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肥子國遺址位於河北省藁城市城南1公里處,在城子村、南馬村、系井村、石井村之間,於1985年11月,全國文物普查,石家莊地區文研所幹部李新明和藁城文保所幹部申玉山調查時發現。是在一個廢棄的燒磚窯場發現的,因長年燒磚取土,形成一個長160米、寬150米,深1米的長方形大坑[1]

[]

目錄

重建肥子國

周代肥子國,是由白狄後裔建立的一個重要方國。由於先秦史籍中關於肥子國記載甚少,導致其源流變遷皆模稜難明。特別是肥子國與肥城的關係(《漢書·地理志》漢應劭注稱肥城為「肥子國」),更增添了古肥族的神秘色彩,形成了一樁史家懸案。泰山研究者周郢就肥子國問題,登門求教於湖南省社科院研究員何光岳先生。


何先生是著名古國史專家,著有《中華民族源流史》等書。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何先生便發表有肥子國源流的論文,這是目前所知當代最早關於肥子國的研究成果。在這次採訪中,何光岳先生經過對各文史料的綜合歸納,提出一個新觀點:春秋肥族曾於齊魯之間重建肥子國,今山東肥城系重建之肥子國故址(肥人聚集地約在今潮泉翦雲山一帶)。


關於肥子國的源頭,何光岳先生指出:肥系北狄族的一支白狄所建,其族為姬姓,系黃帝後裔。最初聚居於王屋山、中條山附近,國都昔陽(即今山西昔陽)。同屬白狄的鼓國也建都附近,唇齒相依。這裡山深林密,肥人過着半遊牧、半狩獵的生活。其國名「肥」,源於其所獲野獸肉質肥美。「子」則系其所封子爵。肥子國處於周王畿與晉國之間,北為晉,南為周。晉立國後,不斷發兵出擊白狄族的東山皋落氏,從屬於皋落氏的肥國被迫東遷,其中一部分到達齊魯邊境。當時齊晉爭雄,而魯國與晉國同出周室,關係較密。同在山東境內的曹國、滕國、陳國等也都是周之宗族,周宗姬姓國在山東多達五六個。而姜姓國只有兩個,除齊外,只有一紀國。在政治版圖上,姬姓國對齊形成半月形包圍。齊國在滅亡遂國後,在遂故地這一齊魯緩衝帶,扶植晉之仇敵肥族(姬姓但非周宗)重建邦國,作為鄰邦,用以備御魯晉同盟。重建的肥子國大約在齊魯長勺之戰後,隨着魯國收復汶陽之田,肥子國遂為魯所並。通過肥子國的歷史變遷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東遷齊魯境內重建的肥子國,故址即是今肥城之境。《漢書注》等稱肥城為「肥子國」,應是基於這一段歷史。


何先生進一步介紹:肥子國再次遷移後,其遺民一支南遷,後分居於安徽合肥、湖南肥川附近。一支北遷於河北肥如,時屬燕國;一支後來又由燕經朝鮮半島到達日本,今日本少數民族「肥人」,即是肥子國人的遠裔。


何先生還介紹了肥子國的文化特徵,其族人以肥為美,衣尚白色。善弓馬騎射,居太行山時,以狩獵為主,間刀耕火種。遷入齊魯後,則轉型為農耕。族俗尚巫術。樂器有胡笳。


何先生最後指出:肥子國是歷史悠久的部落邦國,其族興衰是中華民族源流中不可或缺的內容。而作為肥子國故地肥城,肥子國更是鄉土文化之源,對之進行發掘研究開發利用,對於傳承文明、促進社會進步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地理位置

肥子國遺址,位於河北省藁城市城南1公里處(一說位於今山東省肥城市境內),在城子村、南馬村、系井村、石井村之間,於1985年11月全國文物普查時,由石家莊地區文研所幹部李新明和藁城文保所幹部申玉山調查時發現。是在一個廢棄的燒磚窯場發現的,因長年燒磚取土,形成一個長160米、寬150米,深1米的長方形大坑。

