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水与庄子的风(张志国)
作品欣赏
老子的水与庄子的风
老子论道,多以水作比喻。“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他说水是最接近于道的,因为水滋养万物却不与任何事物相争。它长流不息,“事善能,动善时”,总是在最恰当的时候把自己置身于人们最需要的地方。它“居善地,心善渊,”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具有低调处世宽宏大量的“上善”品质。
老子贵柔,主张柔弱处世,于是又用水作比喻,“天下之至柔,弛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说水是最柔顺的事物,可是它却能摧毁天下最坚固的物体,在山间劈关斩峡,在平地冲沟成壕,一旦洪水暴发,就会产生无坚不摧的巨大能量。而水的巨大能量,恰恰来自于它的“无形”,正因为无形无状,所以可以渗透到任何没有缝隙的地方,具有“天下希及”的穿透力。老子又强调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并由此引申,得出“柔弱胜刚强”、
“柔弱者生之徒,坚强者死之徒”、“柔弱处上,坚强处下”的道理。
老子以水论道,给我们的启发是:做人要随和,与人为善;做事要随顺,顺势而为。无论做人做事,都不可以偏执私狭,切忌违背规律盲目蛮干,更不可私欲横行损人利己,泯灭良心为所欲为。
庄子是老子学说的继承者,是又一代道家代表人物。所不同的是,庄子写水之外,似乎对风更加情有独钟。庄子把风分为三个等次,说:“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这是在描写了“地籁”之音之后,庄子对大自然风行天下鼓动万物常态所作的归纳。“山林之畏崔,大木百围之窍穴”,所发出的万万之声,虽各有不同,变化无常,但都是在“大块噫气”――天风的吹荡下发出的,风是地籁之音的演奏家,“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号!”
不仅如此,那浩荡不息的天风,还是鲲鹏展翅九万里的凭借。大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可谓大矣;“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一下子从北海飞到南海,可谓高且远矣。但大鹏的翱翔,却离不开大风的扶送,“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正是凭借了风的浮力,“去以六月息者也”,鹏鸟才得以展翅高空,领略到“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的壮阔景象,从而产生“天之苍苍,其正色耶?其远而无所致极耶”的无限遐想。
在《秋水》篇中,庄子叙述了一段蛇与风的对话:蛇谓风曰:“予动吾脊胁而行,则有似也。今子蓬蓬然起于北海,蓬蓬然入于南海,而似无有,何也?”风曰:“然。予蓬蓬然起于北海而入于南海也,然而指我则胜我,䲡我则胜我。虽然,夫折大木蜚大屋者,唯我能也。故以众小不胜为大胜也。为大胜者,唯圣人能之。”这里庄子通过蛇与风的拟人化问答,形象生动地阐述了大道无形的真谛。风是柔弱的,以至于面对指䲡之力竟然无可奈何。但它同时又是伟力无比的,所向无不披靡!“折大木蜚大屋者,唯我能也”。显然,弱小与强大相反相成,集于“风”之一身。其深刻寓意就在于:弱与强,败与胜,失与得,亡与兴,往往以一体两面的形式并存,而其外在的表现与其内在的实有往往并不一致,甚至恰恰相反。这就是客观世界的真相所在,是主宰万物发展变化的大道。 综上所述,老子所说的水和庄子所说的风,都是老庄哲学的核心——道的化身。道不可道,却可以喻。以水和风这样众人所熟悉的自然物作比,化抽象为具体,起到很好的引导人们悟道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为事物的表象或假象所蒙蔽,因而很容易犯片面或极端的错误,都是因为思想认识肤浅所致。所谓“上善若水”,行道若风,就是要我们辩证地看待客观事物,凡事要多想想,往深处想想,透过现象看本质,按规律行事,把握好自己的行为。
后套是个多水的地方,其近代以来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水利开发的历史。后套也是多风之地,一年四季长风流荡,其多样性绝不亚于庄子笔下的描述。在我们与水共存与风共舞的岁月里,我们当从中感悟并践行些什么呢?
《道德经》上说:“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水和风,是无形的,柔弱的,而同时又是实有的,刚强的。柔弱与刚强在风行水起间相反相成,玄之又玄。从对水和风的观察感受中,去体悟宇宙人生的“大象”“大音”,是老庄的也是我们应有的人生智慧。[1]
作者简介
张志国,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人,河套文化研究学者,有多部学术和文学著作出版,零星发表文章散见于多家地方报刊、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