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湖镇
东平县老湖镇隶属山东省泰安市,坐落于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东平湖畔东侧,面积112.9平方千米,辖71个行政村,7.2万人。山承岱宗脉络,水袭汶水风韵,景色秀丽,风景迷人,是北方少有的山水之乡,被誉为“岱下江南”。
老湖镇总面积112.9平方千米,辖71个行政村,56142人(2017),老湖镇自2015年实施移民避险解困工程以及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以来,不断加大移民社区及产业发展各项建设投资力度,各项建设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经济实力不断提高,镇域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公共服务不断提升,城镇人口逐渐聚集,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小城镇吸纳力、承载力逐渐增强,示范作用逐步显现。
老湖镇移民避险解困工程共新建社区5个,分别为即将搬迁入住的一期凤凰社区、滨湖社区,在建的二期水浒社区,即将开工建设的三期水泊社区、浒源社区。省水利厅7个帮包村中,贾村2017年6月份搬迁到凤凰社区,后埠子村2017年6月份搬迁到滨湖社区,西四村、陈辛庄、后仓村将于2018年搬迁到水浒社区,辛店铺村将搬迁到浒源社区,刘庄村将搬迁到水泊社区。[1]
目录
基本概况
老湖镇位于东平县西北部,东距泰山80公里,南离曲阜100公里,西望黄河40公里。全镇总面积112.9平方千米,辖71个行政村,56142人(2017)。先后荣获省“村镇建设先进单位”、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单位”、市“安全文明乡镇”县“林果生产先进单位”、县“个体私营经济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老湖镇,湖光山色,风景迷人。老湖镇山水资源十分丰富,生态环境优良,秀山丽水占到全镇国土面积的4/5。东平湖(梁山泊)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源于泰山汶水,常年水面209平方公里,是“八百里梁山水泊”惟一遗存水域,水面开阔,水质清冽,鱼翔鸟飞,荷香芦翠。在东平湖口有近30平方公里的北方大型湖湾湿地,湿地内小岛遍布,浅滩连片,常年芦苇丛生,一年三季水草丰茂,林木葱茏,林内水鸟云集,春秋季节大雁等数千只候鸟在此栖徙,场面甚为壮观,被誉为“水上森林”,展现了江北水乡的秀美景色;著名的黄石悬崖位于绵延百里的水牛山主脉,山石呈褐黄色,岩若累卵,千层叠嶂,万壑堆绿,风景极为优美,是东原“古八景”之首,山之陡壁间藏有一巨大石窟,内有唐代浮雕佛像,外有玉皇阁等明清古建筑群以及罗汉泉、飞龙槐、一线天等自然景点。崖下植物茂盛,种类繁多,古树荫翳,枝怪形奇,风起涛动,鸟兽之声不绝于耳,令人心旷神怡。同时,老湖镇处在山东省“一山一水一圣人”旅游专线和“水浒旅游”专线的枢纽地带,水浒遗迹遍布,是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首选之地。
历史悠久,古迹众多。老湖镇驻地古为西周须句国、汉东平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宋是梁山英雄起义活动的中心,元朝为京杭运河上的漕运重地。唐代诗人李商隐、北宋名臣寇准曾在此任过地方官,宋代父子状元梁灏、梁固及其家族成员殉后葬于梁林村。没于东平湖底的隋朝建筑清水桥,比著名的河北赵州桥还早5年;黄石悬崖、梁氏墓群、汉王九子墓、九女泉等古迹及辛店铺(黑店铺)、栲栳寺等梁山英雄遗迹远近闻名。 资源丰富,交通便利。老湖镇境内铁、金、木鱼石、黑玛瑙等资源丰富,已探明铁矿储量达2800多万吨;百公里半径范围内,东近泰山,西连黄河,南望曲阜,北接济南。250、255省道和京杭大运河横贯全境,东距济荷高速公路出口仅5公里,交通极为便利。