歷史記載

據相關資料,藁城縣《嘉靖志》記有:肥纍(lěi)城、在縣西南七里,春秋時肥子國。《左傳》記有:晉荀瑩滅肥,以肥子綿皋歸,即此,漢因立肥纍縣,故址猶存。

又據《藁城縣地名資料匯編》記:肥子國故城在藁城縣城南偏西2.5公里處,今廉州鎮城子村北,肥子國建於西周時代,距今已有三千餘年的歷史。

西周時期,該地為白狄別種肥族人之根據地。當時周室衰微,朝綱不振,狄人遂乘勢南下,占據此地,建國號曰「肥」。築土城,亦名「肥子國」、「肥纍國」,時狄人猖獗、漢人無力相抵。後春秋時晉國強盛,稱霸中原,遂於魯昭公十二年派大將荀瑩滅之,擄其君綿皋,肥子國名遂廢。公元前113年(漢武帝元鼎四年)置肥纍縣,縣治在今城子村北,屬真定轄區。公元488年(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二年)將肥纍縣省入藁城,縣遂廢。肥子古城址於1956年夷為平地。

《史記》載:「趙王遷三年,秦攻赤麗、宜安,李牧率師與之戰,肥卻亡」。

考古調查

相關考古部門根據歷史資料論述的線索,在城子村、系井村和南馬村,反覆進行文物調查,希望能印證史籍中記載春秋時白狄所建「肥國」和漢置的「肥纍縣」的存在,重點觀察了許多處動土的地方,發現了一些歷史的遺蹟遺物,找出了一些蛛絲馬跡,就藁城的區域規劃(截至2010年)做一一簡介:

城子村,緊靠藁城市區的南環路,是縣誌,地名志指為「肥」國的所在地,據在其村轄區內進行較為詳細的調查時村民介紹,城子村北原有一道土城牆,東西向約一里多長,西端角向南拐去,東端高厚不詳,殘牆在1958年平毀。城牆北建有一座小廟名稱不詳。廟前樹青石碑一通,刻「肥累國」字樣,可能是後人為紀念「肥纍國」而建,後來舊址成為靈堂,現賣給藁城縣社冷庫,部分闢為南環路。在村北農民動土,形成一片凹凸不平深約1—2米不等的大型土坑,發現了繩紋磚,大型陶瓦和鳳鳥形流水物等建築材料,系漢代之物,沒見到居住遺址和文化層。西周白狄人建國,其遺存應有商周春秋的文化特徵,末見商周文化層和典型文物陶片標本,因此考慮由於時代久遠,河流的變遷,古今地名的更換等原因所致。應擴大視野,在周圍的地方進行調查,或許能查出點線索。在城子村南1華里有一片村民稱之為瓦渣地的地方,地面磚瓦片豐富,但由於農作物密聚,未能做深入勘查。從地面揀到的瓦片看應屬漢代以前的遺物。

系井村:距城子村西南3華里,在系井村南約300米的地方也有一片「瓦渣地」,東端有一廢棄磚窯,因取土地形低洼,發現繩紋磚瓦,從標本看是漢—元朝遺物,可能是一處遺址,應從深度和廣度上進一步勘查,查清文化內涵。

南馬村:在城子村西南。在南馬村東南,系井村北,西鄰藁梅公路,有一片較大型的古文化遺址。此地曾闢作窯場歷年燒磚用土,使地面形成一個東西寬150米,南北長180米,深1.5米的大坑,1985年坑裡植上果樹,現北端為垃圾場,窯場內遺物甚多,斷崖處磚瓦堆積,採集標本除有漢代繩紋磚,大型板、筒瓦器物口沿等外還發現了陶豆,夾砂紅陶炭火盆等一批戰國時文物標本,另外還採集到商周時期的石斧、石刀、泥質灰陶豆標本,這說明此地文化內涵豐富,時間延續較長。在此發現眾多建築材料,還發現排列有序的幾眼陶井,是否是一片建築群落,需進一步勘查,或許對查尋「肥國」、「肥纍縣」提供一些線索。

