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仁寺 - 重慶渝中
序言介紹
能仁寺位於渝中區中華路92號,是重慶市規模較大的尼眾寺廟,原名「三教堂」,古時為海雲寺,創建年代不可考。據《巴縣誌》
記載:「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改八坊為二十九坊,三教堂屬楊柳坊管轄」。現該寺大三門橫額上落款有「嘉慶已二十四年仲夏慧齡立」字樣。
能仁寺有四重殿寧,依次是書馱殿、觀音殿、祖堂、禪堂。1926年,能亮住持時改子孫廟為十方叢林。解放前,該寺常住尼眾10餘人,信教徒眾多,常年香火不斷。20能仁寺世紀六十年代初至70年代,文革十年浩劫,宗教活動停止,殿堂被占用,尼眾去做工,寺廟毀於一旦。文革浩劫後,由政府出面歸還寺廟,並撥款9萬元,該寺自酬資金18萬元,將幾大殿堂修葺一新,1983年恢復開放。1985年該地居士達450人,平時有100—400信教群眾參加活動。文革倖存下來的一尊「玉佛」現存觀音殿內,此殿香火旺盛,常年不斷。另有三個青磁香爐,是民國二十年(1931)三教堂專門製作的,香爐上燒有「三教堂」及製作年代,文革期間被「吳抄手」餐館買去裝飯菜,後落實政策,幾經周折才物歸原主。據說這香爐盛飯菜,十天半月也不餿,引起了很多人的興趣。[1]
中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朴初為該寺題寫有「大雄寶殿」額,不少知名人士也題寫對聯,為能仁寺增光添彩。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