胝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胝
拼音; zhī
注音; ㄓˉ
解释; 手脚掌上的厚皮
部首笔画
部首:月
部外笔画:5
总笔画:9
五笔:EQAY
郑码:QRS
仓颉:BHPM
四角号码:7224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U+80DD
解释
1、【名】胼胝。
胝,腄也。--《说文》
胝,胼胝。--《玉篇》
胝,皮厚也。--《广韵》
《素问.五藏生成篇》说:"多食酸",则"肉胝䐢而唇揭"。
耕耘树艺,手足胼胝。--《荀子·子道》
百胝存楚,居今观古,曾何足云。--《百辟劝进笺》
又如:胝趼(茧子);胝皱(皮肉因生茧而皱缩)。
2、"俱胝一指",俱胝禅师名,一指是俱胝禅师悟得的一指禅。凡是遇到有人请示佛法,便竖起一根指头,学者都能因此有所契悟。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竹尼切《集韵》《韵会》张尼切,ࠀ�音疷。《说文》腄也。《玉篇》胼胝。《广韵》皮厚也。《韵会》�也。《集韵》一曰茧也。《前汉·司马相如传》躬傶骿胝无胈《注》ਇ�也。《荀子·子道篇》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亲。《任昉·百辟劝进笺》虽累茧救宋,重胝存楚。
又《集韵》称脂切,音ਾ�。鸟胃。一曰胵,五藏总名。《博雅》百叶谓之膍胵。本作胵。或从氐。
又丁计切,音帝。牲体之本也。
又《正韵》旨而切,音支。义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