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馬這人(王茂長)
作品欣賞
老馬這人
袁紹集團的智囊人才並不亞於曹操,雖曰四大謀士,但有案可稽的才俊卻有田豐、沮授、逢紀、審配、辛評、許攸、郭圖、荀諶、辛毗等眾多謀主,當然他們也並非浪得虛名,所以官渡之戰之前的曹操也曾顧慮謀士的潛在威力的突然爆發而舉棋不定,但目光如炬知人善斷的荀彧卻能切中肯綮地結論「田豐剛而犯上,許攸貪而不治,審配專而無謀,逢紀果而自用」,以此曹操也就有了主心骨,提前鎖定了戰役的凱旋金牌,也是的,後來的結局正是沿此軌跡將其燴了一鍋。除卻上述謀士陽差陰錯的個人局限原因,其悲慘結局實則還離不開袁氏集團首腦袁紹的推波助瀾。
郭圖、逢紀、荀諶、辛評助益袁紹最大的功勞就是規勸抑或威逼韓馥讓位冀州與袁紹,這點是其亮點,也是大勢所趨,因為韓馥原本袁紹一家的門生,而且被其兼併也是水到渠成。但其後四人對袁紹的謀劃卻是弊大於利,甚至加速抑或促成了袁氏集團的覆滅。
這當然也跟袁紹的無謀寡斷不無關聯,首先就是袁紹在立嗣問題上的嚴重失誤。袁紹長子袁譚品行高潔且屢立戰功,依照立嫡原則完全當立;幼子袁尚英姿美顏也有袁紹寵姬私心偏愛,卻有秦二世隋煬帝的前車之鑑。但後來的袁紹卻不聽沮授勸諫,四個兒子的四州職務安排顯然就是袁尚承繼袁紹位置。謀士們也以此開始各打自己的如意算盤,逢紀、審配選擇袁尚,郭圖、辛評投靠袁譚,而田豐、沮授保持中立。謀士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的局面形成導致的混亂後果自然是一塌糊塗。
具有遠見卓識的田豐、沮授不是沒有給袁紹出謀劃策出好的前景,諸如沮授最早謀劃奉迎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勸諫切勿瓜分袁紹屬地為青幽并冀四州、勸阻袁紹出兵直接討伐曹操、武夫顏良並非統兵帥才勿以重用等等,田豐謀劃滅掉公孫瓚平定河北、獻計袁紹曹操遠征劉備之時突襲許昌、官渡之戰建議久拖疲敵避實(曹兵精悍)擊虛(糧草短缺),但這些正確建議都被袁紹斷然否定,不被採納,也就奠定了袁紹集團覆滅的根本基礎。
所以,決定曹袁生死的決戰官渡之戰前後,其內部四分五裂的局面頓時形成,應驗了荀彧先前的先見之明。田豐性情剛直,敢於犯顏。曹操駐軍官渡之後,田豐堅決反對袁紹進攻許昌的決定,雖然非常正確,但袁紹卻盛怒異常,便以擾亂軍心為名囚禁田豐,腳鐐手銬,毫不留情。後因逢紀讒言,田豐被殺,諸葛英才之花就此凋謝。而沮授呢?官渡之戰前就預料此戰不妙,並散盡全部家財,回答不同意見的理由竟是:智謀偉略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怎會輕敗?袁軍雖呈克勝公孫瓚餘威但已疲憊,況且主傲將頑,此戰必瓦解我軍。性情正直的審配也是應驗荀彧所言,官渡之戰與逢紀同領軍事,大敗虧輸後,擁立袁尚,導致袁氏集團公開分裂,骨肉相殘,蚌鷸相持漁翁得利,先後死於非命。逢紀的「果而自用」也是如此,就是行事大刀闊斧但剛愎自用。許攸更是如此,原本與曹操袁紹同是玩伴,投靠袁紹後曾力主武力攻曹,但一俟家人犯事得咎,隨即背叛袁紹,並且透露了袁紹屯糧烏巢的高級機密,才使幾近斷絕糧草的曹操以少勝多,輕而易舉地擊敗袁紹大軍,也詮釋了荀彧所言「貪而不治」預言,就是貪戀財官卻不講原則。郭圖當然是內鬥高手,別的不說,袁紹的虎將高覽和張郃就是在官渡之戰時被他逼降曹操的,其中張郃後來成了魏國的五虎上將之一。辛評陷害過審配,挑唆二袁內鬥,所派弟弟辛毗反戈袁氏並獻計曹操坐收二袁相爭以收漁翁得利之效,審配之侄審榮誅殺了辛評一家。
所以袁紹集團雖然謀臣如雲武將如潮,但在沒有識人用人之才的袁紹面前,群臣同床異夢直至排擠攻訐,有才者卻被疏遠陷害,沒才者反而內訌爭鬥,兼以袁紹的昏庸無能又剛愎自用,才德兼備的謀臣和勇猛善戰的武將反而無辜蒙受冤屈。大批合理化的建言反而被袁紹認為不啻是痴人說夢,這樣就為自己挖掘了淵藪墳墓,以此埋葬了袁氏集團,陪葬的還有這些許謀士和眾多的將士。[1]
作者簡介
侯文君,山東沂源人,中學退休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