另外,在城子村以東的建材廠(原是磚廠)及焦莊、尚莊一帶,也發現多處古代遺蹟,徵集了多件平面繩紋陶罐等文物,還查到了多處含有筒、板瓦,雲紋瓦當,菱紋青磚,各種器物陶片標本的遺存處,在磚廠存土處還發現了幾件商代陶鬲殘片。

另外在辛豐村內,還徵集到一件姓郭的宣武將軍的殘墓誌,記有辛豐源字樣,對調查新豐縣的蹤跡或許有點幫助。村民挖掘沼氣池時還出土漢代彩陶俑,另記,商貿大樓十字路口處挖下水道時發現一座大型唐墓,徵集到灰白色陶俑,鍍金馬蹄材料等殘片。

相關考古部門綜觀上述得出:西至南馬村東到尚莊、新豐這一地域,文化遺存相當豐富,幾乎動土挖坑之處,或多或少都有古代遺存的發現,而且從明清到商周延續時代較長,時代有所疊壓,其中不乏有較大型的遺址和墓葬,這對肥子國遺址的發掘以及研究藁城的歷史和燦爛的古代文化,有着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肥子國的考略

肥城縣是否肥子國?肥族(白狄族)何時形成?肥子國建於何地?至今仍眾說不一。 康熙十一年重修《肥城縣誌》在地理志中載:「周封肥子國」。嘉慶二十年《肥城縣誌》序中載:「泰安府屬之肥城,古肥子國也」。古到何時沒有明確交代。沿革表又載:「周·兗州之域,職方河東。肥,應劭曰:肥子國分封姓氏無考」。「無考」給人們留下了疑竇。光緒十七年《肥城縣誌》在方域志中載:「肥之名肇於春秋,古已然」。即肇於春秋,又怎能「古已然」呢?光緒三十四年《肥城縣鄉土志》在縣建置年代中載:「《漢書·地理志》:泰山郡有肥城縣、應劭所謂肥子國也」。「所謂」者,「含糊其辭」也。光緒八年重刊本《續山東考古錄》卷六、十四頁載:「應劭《漢書注》:肥城、古肥子國,按肥國不見於春秋戰國時」見於何時?未詳其說。1983年12月21日編印的《泰安地區文物概況》一書,在前言中載:「西周時代,……,今泰安地區,當時主要屬魯國,還有成阝、肥子、鑄、牟、遂、須句、宿障(註:應為彰)等小國」。時間雖指明系「西周時代」,但肥子國建於泰安地區的何處不詳。《肥城春秋》第一輯在《肥城縣考略》中載:「西周時期(公元前11世紀至前770年)肥城地屬兗州之域,當時肥族人(亦稱白狄族)散居於此,稱為肥子國,蓋後世之肥城因此而得名」。肥族(亦稱白狄族)是在西周時期形成的嗎?所述,真可謂眾說紛雲,筆者不揣冒昧,擬將自己的淺見略述於後。 一、肥族(白狄族)形成於春秋時期 據《[[]]辭海》1795頁載:「白狄,古族名,一作白翟。春秋時狄的一部分,原在今陝西、延安、山西介休境,後東遷於今河北省境內,包括鮮虞、肥、鼓等部。因穿白衣服而得名,與晉為鄰,公元前六世紀大部分並於晉國。」對於肥族的情況1503頁又載:「肥、古族名,春秋時白狄的一支,初分布在今山西太原以東,部分在今河北藁城西南,周景王十五年(公元前530年)一部分並於晉國;另一部分北遷,稱肥如,在今河北盧龍西北,一說今山東肥城也是肥人所居之地。」范文瀾在《中國通史簡編》第一編181頁指出:「北方,在今河北省境內……鮮虞(正定縣西北,別名中山),肥(藁城縣)、鼓(晉縣)」。以上都說明肥族存在於春秋時期,其居住地在藁城一帶。另據顧棟高在《春秋四裔表序》中載:「然狄之強,莫熾於閔、僖之世,殘滅邢、衛,侵犯齊、魯,其時止稱狄,未冠以赤、白之號。其後乃稍稍見於經傳,意其種豪,自相攜貳,更立名目」。這說明,在春秋閔、僖之世,狄族尚未分為赤狄、白狄和長狄。而作為狄族之一 白狄,更未分支為鮮虞族、肥族和鼓族,怎麼可能會在周代或夏朝就有肥族人建立的肥子國呢?