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
而 |
而(拼音:ér)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漢字(常用字)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古字形像人的下巴、面頰上的鬍鬚。本義指鬍鬚或面頰上的毛。
"而"在古文中常常被借作代詞,後來被假借為人稱代詞,表示第二人稱。有時還假借為連詞,連接兩個詞或者詞組,分別表示並列、承接、假設、轉折等各種關係。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而
拼音; ér
注音; ㄦˊ
平水韻; 平聲四支
部首; 而
總筆畫數; 6+0
字級; 一級(編號:0392)
造字法; 象形字
結構; 獨體字,獨體結構
倉頡碼; MDLL
鄭碼; GL
筆順編號; 132522
四角號碼; 1022₇
五筆; DMJJ
統一碼; 基本區 U+800C
異體字; 洏,耏
文字源流
象形字。像人的頰毛。甲骨文作圖(1、2、3),像臉頰,下垂者為頰毛,或三筆,或四筆,或五筆,不等。西周金文作圖(4),像頰毛的部分逐漸與像臉頰的部分分開,而以一豎筆相連。戰國文字作圖(6、7、8),又於上部添加一裝飾筆畫,變得與"天"字近似,故往往以左下一筆內鈎,寫作"而",以與"天"字相區別。秦代小篆作圖(9),筆畫漸趨平直,漢代帛書的字形已經與楷書字形基本相同。
此字本義為人的頰毛,泛指毛髮類的東西。《周禮·考工記·梓人》:"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鱗之而。"鄭玄注:"之而,頰鑔也。"戴震補註:"頰側上出者曰之,下垂者曰而,須鬣屬也。"又借用為第二人稱代詞,相當於"你"。《書·洪範》:"而康而色。"孔傳:"汝當安汝顏色以謙下人。"又借用為連詞,表示並列、承接、因果、假設等關係。《論語·雍也》:"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矣。"又假借為"如"。《易·明夷》:"君子以蒞眾,用晦而明。"虞翻注:"而,如也。"
古籍釋義
說文解字
頰毛也。象毛之形。《周禮》曰:"作其鱗之而。"凡而之屬皆從而。如之切。注:臣鉉等曰:今俗別作髵,非是。
說文解字注
須也。象形。
各本作頰毛也、象毛之形。今正。頰毛者、須部所謂?須之類耳。禮運正義引說文曰。而、須也。須謂頤下之毛。象形字也。知唐初本須篆下頤毛也。而篆下雲鬚也。二篆相為轉注。其象形、則首畫象鼻端。次象人中。次象口上之頾。次象承漿及頤下者。葢而為口上口下之總名。分之則口上為頾。口下為須。須本頤下之專偁。頾與承漿與頰?皆得偁須。是以而之訓曰須也象形。引伸假借之為語䛐。或在發端。或在句中。或在句末。或可釋為然。或可釋為如。或可釋為汝。或釋為能者、古音能與而同。叚而為能。亦叚耐為能。如之切。一部。
周禮曰。作其鱗之而。
撱工記梓人文。鄭雲。之而、頰鑔也。戴先生雲。鱗屬頰側上出者曰之。下垂者曰而。此以人體之偁施於物也。按顧氏玉篇以而部次於毛毳冄之後。角皮之前。則其意訓而為獸毛。絕非許意。
凡而之屬皆從而。
康熙字典
《廣韻》如之切。《集韻》《韻會》人之切。$音栭。《正韻》如支切。音兒。《說文》:頰毛也。注:臣鉉等曰:今俗別作髵,非是。《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作其鱗之而。注:之而,頰鑔也。
又《玉篇》:語助也。《詩·齊風》:俟我於著乎而。
又《書·洪範》:而康而色。傳:汝當安汝顏色。
又《詩·小雅》:垂帶而厲。箋:而亦如也。
又《詩·大雅》:子豈不知而作。箋:而,猶與也。
又《禮·檀弓》:而曰然。注:而,猶乃也。
又《韻會》:因辭,因是之謂也。《論語》:學而時習之。
又《韻會》:抑辭,抑又之辭也。《論語》: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
又《韻會》:發端之辭也。
又《集韻》:奴登切。音能。《易·屯卦》:宜建侯而不寧。《釋文》:鄭讀而曰能。能,猶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