景色迷人、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环境优良,吸引外地客商纷至沓来,或旅游观光,或考察投资。引进九鑫集团、隆胜钢铁、建龙矿业、泰伦裘皮等国内知名大型企业投资建设了10多个大项目,初步形成了铁矿开采、五金加工、特种动物养殖、湖产品开发等支柱产业。特别是南水北调、京杭运河(东平段)复航等重大工程立项,为东平湖旅游开发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县委县政府按照“培植旅游支柱产业,创建北方优秀山水旅游城市”的定位,在老湖镇南部规划了30平方公里的王台旅游中心城,将中心城分为渔人码头综合服务区、北方渔村度假区、后梁渔村观光游览区、梁山泊东北水寨观光娱乐区、湿地观光游览区、东平湖生态居住社区、发展控制区等七大功能区,计划打造一个集湖泊观光、湿地野生植物观光、水浒文化体验、水上娱乐、湖鲜餐饮、主题度假和生态居住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度假区。通过积极对外招商引资,东平湖湿地等几个重点项目建设已经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自2003年起,该镇在焦铺、郭楼等村建立了优质林果种植示范区,积极推行经济价值较高的樱桃、金太阳杏、绿宝石梨、桑苗、大蒜等种植。
焦铺现有樱桃、金太阳杏、绿宝石梨等精品园500亩、桑园500亩、法桐150亩,亩均增收800多元;郭楼有大蒜500亩、土豆1000亩、其它瓜菜800亩等,亩均收入达到1800多元,收到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工业
在建项目支撑起经济强镇的大框架。建龙铁矿,由北京建龙矿业投资1.6亿元建设,项目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铁矿石65万吨、铁精粉20万吨。现已完成投资1亿元,4个竖井平均钻探260米,预计2008年10月份可建成投产。加上已经达产的金牛矿业,老湖镇即将成为县级重要的矿产开发基地。旅游景观大道,由省、县共同投资1.2亿元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正在着手建设。旅游中心城码头服务区项目,由县政府投资2亿建设,现已投资2000万元,正在加紧道路和停车场建设。这两个项目完工后,老湖镇将成为东平湖旅游业的桥头堡。新建项目推动全镇产业结构新优化。水泊食品扩建项目,计划投资2000万元,年增加销售收入3500万元,可大大提高“水泊”商标“山东名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宏泰食品(二期)项目,新投资300万元,扩建肉兔食品加工生产线。两个项目将带动全镇湖产品、畜牧产品加工业的升级换代。秸秆酵解发酵6万吨燃料乙醇项目,由泽生生物与香港中电集团合资,总投资达到10亿元,2008年计划完成投资2以元。该项目将实现全镇高新技术产业零的突破。洽谈项目增强全镇发展新后劲。目前,全镇在谈、签约项目已经达到8个,分别是团中央产业能源区、美国加州果品基地建设、重庆瀛丹集团旅游开发、山东藤远房地产开发、河北1万锭细纱生产、济南瑞实科贸开发、浙江裘皮加工、水河卫生院扩建等项目,设计旅游、房地产、农副产品加工等多个产业。
畜牧业
老湖镇地处东平湖库区,总面积112.9平方千米,辖71个行政村,7.2万人。境内现有东平湖水面14万亩,饲养特种动物所需的鱼、虾等饲料丰富,成本低廉。38个库区搬迁村集中在沿湖15公里范围内,人均耕地不足0.3亩,有搞水貂、狐狸、貉等特种动物养殖的传统。随着国内、国际毛皮市场的逐渐扩大,老湖镇党委、政府把特种动物养殖作为富民强镇的重要抓手,坚持“市场拉动,政策推动,集中饲养,规模经营”的原则,制定特种动物养殖发展规划,出台系列优惠政策,完善配套服务措施,不断壮大养殖规模,提升养殖效益。运用市场手段建设专业养殖小区16处,在建4处,形成了南辛庄、西三、西四、辛店铺等22个特种动物养殖专业村,年收入超过10万元的养殖大户已达46家。2005年招商引进了投资528万元、5000万元的特种动物良种繁育场和泰隆裘皮有限责任公司,繁育场年繁育优良品种1万只,5年内可带动全镇特种动物品种更新一次;泰隆裘皮主要从事狐狸、水貂、貉等特种动物毛皮销售,以及毛皮、毛料、毛皮服装加工,年实现销售收入8000万元,利税200万元。特种动物养殖实现了养殖—加工—销售产业链条,大幅度提高了养殖效益,有力地推动了全镇特种动物养殖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目前,全镇特种动物饲养总量已突破60万只,成为鲁西南最大的特种动物养殖基地。
老湖镇是全市最大的特种动物养殖基地,现有26个养殖专业小区、21个养殖专业村,水貂、狐狸、貉等动物养殖总量突破了60万只。养殖示范区主要位于环湖公路东侧的南辛庄、前梁、西三、西四、毛瓮等村,建有大型特种动物良种繁育场1处,年可繁育良种10000万只;有养殖规模过3万只的专业养殖小区6处,集中了120多家规模过1000只的养殖大户,户均年收入18万元。养殖示范区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与泰伦裘皮服饰厂签定产品供销合同,发展“定单农业”,形成了养殖——加工——销售完善的产业链条。带动全镇40多个村、10000多户众从事特种动物养殖,并辐射到库区8个乡镇和周边的梁山、平阴、汶上等县市。
