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
胶 | |
胶,正体作"胶",字从肉从翏。"肉"意为"肉汁样的","翏"意为"合并"、"结合"。"肉"与"翏"联合起来表示"肉质样的粘合剂"。本义:粘合剂。在地理方面,现多指以山东省胶州市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如胶东,胶南等。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胶
拼音; jiāo
繁体; 胶
部首; 月
字码; U+80F6
五笔; 五笔86:EUQY 、五笔98:EURY
仓颉; byck
郑码; qsoo
总笔画; 10
四角号码; 70248
部外笔画; 6
注音字母; ㄐㄧㄠ
统一码; 基本区 U+80F6
结构; 左右结构
笔顺编号; 3511413434
异体字; 交、胶、㬵
部首笔画; 部首:月 部外笔画:6 总笔画:10
五笔86:EUQY 五笔98:EURY 仓颉:BYCK
笔顺编号:3511413434 四角号码:70248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80F6
读音
胶[jiāo]
释义
①用动物的皮、角或树脂等制的能粘合器物的东西:胶水|树胶|万能胶。
②粘合:胶合|开胶了。
③指橡胶:胶鞋|胶皮。
④像胶一样有黏性的东西:胶泥。
名词含义
形声。古代"胶"用动物的皮煮制而成,所以从"肉"。段玉裁说:"皮近肉,故字从肉。"本义:粘性物质,用动物的皮角或树脂制成
同本义
胶也者,以为和也。――《考工记·弓人》
又如:胶鳔(用鱼鳔煮治而成的胶);胶漆(胶与漆。比喻事物的结合非常紧密;或比喻交情深厚);胶青(胶清。已制成的色质纯正的胶质);胶革(用皮革熬成的胶)
古代大学之称,后泛指学校
鸡鸣声,泛指禽类鸣声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韵会小补》与交同。日月之交道也。
(胶)《唐韵》古肴切《集韵》《韵会》《正韵》居肴切,$音交。《说文》昵也。作之以皮。《徐曰》昵,黏也。《玉篇》煮用其皮,或用角。《广韵》胶漆。《周礼·冬官考工记·轮人》施胶必厚。
又《弓人》凡相胶,欲朱色而昔。昔也者,深瑕而泽,紾而抟廉。鹿胶青白,马胶赤白,牛胶火赤,鼠胶黑,鱼胶饵,犀胶黄。凡昵之类,不能方。《注》昔音错。纯赤之中,文又交错也。泽,表里有文,色润泽也。紾,缜密。抟,音团,团圆也。廉,利也。昵,本作鸨。不方柔韧,不取其方整也。
又《尔雅·释诂》胶,固也。《疏》胶者,所以固物。《诗·小雅》德音孔胶。《传》胶,固也。
又《博雅》欺也。
又戾也。《史记·司马相如传》蜿灗胶戾。《注》胶戾,邪曲也。
又《广韵》太学也。《正字通》东胶,周学名。周之学,成均居中,左东序,右瞽宗。东胶即东序也。
又《集韵》纠也。《礼·王制》养国老于东胶。《注》胶之言纠也。
又《正韵》黏泥不通。《庄子·逍遥游》置杯焉则胶。
又胶葛,气也。《前汉·扬雄传》撠胶葛,腾九闳。《注》胶葛,上淸之气也。
又《韵会》和也。《诗·郑风》鸡鸣胶胶。《传》胶胶,犹喈喈也。
又诈也。《扬子·方言》胶,谲诈也。凉州西南之闲曰胶。
又《韵会》水名。莱州有胶水。
又地名。《战国策》以胶东委于燕。
又姓。《前汉·古今人表》胶鬲。
又《广韵》古孝切《集韵》居效切,$音敎。义同。
又《韵会》《正韵》$古巧切,音绞。动挠貌。《庄子·天道篇》胶胶扰扰乎。《音义》交卯反。
又《集韵》女巧切,音桡。泶胶,杂乱貌。
又乎刀切,音豪。戾也。《楚辞·九辩》何况一国之事兮,亦多端而胶加。《注》胶加,戾也。音豪。
又《五音集韵》口交切,音敲。面不平也。
(胶)
多音字及含义
jiāo ⒈粘性物质。用动物皮、角或树脂等制成。也有人工合成的:牛皮~。树脂~。万能~。
⒉制成胶质的药品:阿~。鹿角~。
⒊特指橡胶:~轮。~底鞋。
⒋像胶那样有粘性的:~泥。~水。
⒌粘住,粘合:~着。~合。
6.拘泥,固守:乃自为注,凡~于偏见者皆抉去。 欧阳修 ·《 <孙 子 ) 后 序 》
胶,水名,现称胶河,在山东半岛。《水经注》云"胶水出黔陬县胶山北,过其县西"。起源于山东省胶南市北部的胶山(古名铁橛山、黔艾山或拒艾山),流经柏乡、良乡、铺集、王吴水库、李家营、柏城、姚哥庄、河崖后,在胶州市的胶莱镇汇入南胶莱河,几经改道再汇入大沽河,在胶州辖区注入胶州湾。《地理志》曰:胶水北至平度入海也。
汉时的胶西、胶东即据此命名。 最初的治地在胶河东岸(现高密境内),后行政治所东移至现胶州境内,而地名被保留。民国时定为胶县,1987年更为胶州市。
《胶县志》中并无胶州一名的本源,经过考证,盖渊于此。汪福茂。
háo 1.戾。参见"胶加"﹑"胶戾"。
胶: 药物剂型之一。用动物的皮、骨、甲、角等加水反复煎熬,浓缩后制成的干燥胶块。多为补养药。如驴皮胶、虎骨胶、龟板胶、鹿角胶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