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翁史烈,1932年5月21日出生於浙江省寧波市,熱力機械專家[1],中國新一代熱力渦輪機的開拓者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2]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3]

翁史烈
中國工程院院士
出生 1932年5月21日
浙江省寧波市
國籍 中國
職業 教學科研工作者

1952年翁史烈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造船系 ;1962年獲前蘇聯列寧格勒造船學院科學技術副博士學位;1982年獲"上海市勞動模範"稱號;1981年任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1984年任上海交通大學校長[4];1992年當選為中共十四大代表;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翁史烈的主要研究內容為燃氣輪機性能與仿真和新一代的燃氣蒸汽聯合循環。

目錄

人物經歷

1952年,翁史烈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

1962年,畢業於前蘇聯列寧格勒造船學院,獲科學技術副博士學位。歷任上海交通大學動力機械工程系副主任、系主任。

1981年,任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

1984年2月至1997年6月,任上海交通大學校長。

1982年,獲"上海市勞動模範"稱號。

1992年,當選為中共十四大代表。

1995年10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988年10月-1992年11月任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第四屆委員會主席。

曾任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第四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董事長、中國動力工程學會理事長、上海市第四屆科學技術協會主席、上海工程熱物理學會理事長等職,現兼任上海市院士諮詢與學術活動中心主任。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翁史烈主持了近10項國家重大科研項目,解決了多項燃氣輪機關鍵技術,9次獲得國家、部委獎勵 。

他把信息科學和計算機技術引入熱力發動機,建立了數字模擬實時仿真和並行計算仿真工作站,首先提出並主持我國大型電站氣輪機性能仿真監管的國家攻關項目。

他率先研製成我國第一台陶瓷絕熱渦輪增壓複合柴油機,完成了我國第一批陶瓷渦輪轉子設計實驗。

他組織建立了我國首批熱力渦輪機博士點和重點學科,並為建設氣動力學實驗室、仿真實驗室、博士後流動站和培養一支高水平的熱力渦輪機學科梯隊作出了重要貢獻。

主持承擔了我國航空渦輪風扇發動機的多用途改型研製。開拓我國新一代熱力發動機。研製成我國第一台陶瓷絕熱渦輪複合柴油機原理樣機,完成了我國第一批增壓器陶瓷渦輪轉子的設計和試驗台建設 。

榮譽表彰

1982年,獲"上海市勞動模範"稱號。

1995年10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現為先後獲日本橫濱國立大學、日本昭和女子大學、日本拓殖大學、俄羅斯聖彼得堡國家海洋技術大學名譽博士學位,

柏林工業大學學術委員會名譽委員、

烏克蘭工程控制科學院院士,

美洲中國工程師協會"傑出貢獻獎"。

社會任職

1995年至2003年期間,翁史烈院士先後兼任過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動力工程學會理事長、上海市第四屆科協主席、上海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理事長等學會、協會的領導工作,做出了多方面的貢獻。

中國特大型綜合性辭典《大辭海》的副主編。

人物事跡

依然"師者本色"

從1952年從交通大學畢業留校任教算起,翁史烈擔任教師已經整整56年,歲月讓他鬢染風霜,也把"師者"的烙印深深地印在了他身上。1997年離開交大校長的崗位後,翁史烈並沒有讓自己開始"養魚栽花打太極"的養老生活,反而更忙了。沒有行政事務的羈絆,翁史烈還原了作為老師、作為院士的本色,忙科研、忙教學、忙社會事務,忙得不亦樂乎。

雖然早已年過古稀,身體也不是非常好,但翁史烈一直親自帶研究生。而他的研究生們也都知道,在翁史烈這裡,是不大好矇混過關的,一定要有嚴謹的治學態度。翁史烈常常強調的是,寧可水平低一點,但一定要老老實實,不能弄虛作假。一次,一個研究生交上來一篇東拼西湊的所謂論文,翁史烈氣壞了,把學生找來進行了嚴肅的批評。學生沒有想到自己的"傑作"會被老師看出破綻,更沒有想到,翁史烈院士會親自找他談心,親自給他修改論文,慚愧之餘,對老師嚴謹的治學態度佩服不已,自己的學習態度也認真了很多。翁史烈的學生們都知道,想讓翁史烈滿意,最好的做法,就是通過在實驗室里的親手實踐後,交出一篇扎紮實實的論文。很多學生曾經感嘆經常在實驗室里非常辛苦,實驗後一定要交出實驗報告的做法呆板而枯燥,但是他們走上工作崗位後卻發現,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當年養成的"動手+思考"隨後記錄成文的學習習慣,讓他們在日後的科研、工作中始終受益。

翁史烈院士為本科生上課的事情,一直在學生中傳為美談。多年來,無論工作多麼繁忙,每年新生的第一課,翁史烈都不會推辭。每個學期,他還會給學生們不定期地做一些報告、講座。身邊的親人朋友有時怕他太過於辛苦,勸他少做一點,他卻執意不肯。不但不肯,他還要事先作大量的準備工作,使聽課的學生們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最大的收益。"交大的學生要了解國情,了解領域內的最新動態,知道自己學習的意義。"這樣的話,常常成為翁史烈講座和報告中的"開篇導語",還有一句話也是翁史烈經常掛在嘴邊告訴學生的,就是"想舒舒服服成就大業,沒門"!

