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老北京的香道

老北京的香道
圖片來自搜狐網

老北京的香道,燃香是傳統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幾乎家家如此。

目錄

原文

  燃香源自印度,隨佛教傳入中國,此前中原祭祀都是在室外燔燒,費時費力,花銷巨大,普通人難以參與,香的湧入改變了這樣的格局,讓人人都成了主祭者。此外,古人居住環境潮濕陰冷,室內易生異味,這使香有了進一步的施展空間。

  漢代以降,人們收貯衣服前都薰香,用一個籃子式的支架倒扣着,上面鋪放衣物,籃內燃香爐,有時需熏一天,然後疊好入櫃。

  此外,室內也會燃香,傳統的床較大,易生潮氣,而被褥等又畏火,故用專門的「金鴨」,狀如鴨,乍一看是工藝品,其實有實用價值,在其內部燃燒香料,煙從鴨嘴出,即使被夢中踢倒,火星也不會濺落出來。

  早期香料多從印度、東南亞來,以檀香最著名,據玄奘《大唐西域記》記載,蟒蛇喜歡盤踞在檀香樹上,采木人見蟒蛇後便在樹上射一箭做記號,待它走後再來砍伐。檀香能放鬆神經,給人平和、安詳之感,被佛家視為珍品。

  然而,檀香本身味道較沖,國人不太習慣,但它的優點是能將其他香料的味道帶入更高境界,常與檀香配合的有陳皮、甘草、菖蒲、艾葉等,這些都是極便宜的材料,卻因此登上大雅之堂,所以檀香逐步取代了澤蘭的地位,被稱為「香料之王」。

  漢以前國人多用澤蘭,屈原在詩歌中多次讚美蘭草,比之於君子,這個蘭草不是今天人們說的蘭草,後者雖然芳香,但曬乾後便無滋味,而澤蘭則不同,古人常將其曬乾後戴在身上,掛在帳中,以驅潮味。

  明清兩代北京是首都,禮法森嚴,老北京僅關帝廟就100多座,推動了制香業的進步,傳統手工香製作很複雜,分線香與棒香兩種,先將檀香粉碎、過篩,去除雜質,再入水,進一步去粗取精,然後配入其他香料,用粘合劑粘成一體,曬乾成型,一般情況下,粘合劑是榆樹皮的粉末。

  燃香雖能驅蚊防疫,去除潮氣,但經多年實踐,古人也發現了它的害處,即傷肺。使用現代儀器測量可知,燃香的室內污染物極多,與吸二手煙無異,由此可知,為何後來國人吸煙者多,因為他們從小就習慣了煙味。

  為了抵抗煙的害處,中醫提出了許多策略,比如多飲菊花茶、飲片等敗火飲料,反對吃刺激性食物,傳統房屋多刷白牆,因為白色養肺。

  此外,富貴之家儘可能少燃香,比如慈禧常在屋內置大缸,內放水果,十幾天後,滋味散盡,再換新的。清代大家族多有極大的果盤,足以坐進一個小孩,果盤中的水果不能馬上吃,它們先得充當空氣清新劑,傳統木瓜更是沒法吃,今天人們吃的是番木瓜,清代才傳入中國。[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