當然,對他們的祖先則可上朔到周代、夏朝或更久遠的上古時期,筆者認為:由於當時肥族人同齊、魯等國有着長期而又頻繁的交往和聯繫,當肥子國為晉所滅後,其族人散居肥如、肥累和肥城等地,並沿稱肥子國名稱,當在情理之中。 二、肥子國建於山西省昔陽縣 據《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529頁載:「肥、春秋時夷國,子爵,今山西昔陽縣東五十里有昔陽故城,即其國都,後為晉所滅,又今直錄盧龍縣西北有肥如城,藁城西南有肥累城。又山東歷城縣東有肥城縣。或曰皆晉滅肥後,其族類散處之地」。筆者認為「散處之地」並非建國之地。范文瀾在《中國通史簡編》第一編182至183頁指出:「從前722年(魯隱公元年)到前637年(僖公33年),共86年,……總計戌狄攻華族16次,華族攻戌狄9次,戌狄的勢力不小,但不能發展,因為華族知道團結,互相援救。魯文公以後,晉國霸權鞏固,戌狄開始被消滅」。就是說自公元前626年(魯文公元年)後,狄族逐漸被消滅。如《左傳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晉荀吳假道於鮮虞,逐入昔陽,秋滅肥,以肥子綿皋歸。《並建國都於山西省昔陽縣境左傳昭公二十二年》(前520年),白狄族之一的鼓國也為晉所滅。」這就進一步證明:肥子國確實存在於春秋時期,,後為晉所滅,其族人則散居各地。 三、肥城縣不是古肥子國 據光緒三十四年《肥城縣鄉土志》在縣建置年代中載:「昔樂正子春謂其弟子曰:子適齊,過肥,肥有君子焉,此本境見於載籍之始」。我們知道:樂正子春是春秋時魯國人,是曾子的弟子,他對他的弟子說的話,如果是「本境見於載籍之始」的話,怎麼可能會在西周或夏朝就有關於肥城縣的記載呢?」《左傳》載:「周靈王十七年(前555年)晉率諸侯伐齊,齊侯御諸平陰,塹防門而守之廣里,……諸侯之師入平陰,從齊師,克京茲,克峙,圍盧弗克」按平陰防門、廣里、京茲、峙俱肥城縣地。而在晉率諸侯伐齊後的二十五年(即前530年)晉方滅肥子國於山西昔陽。可見肥城縣當時不屬肥子國,此其一;又據《山東省民政志資料》第13期在政區沿革中載:「周封國的數字各書不一,顧棟高在《春秋列國爵姓及存亡表中》記載為208國。蘇軾的《春秋列國圖》中說有107國,其中139國知其所據,山東地區的封國有34個。……鑄(今肥城縣境內)」。《山東史志資料》1985年第一輯,翟忠義同志在《山東省歷代沿革述略》一文中,對於「商周時代山東政區的產生和封國的分布」舉例中,指出「……祁姓四國,山東一 ,即鑄國,始封堯後,寧陽縣西北有鑄城,(註:現為肥城縣境地)……媯姓一 ,遂國,舜後,國於寧陽北遂鄉。(註:現為肥城縣境地)。」以上兩文,都沒有關於山東省境內曾有過肥子國的記述,此其二;再據《肥城縣建置沿革志》載:「至1985年底,全縣共有行政村545個。其中周代建村5個,春秋戰國時建村9個,漢代建村12個,隋代建村3個,唐代建村9個,宋代建村19個,元代建村37個,明代建村321個,清代後建村130個」。從肥城縣建村發展過程中,也難看出在西周或夏代有肥子國的建立,此其三。另外,對於一縣的歷史沿革的考證,應「析理必從精,述故務求實」,不能僅根據舊志和其他史料中的「古」、「無考」、「所謂」、「一說」、「或曰」等不確切的詞語而得出西周或夏代就有肥族人在肥城縣建立肥子國的結論。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