养殖业
老湖镇充分发挥水产资源丰富的优势,把发展麻鸭养殖、湖产品加工作为富民强镇的一项主导产业来培育,先后成立了麻鸭养殖协会、湖产品加工协会,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经济效益。按照优质、高效、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引导扶持群众不断扩大麻鸭养殖规模,提高科学养殖水平。同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扶持水泊食品、王台松花蛋厂等湖产品加工企业提质扩规,东平湖水泊食品公司投资500万元引进了德国流水生产线,使产品产量和质量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该镇还鼓励企业开展名牌产品创建、申报和认证工作,“水泊”牌咸鸭蛋、松花蛋2005年被山东省质监局评为蛋制品第一名,2006年又被评为“山东名牌”。目前,全镇万只以上麻鸭养殖户达到15户,全镇饲养总量达到30多万只,养殖户户均增收10万元。水泊食品等湖产品加工企业年实现产值6000多万元,利税500多万元,在麻鸭加工企业从业人员达到500余人。小麻鸭“繁殖”出了大产业,为库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
新农村建设
建设公益型项目是改善群众生活条件,提升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镇党委立足实际,把公益型项目建设当作民心工程来抓,让群众安居乐业。重点实施了村村通公路、村村通自来水、涝洼地改造、卫生院病房楼建设、敬老院建设等10项为民工程,努力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全镇村村通公路工程已基本完成,90%村基本实现了通硬化路,通车率达到95%以上;对上争取资金支持,建设了镇卫生院病房楼,极大改善了库区群众的医疗条件;大力实施了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先后投资465万,实施了多年以来南部沿汶河一带人民群众梦寐以求的“北水南调”工程,解决了沿焦铺至展营一线22个行政村、2.2万名群众的吃水难问题。为敬老院建设投资80多万元,新建了宿舍、高标准餐厅、伙房,维修旧房,添置健身器材,集中供养五保老人达到72名;投资近百万元改造学校校舍,基本解决了学生上学难问题。同时,镇党委、政府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切实抓在手上,有效地解决了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难题。发展型项目和公益型项目建设统筹兼顾,增财力,激人气,聚民心,为库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科教文卫
文化教育
老湖镇现有幼儿园14处、小学10所、初中2所、成人学校1所。在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老湖镇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设施,提高管水平,形成了鲜明的教育特色,全镇已有10所学校跨入市、县教育管理规范化学校行列,其中老湖镇中学、水河中学、中心小学等学校多次荣获市县教书育人先进单位。
基本完成了中小学校“改薄”、“改危”任务,全面推进校园标准化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学环境。
卫生建设
卫生老湖中心卫生院是一所集预防、医疗、保健为一体的一级甲等医院,卫生院占地20余亩。拥有门诊楼、病房楼各一栋,现有职工143人,其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卫生技术人员65人,万元以上的医疗设备30余台件,其中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微彩B超机、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麻醉机、五官科手术显微镜等设备步入全县同等医院先进行列。卫生院设内科、外科、妇产科、五官科、牙科、化验室、B超室、放射室等20多个科室,开设病床50余张,年门诊病人2万余人次,业务收入300多万元。
社会事业
