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香
胡春香 Hồ Xuân Hương (1772年-1822年),越南詩人,生於後黎朝末年,經歷西山朝,卒於阮朝初年。胡春香擅寫喃字詩,被譽為越南最偉大的詩人之一。
祖籍乂安瓊瑠縣瓊堆村,在鄭主統治之時,出生於昇龍(今河內)看春坊的一個儒士之家。胡春香出生時,胡家已經家道中落,她年幼喪父,家境清貧,由寡母撫養成人。
據《胡宗世譜》及《胡族宗次譜記》所載《胡宗世譜》:「丕演,生女春香於看春坊。」,胡春香為胡丕演(又名胡丕訓)之女。
她的詩在內容和思想上歷來引起不少爭議,越南歷代對她褒貶不一,而她的生平也是另一個具爭議性的話題。
雖然如此,但是她的創作卻在形式和藝術技巧上,確實是有驚人成就和獲得肯定,她的喃字詩無人能出其右,作品且是多產,寓意夠深,內容豐富,惟可惜的是,她的詩作大多已散佚,至今傳世遺留下來的僅得五十餘首,全部都收錄在她的《春香詩集》中。[1]
目錄
詩集《瑠香記》
胡春香從小聰明好學,並受到良好的教育,十三歲能詩。在成年後她大部分時間生活在升龍,居室命為「古月堂」,不但是她的書房和教書的地方,還是她與朋友詩歌唱酬之地。
胡春香交遊甚廣,與不少文人交往、題詠、唱和,這段時期她寫有不少漢詩,當中不少收錄於詩集《瑠香記》中,一些研究者從她的交往對象推斷她可能是當時的名藝妓。
由於沒有任何史料描述胡春香的樣貌,因此無法了解她是否屬於才貌雙全的美女,法國研究者毛利斯·杜朗就從她在《菠蘿蜜》一詩以外表不漂亮的菠蘿蜜自況來推斷她外貌並不吸引。
《菠蘿蜜》詩作
妹身好比菠羅蜜,
瓣肥肉厚皮帶刺。
君子若愛就打樁,
莫用手摸出漿漬。
《菠蘿蜜》詩歌表達希望得到真愛而不是被戲弄。
《妾婦吟》道出她的辛酸
胡春香的愛情和婚姻並不幸福,她曾與著名文人阮攸、枚山甫、巽風氏(又名熏風)、協鎮官陳光靜、陳玉貫相戀,但因為種種原因未能和他們結為夫婦;她兩度嫁人為妾,且兩度守寡。初嫁為縣官的側室,被正室虐待;縣官死後再嫁陳福顯,不久又喪夫。
她寫給第二任丈夫陳福顯的《白滕江贈別》就表達出她希望丈夫以「惜月」、「護花」的態度對待自己。《妾婦吟》一詩更對當時父權社會對女性的壓迫和一夫多妻給女性的痛苦作出強烈控訴。
兩段婚姻飽嘗了艱辛,她的詩作《妾婦吟》正道出她的辛酸。
胡春香於阮朝嘉隆年間嫁陳福顯為妾,並隨丈夫到下龍灣生活。這時她的創作風格也有較大改變,其中流傳下來的有六首漢詩,題材均為寫下龍灣之景。
據《大南實錄》記載,當陳福顯為安廣鎮參協時,被時人稱為才女的胡春香不但能文,還精於政事,常協助丈夫處理外事[7]。嘉隆十七年(1818年,歲次戊寅),陳福顯被揭發私收民錢七百緡,遭監禁一年後,於嘉隆十八年(1819年)被誅。
陳福顯死後,胡春香於昇龍西湖旁一間小屋度過餘生,期間偶有詩人探訪,她也在這時候重遇巽風氏,並請他為詩集《瑠香記》作序。這段時間她以教書為生,從她這時期的詩作亦可見她遊歷過越南北部一些地方。
女性意識和叛逆精神
身為一個生活於儒家社會中的女性,胡春香的詩作有著明顯的女性意識和叛逆精神。
在當時,越南女性地位比前代低落,「三從四德」和「七出之條」等父權社會對女性的要求緊緊束縛著當時的越南女性,胡春香因此對男性的絕對權威產生了疑問。
她塑造的女性形象除了反叛外,還有建設性的自我定位,並讚美她們不同於傳統溫和、順從、擅操家務的優點,如閱世與才華這些傳統上屬於男性的優點,經常是胡春香詩作中讚美的女性所具備的特質。
