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部隊
聯合部隊(Joint force)由兩個軍種(或以上)的部隊單位組成,或軍事同盟間聯軍組成的部隊,並責成一個指揮官行使作戰指揮或作戰管制。如統一部隊、聯合特遣部隊等。
- 聯合國軍,是韓戰爆發後支援大韓民國政府的多國聯合部隊,依據1950年7月7日通過的聯合國安理會84號決議,由美國、英國等16個國家的軍隊組成。
- 瑞典、印度、丹麥、挪威、義大利等5個國家為聯合國軍提供醫療隊或醫療船。
- 不同於聯合艦隊; 聯合艦隊為二個以上艦隊編成的日本海軍中心部隊。明治初期,海軍把所有主力艦和新鋭艦編成主力部隊「常備艦隊」,老朽艦編成沿岸防備二線部隊「警備艦隊」。
- 由於甲午戰爭開戰,提出統合「警備艦隊」與「常備艦隊」,當時軍令部官房主事山本權兵衛大佐提出把「警備艦隊」改名為「西海艦隊」、「常備艦隊」與「西海艦隊」組成「聯合艦隊」的提案。這是聯合艦隊的開始。
聯合部隊作戰的介紹
- 聯合作戰為一項古老的作戰藝術,從早期的軍兵種人員、裝備整合,到新世紀的網路中心戰、全時常備聯合部隊等概念,正在快速發展,而終將達到名將艾森豪威爾所謂「在戰爭中調動所有元素,一次出動所有軍種」的境界。
- 自20世紀中期以來,聯合作戰即被廣泛運用。在沖繩島戰役中擔任美國三軍聯合部隊指揮官的尼米茲上將,以及指揮仁川登陸的麥克阿瑟,都被視為創建聯合作戰理念的大師。
- 尼米茲曾於取得聯合參謀司令部同意下,擴大自身的指揮權限,全盤統籌對沖繩島的攻勢,完全符合聯合作戰「統一指揮、職權畫分明確」的原則;
- 麥克阿瑟在仁川登陸戰役中協調、控制空中作戰,創立聯合作戰部隊等作為,亦為聯合作戰的後續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核子武器的發展,使聯合作戰藝術的精進受到阻礙;但隨著冷戰結束,核子武器的重要性大幅降低,聯合作戰則再度獲得凸顯。
- 美國國防部更以聯合作戰戰力建構為施政重點,美國防部長倫斯斐即曾指出,未來的戰場指揮官只須對目標施以迅速、精準以及具殺傷力的攻擊,而毋須在意該戰力究竟出自地面、海上或空中載臺;
- 五角大廈對各種軍事投資,更置焦點於計畫的跨軍種實用價值,以降低軍種重複投資的浪費,提高作業互通性。
- 美軍「網路中心戰」概念的演進,則為聯合作戰帶來全新的面貌。此種強調資訊優先的作戰思想,主要透過網路將感測器、決策者及射手進行有效鏈結,提高指揮速度、加快作戰節奏,並增加打擊致命力、提高戰場存活率,達到相當程度的同步互動,對完善作戰計畫、進行具創意的聯合部隊部署,推動聯合作戰藝術具有極大助益,且已在阿富汗、伊拉克等作戰行動中獲得驗證。
- 現代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武器智能化程度的提升,都為聯合作戰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平臺。
- 在相關理念的推動過程中,仍可能面對「指管主導權」、「軍種本位主義」等扞格,但展望新世紀戰爭,聯合作戰已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 我國軍近年積極建構聯合指揮機制,以建立情資互通共享,及共同作業環境為整備目標,92年擴大規模舉辦三軍聯合攻擊演練,目的即在藉實兵實彈操演,驗證防衛作戰計畫的適應性與可行性,進而檢討三軍聯合作戰能力,與武器整合效能。[1]
目录
=各軍種在聯合部隊作戰中的化學變化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聯合部隊作戰還處于初級階段,具有代表性的戰役有1898年美國與西班牙的聖地亞哥戰役、1915年英法聯軍對土耳其的達達尼爾戰役等。
- 主要是陸軍和海軍在登陸或抗登陸作戰過程中的相互配合作戰,陸軍為主、海軍為輔,陸軍擔任主要作戰任務,在瀕海陸岸實施陸上進攻與防御,海軍擔任爭奪制海權和對陸軍進行直接火力支援。
- 由於海軍的發展,特別是艦艇大炮射程的增大和火力的增加,催生了陸、海軍聯合作戰。
- 這一時期作戰的主要特點︰
- 一是多數情況下還是軍種獨立作戰,作戰指揮、武器裝備、戰場建設、人才培養都是各軍種自己負責,在聯合作戰時也只是表現為戰前協調計劃,戰中分頭行動;
- 二是沒有建立統一的指揮結構;
- 三是作戰樣式單一。
-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空軍的作戰功能大大增強,它以絕對的高度和速度優勢,完全改變了戰爭形態,加上支撐大規模作戰指揮活動的雷達、通信、電子等科技的應用,極大影響了聯合作戰的實踐與理論發展,陸、海、空聯合作戰走向戰場。
- 最典型的是1944年的諾曼底登陸戰役,參與作戰的有美、英、法、加36個師共288萬人,13700架飛機、9000艘艦艇,這是人類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聯合部隊作戰。[2]
参考來源
- ↑ 謝忠傑. 「聯合作戰」之簡介. 青年日報. 2003-09-05 [2020-08-29] (中文).
- ↑ 梁 芳. 聯合作戰體制下軍種的定位和使命. 中國國防部. 2016-01-14 [2020-08-29]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