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璇澤
胡璇澤(Hoo Ah Kay Whampoa) (1816年-1880年3月27日),號瓊軒,別號南生,亦名玉璣,原名阿基,字踰澤。原籍番禺茭塘司黃埔,現廣州市海珠區新滘鎮黃埔村,曾身兼多國領事之職.
目錄
生平簡介
清廷於1878年任命之為駐新加坡領事,為中國歷史第一個駐外領事,而俄、日在新加坡設領,均聘胡璇澤代理,成為國際外交史上第一個身兼三國領事的外交官。 1869~1876年間先後被英國海峽殖民地政府(新加坡)授予立法議會非官守議員、行政會議特別委員、太平局紳、名譽推事等,並獲英女皇維多利亞頒給C.M.G三等寶星勳章。顯赫一時,蜚聲海內外。因他在新加坡開設黃埔公司,當地又尊稱他為「黃埔先生」。 據新加坡史料記載,胡璇澤1880年去世時,新加坡各行政機關和中、俄、日等國領事館均下半旗誌哀。為遵照 「死後歸葬故鄉」的囑咐,他的遺骸專門用火船運回家鄉,埋葬在廣州對面的丹勒斯島上(Danes Ialand)(據考證,即長洲島)。[1]
褪色的龍?——黃埔先生事蹟
人稱「黃埔龍」
在黃埔通道大牌85座前有一向空中騰躍的長龍塑像。這尊近5米高的長龍於上個世紀70年代製成,身上的鱗片以彩色瓷磚拼貼,人稱「黃埔龍」( Whampoa Dragon Fountain)(見圖1)。建成初期龍身鱗片粼粼閃光,龍口高高噴水,但如今池水乾枯,龍身已黯然褪色。據稱在1997年的社區翻新工程中此塑像差點被拆除,所幸有關方面力爭才得以保留。 這尊孑然而立,傲然向天的塑像,以「黃埔」冠名在於紀念一位先賢—「黃埔先生」胡璇澤。
開拓精神
胡璇澤之父是廣東黃埔人,很早就到新加坡經商開了一家商舖,取家鄉之名為「黃埔公司」,銷售糧食等給來往軍艦與商船。1830年,14歲的胡璇澤從家鄉南來,幫助父親經商。1840年成為本地第一家英國海軍的特約專賣店唯一經銷商,因此為公司帶來巨大利益。此壟斷地位一直持續到1854年另外三家同類商店的出現。 從1849年前後,「黃埔公司」經營的商品已經擴大到160種以上,公司並未拘泥於傳統商品,而是積極進取,廣納天下貨源。1854年發生的兩件事情,亦能反映出這種開拓精神。一是「黃埔公司」不僅銷售麵包,而且在這一年開辦「黃埔麵包店」,自產自銷,據稱開業後生意興隆;二是開辦「黃埔冰屋」 (Whampoa's Ice House)銷售冰塊。在冰箱問世前,用來保存食物或冷飲料的冰在熱帶定屬稀罕物,更是奢侈品。「黃埔冰屋」瞄準的正是此潛在市場。 冰屋開業後令人注目,其外面裝飾的維多利亞式鍛鐵欄杆,曾一度成為地標。不過,可能是太「酷」太超前,消費群體有限。1857年「黃埔冰屋」不得不宣告停業(此後由另一合夥人復業經營)。如今,在冰屋原址,即駁船北碼頭01-07號的商業設施外牆上仍有「黃埔冰屋」的牌子。
「南生花園」
胡璇澤擁有著名花園是眾所周知的。《新加坡史話》提到,所有旅客抵達本地前都已聞知「南生花園」,花園儼然成了旅遊名勝,甚至有德國人回國後還戀戀不忘,將花園景觀製成藝術裝飾品。「南生花園」位於石龍崗地區,也有人稱之為「黃埔花園」(Whampoa's Garden),該園主人正是胡璇澤。花園如此出名,除了主人擁有熱情、好客的美名外,還因這一由廣州園林師設計的花園充滿特色。郭嵩燾在《使西記程》敘述:「乃約先詣胡氏園,奇花異草,珍禽怪獸及所陳設多未經見。」園里山環水繞,建有飛禽屋,飼養有孔雀、熊等飛禽走獸,種滿奇花異草。例如,荷花池中就有暹羅國王贈送的稀世睡蓮。 胡璇澤精心打造的花園,重要功能之一便是社交。每當節日或荷花、蘭花等盛開之季,胡會邀請好友來園聚會歡慶,觀賞花草。對於慕名而來的賓客,還會寫便條通知管理人接待。胡璇澤常在花園舉辦聚會,賓客多為西方人士,偶見華裔。每次派對都其樂融融,宴桌擺設有陶瓷器、銀器、玻璃器皿以及佳餚美酒,流動的香檳,美妙的樂曲,洋溢著濃郁的歐洲情調。輪到生性溫和、態度謙虛的園主表演時,他會誦讀短詩,唱唱家鄉歌曲,雖然洋賓客聽不懂,但他似乎不在意,只管營造歡樂氛圍,顯示出開朗的性格。 胡璇澤在與西方人交往中,不僅熟悉其禮儀習俗,認同其文化,自然得體地融入其中,還成功地營造了西式社交聚會的氛圍。當時,本地的娛樂設施還十分匱乏。當英國海軍遠離故土經過海上顛簸,踏上炎熱的南洋時,當旅居於此的西方人難以找到合適的消遣娛樂之地時,黃埔先生在美「如童話般的境界」(英國人卡蒂夫人《暹馬旅行記》所語)舉辦西式花園酒會,對他們來說是莫大的心理慰藉,使其賓至如歸。此種社交活動無疑密切了主客關係,增進了彼此了解與信賴。而這一切自然為其事業帶來了便利。
外交官及其人格魅力
據劉錫鴻等人記載,黃埔先生「以其秉性忠直,咸崇信之」,「為當地人民所推服,數年前廣屬人民與各屬人民械鬥,亦經胡璇澤解散。英國官商皆信之。」 《番禺縣續志》也有同樣記述:「璇澤才識為各國公使、紳商所欽佩,遇事必先見之,以資裁酌,如華人罷市相殺,英酋苦以無策,璇澤撫慰數言,巨禍彌。錫山等十餘埠釁端屢起,英官不能治,璇澤力為調停,同慶更生。」正因為如此,胡璇澤被當局任命各種要職,還被多國聘為駐新加坡領事。 俄國是首先聘請其擔任領事的。《籌辦夷務始末(同治朝)》卷五十五同治六年(1867)十二月有如下記載:「現在新加坡俄國所用領事,即中國番禺人胡姓。 早在1869年清廷就有人推選胡璇澤為駐新加坡領事,但胡「以不習吏」為由推辭。1876年李鴻章讓人出面相邀仍未成功。此時的胡璇澤已經應殖民當局之邀任陪審官,擔任立法議會議員、行政議會的特別委員,是委員中唯一的華族或亞裔. 1878年3月中國第一個駐外領事館在新加坡開辦,胡璇澤成為其首任駐外領事官。同樣,他也未領取薪酬。 據日官方史料載,其駐香港領事安藤向政府保薦了胡出任本國駐新加坡領事,日本政府鑑於胡的聲望與地位,於1879年2月批准,與俄國一樣亦屬義務性質。需說明的是,1880年3月胡璇澤去世的同月,日本就關閉了領事館,直至1889年才恢復,胡在此間的唯一性不言而喻。 在19世紀華人中,其取得的政治與外交地位可稱空前,亦可能絕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