老湖镇敬老院始建于1987年,1997年4月搬至原茶棚中学校之内址内,占地16亩,建筑面积1200多平方米,2004年与水河敬老院合并,新建平房47间,增加床位90多张,新建了餐厅、锅楼房、浴室,室外增设门球场一处,健身区一处,硬化路面1140平方米。现有五保老人320人,集中供养83人,分散供养237人。
进入雨季以来,老湖镇党委、政府抢抓雨量充沛、土壤墒情好的有利时机,动员全镇干部群众迅速掀起荒山绿化、雨季造林活动的热潮。以后旧公路、东平湖可视范围内的三大山系为重点,计划集中10天的时间,发动14个行政村4000多名干部群众,全面完成造林1192亩的年度目标任务,全力打造青山绿水生态老湖,实现经济、生态、社会等多项效益共赢。 老湖镇长年涝洼地面积1.8万亩,涉及王台、展营、前水河等16个行政村,耕不行鱼不能的尴尬局面困扰着这里1万多名群众。该镇先后投入资金1300万元,改造涝洼地1.2万亩,打围堤2.1万米,新修道路16条2.2万米,开挖排水沟1.8万米,新修桥涵41座,发展台面植桑、种槐1200亩,池塘养蟹3500亩,大幅度增加了群众的收入。在这项过程中他们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制定规划。成立了由镇长为总指挥的涝改指挥部,下设施工组、后勤组等组织,具体办理涝改工程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明确了“综合治理,桥涵闸配套,与旅游业结合,建成高效农业开发区”的指导思想,编制和完善了涝改实施方案。二是严格掌握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制订了详尽的开发标准,雇用了3部大型挖掘船,10部挖掘机,25部排水机械等先进机械进行施工。同时派驻技术人员包作业区、包车,严把质量关,对不按规划建设的、不按技术要求施工的,建成后无法利用的、总指挥不签字的,一律不验收。三是完善政策,严格奖惩。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激励大家积极参与涝改,采取“以奖代补、先干先补、多干多补、不干不补”的办法,吸引有志之士参与开发。
旅游资源
孙奭墓位于东平县老湖镇柳村西250米处。此处山青水美,风景秀丽。墓西不远处便是文革时期蜚声国内外的红旗岭。当年激情高涨的东平人民发扬“战天斗地”的精神,风餐露宿,硬是把一座荒山改造成了层层梯田。此举轰动了全国,各大新闻媒体争相报道,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东平县也由此一跃成为全国农业学大赛的样板县。当年“六十华里围山转,敢叫日月换新颜”的豪言壮语至今仍家喻户晓。再往西不远处便是火焰山,传说齐天大圣孙悟空与铁扇公主曾在此斗法。至今山上仍有神龛数座,每年古历三月三,当地居民簇拥上山烧香拜佛。
孙奭(公元962~公元1033),字宗古,宋博州博平(今山东茌平西)人,后旅居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端拱二年(公元989)“九经“及第。历任大理寺评事,国子监直讲,龙图阁待制,翰林侍讲学士,以太子少傅致仕,卒谥宣。著有《经典微言》,《孟子音义》、《孟子政疏》等。此墓原神道碑、墓葬,墓前石人,石虎、石羊、石马俱全,后被毁于“文革”中,现存石虎两只。
冉子祠
冉子祠座落在东平湖东畔老湖镇冉子村里。祠周围原有2米高的石砌围墙,院内松柏参天,满园肃然。进大门,仰过厅,便可瞻冉子殿。殿势四梁八柱,殿内架檀拐弯转角。殿中有台,台上塑冉子像,像高2米,面月红润,左右有站班。殿后门直迎冉子墓碑,碑后即是冉子墓,墓高2米,石砌圆形,直径约5米,殿左右各立石碑四方,多为记载冉子生平及业绩。冉子,即冉耕,字伯牛,周景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23年)生,春秋鲁国东原(今山东东平)人,为孔子弟子,以德性著称。曾随孔子周游列国,广施教化,为人所敬。鲁定公五年(公元前500年),冉子继孔子任中都宰,以德惠民,以仁施政,政绩显著,深得民心。冉子卒,初葬汶上城西门外感化桥畔,唐时移葬东平今址。当年迁葬时,据说有“走一站,停一站,断了绠,折了担,正好来到火焰山”之说法。此说法固然有为了让冉子的“冉”字应了火焰山之意,但当时的中都(今山东汶上)先人为何把他们引以为豪的家乡先贤移葬于此,却是个难解的千古之谜。试想,很可能是古人们看中了这里依山傍水,山青水美的缘故吧。
栲栳寺