獲得上海市教育功臣榮譽後,翁史烈院士把20萬元獎金捐給了學校的基金會,這樣,他個人捐設的獎勵基金已有56萬元,全部用來資助學校動力學科中優秀而家庭貧困的學生。對於此事,翁史烈院士直說"不值一提",他在為此給校基金會領導的短信中抒發了作為師者的肺腑之言:"對學校而言,區區小數確實微不足道,但對個人而言,這卻是教師期望學生茁壯成長的一點心意。"

翁史烈院士還把眼光投向青少年創新教育這一基礎性事業。當年和楊振寧共同發起萬利達青少年發明獎的翁史烈,還是上海市青少年頭腦奧林匹克協會的創始人之一,無論教學、科研、事務多麼繁忙,他都要抽出時間擔任市青少年頭腦奧林匹克競賽的評委和嘉賓,鼓勵青少年積極親自動手參加科技創新活動。他寄予厚望:創新思維要從娃娃抓起,我們不僅要培養奔馳的駿馬,更要培育馳騁的思想。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每當修改完一篇學生論文,想到學生可以從中受益;每當結束了一次講座,看到學生高興的笑臉,翁史烈就覺得格外振奮,也覺得肩上的擔子依然分量不輕--一日為師,終身為師,校長的職務可以退休,作為教師的責任卻不會減退,"我要為國家培養高質量的人才貢獻一點力量。"翁史烈院士一直這樣說着,也始終這樣做着。

"不墜青雲之志"

1995年成為工程院院士的翁史烈,至今仍擔任着上海市中國工程院院士諮詢與學術活動中心主任,與其他院士一起,活躍在中國的高等教育和科技領域,積極開展能源、環境科技的普及和諮詢,為國家和地方經濟發展貢獻着智慧和力量。

眾所周知,上海是一個水質型缺水的城市。90年代以來,上海夏季氣溫屢創新高,對自來水的需求也一再創歷史最高紀錄。但是,作為上海的水源,黃浦江上游來水日趨枯竭,中下游污水上涌,自來水水質下降,上海一再敲響水源緊缺的"警告"。翁史烈院士會同市中國工程院院士諮詢與學術活動中心的其他院士,對上海的取水水源問題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最終形成了到長江口青草沙取水的方案。2005年12月,國內9個相關學科的26位資深專家對青草沙水源地方案進行了評估論證。2006年1月,"擴大長江水資源開發,利用青草沙水源地……"被正式列入《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 2007年,上海市政府投資人民幣160億元開始"青草沙"水源建設。預計2010年,上海市民將喝上來自長江的優質自來水。"那可都是優質的二級水源哦",提起這個過程,翁史烈院士臉上露出了孩子般得意的笑容。

翁史烈
  翁史烈院士

今年年初,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遭遇了雪災帶來的電力供應危機,上海市雖然沒有其他省市那麼嚴峻,但是電力行業的形勢也不容樂觀。翁史烈院士和中心的院士們居安思危,又很快起草了《關於加強上海電力系統安全保障能力的建議》,已經送呈政府及有關部門。上海院士中心,在全國同類組織中是最活躍的一個,院士們每年都要開一個大會,平時也經常在一起交流,遇到重大的問題就一起討論,組織專題報告,開展系列學術沙龍,舉辦東方科技論壇、為政府部門的重大決策提供諮詢。"上海市合理、高效使用天然氣"、"上海市水資源與可持續發展工程對策"、"淮南煤電一體化基地總體規劃"、"上海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中地質環境問題"等大型諮詢會相繼舉辦,院士專家的真知灼見為上海的可持續發展發揮了難以估量的作用。

我們稱讚翁史烈院士"壯心不已",老院士卻謙虛而幽默地表示:"把院士們的聰明才智融合到上海'四個中心'建設、科教興市主戰略中,是院士中心的'中心工作'"。同時,他也殷切期望,交通大學的院士們、教授們要為國家做出更大貢獻。"院士們和資深的教授們應該更加活躍,更多發出聲音",翁史烈院士語重心長地說,"一方面,這是為國家制定政策提供參考,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我們學校的聲譽,提高在學生中的影響和信任。""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在這個方面,翁史烈院士已經身體力行,起到了表率作用。