她作品中的女性生命意識由兩方面所構成:遠大志向為生命的價值,珍視生活為生命的內涵。
她以詩篇對男性權威作出指控,在當時的越南社會可謂十分震撼。[2]
越南史上第一個為女權而奮鬥的人
胡春香擺脫當時「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思想和對女性「廉恭溫順」之要求的束縛,表現出自己清狂張揚的個性,她和《和陳侯》一詩以激昂的語氣表達出自己的高情與志向,體現詩人對自己的期待和要求,知道自己的才華而沒有因為女性身分而自卑。
她在《抒懷》一詩更具體地體現自己的志向。但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她身為女性,即使志向遠大,仍然有不少無奈,擔心志願無法實現。
她的詩有不少都體現她向傳統性別角色的挑戰,表現出試圖感知女性的人生與世界,表達出對女性的崇敬與仰慕,發掘出女性不同於傳統形象的真、善、美,彰顯了女性生命的價值,並且令生命的意義得到昇華。
著名作家懷青說胡春香是「越南歷史上第一個為女權而奮鬥的人」
襲用七律格律技巧
胡春香襲用要求苛刻的七律格律寫詩,語言凝鍊,格律嚴謹,對仗工整,讀起來令人感到痛快淋漓,卻又絲毫感覺不到任何格律上的束縛,且善於從民間俗語中擷取精華,沒有任何艱澀隱晦的詞語,讀來平淡上口,而又不失審美情趣,極大地豐富了民族詩歌的語言。
春香詩的稽古用典與「桃源」意象的生成讓人真切地感受到她對世俗社會和封建名教禮法的厭棄和對黑暗的反抗。在女詩人對漢文化的接納和容攝過程中,明顯對中國詩歌的詩情酒意鍾愛有加。[3]
胡詩亦擅用意象表達出女性身分和心理,如以「朱粉」、「浮萍」暗喻自己的身分與命運,而《湯圓》、《菠蘿蜜》、《餡螺》、《詠扇》等詠物詩所詠之物都是隱喻女性的身體與生命,這些詩所表現的女性形象亦與傳統的美麗、溫柔、順從不同,也不是讚美女性的外在美,而是表現女性的內在美。
如《湯圓》一詩是表現出女性在被操縱下仍然保持內心的忠貞;《菠蘿蜜》、《餡螺》則表現出處於劣勢中女性勇敢地反抗男性的輕視和堅持對自己生命的追求。[4]
《湯圓》
妹身又白又勻稱,
哀與山河共浮沉。
搓圓捏碎隨人意,
唯守丹紅一片心。
抓住湯圓圓實、白而軟的特點,寫出代表對愛情忠貞的女性心聲,哀怨動人,表現出女性在被操縱下仍然保持內心的忠貞。[5]
「喃字詩女王」
胡春香的詩雖然帶有明顯的民族色彩,但她的詩無論在形式還是內容上都受到漢文化影響。胡春香寫詩經常藉古用典,這些典故有不少是來自中國的神話、傳說、歷史故事等。
在《胡春香漢喃傳誦詩選中》,字喃詩部分40首當中有8處用典,《琉香記》部分有17處,而題下龍灣的五首漢詩更有23處借取中國典故。
她所擅長的字喃律詩(又稱國音詩、韓律詩)就是以漢文化的格律詩的格律,配上越南本土特有、以漢字為基礎的文字字喃寫成[13],也是以漢文學的古雅形式包裝越南民間的通俗內容。
胡春香的字喃律詩達到成熟階段,並且使字喃詩的發展達到頂峰。而字喃律詩格律甚嚴,必須通曉漢文才能寫作,胡春香的漢文化功底不言自明。
現代越南詩人春妙肯定了她對越南文學發展的貢獻,稱她為「喃字詩女王」。她的詩大多散佚,僅存五十首,收錄在《春香詩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