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指數
什麼是指數
要追蹤每一隻股票的走勢實在是太難了,因此我們從市場上選取更小的樣本,作為整體的代表,這就類似於民調機構透過抽樣調查來衡量人群的情緒。 這個較小的樣本稱為指數,它代表的是整個市場中一部分股票組合的價格變化的統計指標。
投資者和其他市場參與者透過指數來追蹤股票市場的表現。 理想的狀況下,指數的變化即反映了所有成份股的成比例的價格變化。比方說,如果指數上漲了1%,則意味著構成該指數的所有股票價格也平均增加了1%。[1]
讓我們看一下指數的工作原理:
假設我們建立了一個跟蹤一加侖牛奶價格的指數。 牛奶價格為 2 美元/加侖。 指數為1個點。
當牛奶價格變為 2.5 美元時,我們的指數則為 1.25 個點,反映出牛奶價格上漲了 25%。 如果牛奶價格升到 2.25 美元,指數為 1.15 個點。 這 0.1 的變化反映出牛奶價格下跌了 10%。 如果您是一家牛奶經銷商,您可能會發現牛奶指數非常有用。 透過牛奶指數就可以輕鬆掌握牛奶市場的價格搶礦,而不必每天去商舖記下每個競爭對手的價格並取平均值。
股票指數計算方法有哪些?
計算股票指數時,往往把股票指數和股價平均數分開計算。按定義,股票指數即股價平均數。但從兩者對股市的實際作用而言,股價平均數是反映多種股票價格變動的一般水平,通常以算術平均數表示。人們通過對不同的時期股價平均數的比較,可以認識多種股票價格變動水平。而股票指數是反映不同時期的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也就是將第一時期的股價平均數作為另一時期股價平均數的基準的百分數。通過股票指數,人們可以了解計算期的股價比基期的股價上升或下降的百分比率。由於股票指數是一個相對指標,因此就一個較長的時期來說,股票指數比股價平均數能更為精確地衡量股價的變動。
股票價格指數是以計算期樣本股市價總值除以基期市價總值再乘上基期指數而得到的。
股票指數是反映不同時點上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通常是將報告期的股票價格與定的基期價格相比,並將兩者的比值乘以基期的指數值,即為該報告期的股票指數。股票指數的計算方法有三種:一是相對法,二是綜合法,三是加權法。
相對法
相對法又稱平均法,就是先計算各樣本股票指數。再加總求總的算術平均數。其計算公式為:
股票指數=n個樣本股票指數之和/n 英國的《經濟學人》普通股票指數就使用這種計算法。
綜合法
綜合法是先將樣本股票的基期和報告期價格分別加總,然後相比求出股票指數。即:
股票指數=報告期股價之和/基期股價之和
代入數字得:
股價指數=(8+12+14+18)/(5+8+10+15) = 52/38=136.8%
即報告期的股價比基期上升了36.8%。
從平均法和綜合法計算股票指數來看,兩者都未考慮到由各種採樣股票的發行量和交易量的不相同,而對整個股市股價的影響不一樣等因素,因此,計算出來的指數亦不夠準確。為使股票指數計算精確,則需要加入權數,這個權數可以是交易量,亦可以是發行量。[2]
加權法
加權股票指數是根據各期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予以加權,其權數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發行量等。按時間劃分,權數可以是基期權數,也可以是報告期權數。以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拉斯拜爾指數;以報告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派許指數。對拉斯拜爾指數和派許指數作幾何平均,得幾何加權股價指數「費雪理想式」。
拉斯拜爾指數偏重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而派許指數則偏重報告期的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當前世界上大多數股票指數都是派許指數。
影片
什麼是股票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