栲栳寺,位于东平县老湖镇辛店铺村北风凰山下,相传始建于宋代,座北朝南,掩映于青松翠柏间,景色怡人。寺院原有2米高的砖砌围墙,大门前置石虎一对,石碑四座,均为记载栲栳寺历代维修的经过。院深约100米,入大门,自南向北依次是旧楼、新楼、大殿,新旧二楼均为石结构,楼高7.5米,二层,四角起脊。大殿正房三间阔20米,仿泰山天贶殿。殿中有台,台上供奉太上老君,红光满面,宽衣博带,双目硕大,炯炯有神。院中有一水井,井水与风凰山泉相通,水质清洌甜美,四乡八里尚有人前来取水待客。院西北角落建有药王庙,内塑药王孙思邈金身,相传药王历游名山,曾在此山采药济世,为方圆百里百姓治病,达数年之久。寺后不远处为玉皇大帝庙,庙势恢宏轩昂,气宇非凡,为东平境内所罕见。自清同治年间齐河人亓何芝主持起,经辛店铺宋永征,大王峪于连芳,至文革旧县王古店崔明月,已历四代,其生平典故均为乡人所熟知。
朱桥遗址
朱桥遗址位于东平县老湖镇朱桥村东侧。整个遗址座落在土岗子上,为一高出四周的台形地。该遗址由于靠近村庄,村民整地建房对其破坏比较严重,文化层已暴露出地面,其范围南北长200米,东南宽150米。从群众挑土的断面上观察,文化层深度不一,一般在50至100厘米左右,内包含有红色烧土块、罐 、鬲、钵残片,还有一些烧骨、蛙片等。从地表灰色土面上观察,暴露物有罐 鬲、钵残件以及其他器皿等。拣选标本有:外有绳纹的灰陶罐口沿;附加堆纹的夹砂陶口沿等。据一些村民讲,过去在岗上挑土时,在下层挖出过一些石器,还发现有很多古墓,大多为土框墓。相传该遗址为商周时期的一处时落遗址。
黄石悬崖
黄石悬崖位于东平湖东畔蚕尾山中段幽谷处,因此段黄石如壁,危岩千层而得名。在南北两侧的峭壁间形成十八罗汉洞、黄土洞、朝阳洞等天然洞穴,内有浮雕造像,刀法流畅,或来或去,或立或卧,大小形态各异,造型生动活泼,栩栩如生。山间有规模庞大的古建筑群,始建于宋,历代增修至清末的,有玉皇殿、吕祖阁、碧霞元君祠、总神殿等,玉皇殿东侧有清乾隆年间所建的石碑刻20余方,字迹清晰可辨,均系珍贵的史料和书法精品。崖下植物茂盛,种类繁多,古树荫翳,枝怪形奇,风起涛动,鸟兽之声不绝于耳,令人心旷神怡。十八罗汉洞前有泉水泻出于罅岩之间,称“罗汉泉”,水清洌甘甜,常年不涸,注入泉池,流向山下,古诗赞曰:“半壁悬崖昭万古,一洼清泉映千秋”,形成道观、石雕、奇树、宝泉四大奇观,被誉为“东平八景”之首。
梁氏墓群
梁氏墓群位于东平湖畔老湖镇梁林村,地处望山之阳,西靠东平八大景之一的黄石悬崖,三面环山,犹如在太师椅之中,墓地占地百余亩,莹地是凤凰形,坟头近万座,石碑三千余统,神道碑6座。林中葬有父子双状元梁灏、梁固,祖孙丞相梁适、梁子美、梁焘以及中书画家梁楷等众多名人的坟莹。林门东侧现存宋丞相梁子美神道石碑一幢,全碑高7.5米,碑额高1.7米,宽1.67米,厚0.7米,刻有天水郡开国侯赵野奉敕书写的“宋故少保梁公神道碑”九个篆字,碑身高3.91米,宽1.6米,厚0.55米,为国内罕见,碑面有宋丞相白时中奉敕撰写、丞相李邦彦书丹的洋洋五千言的碑文,详尽地记述了东原梁氏历史渊源以及当年梁氏的荣耀及兴盛,该碑又称三丞相碑。六间祠堂设于墓群内东南角。墓群内外松柏参天,荫翳蔽日。据传,梁氏墓群的建筑设计,系按全国72皇林的模式所筑,建筑十分宏伟壮观。梁氏墓群兴建近千年,历经宋、元、明、清各代,直到民国年间,曾多次维修,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欣赏、研究价值。
水浒影视城
水浒影视城坐落在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老湖镇东平湖东岸王台村,自贯中大道和县城相连,是新版《水浒》主场景拍摄地,以《水浒传》中描述的人物故事为背景,充分展现水浒故里历史风貌和民俗人情,主要建设了王爷府、太师府、太尉府、青楼、樊楼、瓮城、御龙坊、东京汴梁御道、紫石街等仿宋代建筑,进入城中,犹如跨入历史;漫步城中,宛若畅游千年。在完成新版《水浒》的拍摄之后,又吸引了《剑侠情缘》、《楚留香新传》、《卜案》、《四手妙弹》、《麻辣白玉堂》等二十余部影视剧的签约入驻。水浒影视城已经成为集文化体验、风情展示、休闲度假、影视拍摄、游客集散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服务区。
基础设施
老湖镇设施配套,交通便利。小城镇建设以镇驻地,王台和焦铺等交通要道为重点,已初显“山水城镇”面貌。境内250省道、255省道和庄麻公路纵贯南北、横穿东西,乘快艇25分钟可达腊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心岛。电力充足,通讯方便。老湖镇文化发达,民风淳厚。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71人,中学2处,小学10处,镇级卫生院2处,是市、县安全文明乡镇、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招商工作
