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友伦
罗友伦 |
---|
中华民国军事将领 |
个人资料 |
性别 男 |
学 历 |
|
经 历 |
|
罗友伦故居 |
中华民国(台湾)文化资产 |
罗友伦(生1912年2月4日-1994年8月25日逝),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 广东省梅县瑶上乡人,为1950年政府迁台后首位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后接任第四任海军陆战队司令、第五任宪兵司令、陆军第一野战军团司令、陆军训练作战发展司令、国防部总政战部主任与联勤总司令等要职,退伍后转任驻萨尔瓦多共和国大使与总统府国策顾问。
儿子罗文山也是军人,官拜陆军中将,曾任1983-1988年的陆军装甲兵司令与陆军六军团司令,为陆军六军团主官首次有父子档。
赴台后,国民党第十、十一届中央委员、十二届中央评议委员。1994年8月在台北病逝。
目录
生平
罗友伦,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人,出生于1912年2月4日,原名罗又伦,别号思扬。1927年,他考入黄埔军校,编入第7期预科大队。1928年,进入南京本校,就读于骑兵科,毕业后,先后任国民革命军教导第2师排长、中队长。之后又报考陆军大学,学习指挥作战。毕业后因成绩优异,留校担任兵学教官。抗战爆发后,罗友伦主动要求进入第一线作战部队,接受第5军军长杜聿明之邀,调到第5军担任参谋处长。进入第五军之后,罗友伦先后参与了昆仑关之战、桂南会战,之后又跟随部队开赴昆明,担任第5军副参谋长、代理参谋长,参加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
担任第5军参谋长期间,为了提高军队战力,罗友伦将所有机械化部队集中,设立汽车团、战车团,归参谋处统一指挥,在提高机动性的同时,也增强了战力。作为杜聿明将军的重要参谋,罗友伦参与了同古保卫战、腊戌保卫战等一些重大战役的参谋决策工作。据罗友伦访谈录中介绍,在同古保卫战中,蒋介石曾命令200师死守同古,牺牲到最后,以表示国民革命军的精神。但因救援部队相隔百里之远,所以只能在撤退与死守之间做选择。罗友伦认为,如死守,会眼睁睁地看著200师被敌人包围、歼灭。当时第5军有三个师,如果有一师被敌人吃掉,只剩两个师,士气一定受挫,而且坐视不救,有损指挥道德。因此罗友伦力主撤退。但撤退是违抗最高统帅的命令,可能受军法审判,罗友伦和军长杜聿明、最高统帅部参谋团团长林蔚反复讨论了几个小时,始终没有结论。时至深夜,罗友伦说:“假如不立即下令撤退,就再也没有撤退的机会了,如此一来,一定会完全被敌人包围歼灭。”于是他动手拟好了命令,请杜、林签字,但都没有结果,罗友伦只好先签名以示负责。最后军长杜聿明被他说服,也签了字。在一夜之间,200师循著铁索桥渡过河川撤退,粉碎了敌人企图四面包围攻击,全歼200师的图谋。
1942年4月,由于日军占领腊戌,第5军军部和所属的新22师、第96师主力于4月26日黄昏由皎克西乘汽车、火车向曼德勒转移,全部撤至伊洛瓦底江以西以北地区,此后第5军直属部队、第200师、第96师、第66军的新38师徒步轮流掩护撤退。5月8日上午,日军攻占密支那,杜聿明依照蒋介石的命令向国内撤退。5月9日,由于在杰沙(又译为卡萨)发现日军,并且新38师先到杰沙掩护的只有一个团,而新38师、新22师主力至少需要一天半才可以从前线撤下,杜聿明认为日军有可能从南北包围将远征军歼灭,从而下令第93师在右翼掩护,并且在孟拱附近占领掩护阵地,同时命令各部队分路回国,自寻生路。杜聿明亲率军部进入了缅北原始森林。
在穿越野人山的过程中,罗友伦和第5军经历了极为痛苦和漫长的“死亡之旅”。由于命令仓促,准备工作极不充分,甚至连地图都没有,士兵在热带仍穿著棉袄,下雨时连雨衣也没有。在原始森林中,没有食物,没有补给,缺医少药,许多士兵都倒在了路边。罗友伦在回忆录中写到,“从缅北到印度,我们在绝地中行军,一路上遭遇饥饿、疾病、虫害,死在途中的有8000多人,沿途都是白骨。我们带了1万多人,到了印度只剩下3000多人,而带著的160匹马,全死在路上。甚至因为伤口发炎,缺医少药,我本人也差点牺牲在回国的路上。直到从一个牺牲的士兵身上找到消炎药,我才幸运地活了下来。”谈到这段经历,罗友伦感叹道,“我们之所以能够活下来,就是依靠求生存的意志和力量。在第5军中有很多的黄埔毕业生,他们是远征军的中坚。正是由于他们在黄埔军校中受到的教育和熏陶,以及接受的种种严格的军事训练,塑造了他们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道德品格,激励著他们奋勇向前、不畏牺牲。在黄埔精神的感召和鼓舞下,他们最后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顽强地生存下来,并最终获得了胜利”。到达印度蓝伽后,罗友伦积极补充兵员,换装美式装备,整训部队,加强丛林战训练,在短期内迅速提升了远征军的战力,为反攻缅北积蓄了力量。