關注"國之大事"

"能源,國之大事也",能源問題已經成為當前各國發展中十分重視的方面。"率先將信息科學和計算機技術引入傳統動力機械領域"的翁史烈院士,以一名老科學家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多年來一直在這個"國之大事"的領域深入探索。

"淮南煤電一體化基地" 已經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成為當今科學合理使用能源的典範。這個工程源於2003年。安徽煤炭資源豐富,具有建設大煤礦、大電廠的優勢,其中最為突出的優勢在淮南,與巨大的煤炭產能形成鮮明對比的卻是尷尬的運輸能力。淮南煤炭集團的董事長、總經理多次到翁史烈院士的辦公室拜訪,尋求科學高效利用能源的方案。翁史烈召集中心的院士們對此進行集體論證,院士們通過論證一直認為:上海要在"煤炭資源豐富,輸電距離適當"的地區尋找穩定可靠的"新能源",建立煤電聯產新機制,充分發揮聯動效應,才能確保能源安全。由此形成的《淮南煤電一體化基地總體規劃》諮詢報告被呈送上海、安徽兩地政府和有關部門。2004年,上海市發改委和安徽省計委簽署了《開展電力長期戰略合作協議》,2005年7月,國家"皖電東送"工程正式啟動。"皖電東送"已被納入國家"十一五"電力規劃和華東電網"十一五"規劃,根據測算,這個規劃每年可節約3.3億元。

誠如翁史烈院士所說,"只有在政治、經濟、科技、文化、體制、機制的綜合思考中,才有可能從科技的角度提出中國能源發展的思路"。

在"綜合思考"之際,翁史烈院士還提出了"要儘可能地發展可再生能源,從科技創新層面和政策層面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的新思路。近年來,翁史烈院士頻頻出現在各種能源的會議和論壇上,為新能源的研發、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大聲疾呼。在2008年7月的"世界能源趨勢與上海節能進程"專題研討會上,翁史烈作"中國能源現狀與發展"的專題演講,分析中國能源的實況;指出雖然2050年後全球將有四大能源替代方向,但現階段(2008年-2030年),科技研究與開發重點還是應放在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能源結構多樣化,可再生能源由輔助走向主流;提高能源系統總效率,包括採集、轉化、終端利用效率三個方面。

"科技創新是解決中國能源問題的根本途徑"。2005年6月,交大整合相關學科的力量成立了能源研究院,翁史烈院士出任名譽院長。交大能源研究院是上海交大全校範圍內的能源科技創新平台,通過學科交叉與融合,保持與發展上海交大在化石能源高效清潔利用學科方向上的優勢,同時大力開拓可再生能源開發與利用、後續能源與新型動力系統新學科方向,形成新的學科生長點和優勢學科;同時致力於能源戰略與政策研究,為政府決策提供諮詢和技術支撐。作為一名能源研究方面的專家,翁史烈院士牢牢地把握着自己的責任和使命。

正如他獲得上海市教育功臣的獲獎詞所言:"他的目光始終領先於人們的腳步……作為科學家的他,率先將信息科學和計算機技術引入了傳統的動力機械領域;作為校長的他,大膽改革學科布局結構,確定了今天交大多學科、綜合性發展的戰略格局……如今,年逾七旬的他,又把目光投向了國家新能源的發展。"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2008年校慶時,在學習江澤民同志《對中國能源問題的思考》座談會上,翁史烈院士在發言的最後,引用了這句詩詞。作為一個對國家能源大計朝思暮慮的科學家,作為一個一輩子以教書育人為己任的教育家,翁史烈院士雖然已經"退居二線",卻依然緊緊聯繫着科技、社會和教育的"一線"與"前沿"。他排得緊緊的時間表,他節奏緊湊而且不停的步伐,他沉靜的面容下火山般蟄伏的激情,他厚厚的鏡片後殷切而期待的眼神,似乎都在說:責任重大,時間緊迫,只爭朝夕。

仿佛看見蒼松傲雪,我們惟有肅然起敬。

拜訪學校

翁史烈爺爺在2014年2月17日早上八點來到上海市徐匯區教師進修學院附屬實驗中學(徐教院附中),參加了徐教院附中的雕塑揭幕儀式,並為雕塑親筆題名"啟航",這兩個字意義深刻,表達了對中學生心靈上的憧憬,讓科技發展走向遠方!

視頻

翁史烈:與時俱進的華彩人生2020-01-07

#致敬好老師#人間煙火師者心 山河遠闊赤子情—翁史烈2020-08-26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