1、精製蝮蛇抗栓酶、活血化瘀中藥,以及其他活血抗栓藥物治療,可改善肢體的血液循環。 [7]

參考來源

  • 姜宏舟,辛世傑,張健等.   CT血管成像術在膕動脈陷迫綜合徵的應用. 《 CNKI 》 , 2008  
  • 梁天齊,王剛.   MRI結合MRA在膕血管陷迫綜合徵診治中的應用. 《 vip 》 , 2016  
  • 王茂華,劉振川,孫岩等.   膕血管陷迫綜合徵的診斷與外科治療. 《 臨床誤診誤治 》 , 2014  
  • 郭麗焱,王益民.   3例膕血管陷迫綜合徵患者的超聲診斷. 《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誌 》 , 2012  
  • 仲海,邵廣瑞,柳澄.   膕血管陷迫綜合徵的影像學表現. 《 CNKI;WanFang 》 , 2011

文獻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