因在抗战中的赫赫功绩,罗友伦被授予少将军衔,并荣获抗战胜利勋章。抗战后期,罗友伦将军曾参与创办了青年军,并担任了第207师师长、青年军第6军军长,后因病前往美国治疗。1950年到台湾后,罗友伦被任命为复办的凤山军校暨陆军军官学校首任校长,也是黄埔军校第四任校长。在复办凤山军校期间,罗友伦力主接续大陆黄埔军校的期数,自1951年开始招第24期生,随后的24至26期黄埔生都毕业于罗友伦将军任上。任校长期间,罗友伦大力传承黄埔精神,延续黄埔情缘,开展黄埔校史教育,并积极筹备军校新制方案,将学制从2年转为4年,并以美国西点军校为蓝本,重新规划军事教育和学年教育。之后,罗友伦又调任“宪兵司令”,“海军陆战队司令”,“国防部总政战部主任”、“联勤总司令”。1994年8月,罗友伦将军在台北病逝,享年82岁。
青年时期
出生于一个亦农亦商家庭。五岁丧父。六岁入学。十一岁到县城读高小。1927年考入广州黄埔军校七期预科。一年后入骑兵科。1929年12月毕业,入陆军教导第一师任少尉排长,到湖北追剿李先念红军,又到河南参加中原大战。1930年12月20日升中尉排长。到赣东北进剿方志敏红军。1931年底由师长徐庭瑶保荐,以上尉资格(实际上是中尉代理连长)考入南京陆军步兵学校第一期,1932年1月至1933年1月学制一年。1933年4月入南京陆军步兵学校校官研究班第一期,学制6个月。1934年2月入军事委员会交通研究所任上尉区队长。1934年6月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生调查科任股员。1935年5月入军事委员会训练总监部军事教育队任科员,1935年6月任区队长。1935年10月,入军官外语学校第一期,学习法语两年。1936年12月考入陆军大学正则班第15期。
抗战时期
内战时期
陆军官校校长
在中华民国政府迁往台湾后的1950年3月1日,蒋中正发表了陆军官校的复校演说。蒋中正说:陆军官校,为革命军基本人才培植的基地,与建军建国的前途有莫大之关系,早就应该恢复校长一职,不能以任何人兼任,所以在校长人选未定之前,军校的名称不愿恢复,这次任命罗友伦同志为校长,正式恢复军校。罗友伦随即在1950年8月接任复校后首任校长一职,而陆官也在同年10月于台湾高雄县凤山镇正式复校,校址为原日本陆军的武器储存库等设施所在。1951年4月,第四军官训练班的所有学员、教师及设施都被编进学员总队,并成立第24期学生总队,其训练期为二年。而罗友伦的治校理念是以精神教育培养军人之武德,以军事教育完成基本战斗训练,以科学教育学习各学科知识,以体能训练锻炼吃苦耐劳精神。陆官迁台后的首次校庆于1954年6月16日举办,同时也是陆官成立三十周年的校庆,罗友伦随侍在当时的总统蒋中正旁,主持校庆阅兵、校 阅骑兵队。罗友伦于1954年8月卸任校长交于谢肇齐。
宪兵司令
罗友伦在1954年9月1日接替黄珍吾为中华民国宪兵司令部第五任司令,于1955年9月1日卸任司令交于刘炜。而宪兵司令部也因国防组织法修订,于101年12月30日后改称为宪兵指挥部。
海军陆战队司令
1957年4月1日罗友伦接替唐守治为中华民国海军陆战队第四任司令,他制定了“永远忠诚”队训(译自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座右铭“永远忠实”-Semper fidelis),并将黄埔精神于东征、北伐时校军要求的三不怕精神“不怕苦、不怕难、不怕死”,订为海军陆战队的信念,意在培养陆战队员服从负责的团队精神与誓死达成任务的坚定意志,期使海军陆战队是一支军纪严明、训练严格、骁勇善战的两栖劲旅。他于1960年12月31日卸任司令,由郑为元继任。
上将与驻萨尔瓦多大使
罗后续接任国防部副参谋总长与几项司令要职,并在1969年1月1日晋升二级上将,接任唐守治为总政治作战部主任,1975年4月7日接任郑为元为联合勤务总司令部总司令,军退后转任驻萨尔瓦多共和国大使与总统府国策顾问。
公职
军职 | ||
中华民国陆军 | ||
前任: 张耀明 |
陆军军官学校校长 1950年8月-1954年8月 |
继任: 谢肇齐 |
中华民国宪兵 | ||
前任: 黄珍吾 |
宪兵司令 1954年9月1日-1955年9月1日 |
继任: 刘炜 |
中华民国海军陆战队 | ||
前任: 唐守治 |
海军陆战队司令 1957年4月1日-1960年12月31日 |
继任: 郑为元 |
中华民国国防部 | ||
前任: 唐守治 |
总政治作战部主任 1969年1月1日-1975年4月6日 |
继任: 王昇 |
前任: 郑为元 |
联合勤务总司令 1975年4月7日-1977年3月31日 |
继任: 王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