老湖镇环境宽松,服务优良。南水北调、库区移民开发和老湖码头建设工程的实施,为老湖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借风行船,老湖人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在用地、税收、收费、交易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实行“一条龙”服务,推行“来到老湖镇,一切办得顺”和“你发财,我发展”的承诺。最近,老湖镇在全镇开展了“打造平安老湖,创建最佳投资环境”活动,力求营造最优良的投资环境。
优良的环境吸引了大量客商入户老湖。共引进外商项目18个,合同利用外资创86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4200万元。全国知名大型企业九鑫集团,以及万顺皮毛有限公司、利民石料厂、山东顺意铸件厂、泰神鑫茂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东平湖水泊食品有限公司、塑胶制品厂等中小型企业相继入户老湖。
自然资源
老湖镇资源丰富,产业兴旺。湖产品主要有中华绒毛蟹、东平湖鲤鱼、甲鱼以及菱、芡、莲等,无铅松花蛋、五香咸鸭蛋、荷花香鸭、东平湖糟鱼等名吃享誉中外。矿产资源已探明的有铁、金、木鱼石、黑玛瑙等,优质石灰岩、紫砂页岩储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特种动物养殖是老湖的一项传统产业,党委、政府制订了“镇引导,村牵头,户联合;市场拉动,政策推动,集中连片,规模经营”的发展思路,目前貂、貉、狐等特种动物养殖总量已达到60万只,麻鸭的全镇养殖总量也达到了30万只。
名胜古迹
老湖镇地处“一山一水一圣人”旅游专线和“水浒之旅”旅游专线的枢纽位置,名胜古迹、旅游景观数不胜数,古朴雄奇,独树一帜。黄石悬崖位于水牛山东麓,悬崖万仞,因中下部岩石呈赫黄色而得名,依山而建玉皇殿、吕祖仙阁、药王庙、碧霞元群祠、总神殿等古建筑群,山道奇侧,古木参天,清泉长流。梁氏墓群建于宋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77年),茔林占地百余亩,南北呈凤凰形,称为“皇林”和“凤凰林”。父子状元梁灏、梁固,祖孙三丞相,梁适、梁子美、梁焘以及大画家梁楷等后代子孙皆葬于此,计有一百六十余位。墓群有坟茔数千穴,石碑千座,神道碑六座,御碑七座,现存梁子美神道碑一座,称之为“三丞相”碑。王陵山汉墓群,是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大清河北岸、王陵山前,系汉光武帝刘秀之子、东平宪王刘苍家族墓葬群,原有9座,故又称九子墓。
好客山东最美乡村
日前,好客山东最美乡村颁奖典礼在枣庄举行,老湖镇荣登好客山东最美乡村榜,成为泰安市唯一入选的乡镇。
据了解,“寻找山东最美乡村”评选活动由中国经济网、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等联合主办,于7月21日拉开序幕。活动通过短信投票、电话投票、网络投票等多种方式进行评选。经过激烈角逐,老湖镇脱颖而出,成功入围好客山东最美乡村。
老湖地处“一山一水一圣人”和“水浒之旅”旅游专线的枢纽位置,自然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名胜古迹众多,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和优势。近年来,老湖镇以打造省级旅游小镇为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以“水韵老湖”、“水浒故里”、“山水宜居”品牌创建为主要载体,采取多元化融资方式,全力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旅游景区景点开发,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环境优美乡镇”、“山东省旅游强乡镇”、“泰安市文明乡镇”等荣誉称号。
采访老湖镇党委书记 牛东:在这次好客山东最美乡村评选活动中,我镇从1875个乡镇中脱颖而出,成为全省12个最美乡镇之一,泰安市唯一。下一步,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大投入,规范秩序,强化素质,将老湖打造成为一个全省知名、全国知晓,融观光娱乐、体验教育、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主题化、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相关视频
岱下江南,醉美老湖——老湖镇航拍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