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羅伯托·羅西里尼

羅伯托·羅西里尼

來自 快資訊 的圖片

中文名:羅伯特· 羅西里尼

外文名:Roberto Rossellini

出生地:羅馬

出生日期:1906年5月8日

逝世日期:1977年6月3日

民族:意大利

國籍:意大利

信仰:基督教

職業:導演

代表作品:《槍手》《羅馬不設防》《德意志零年》等

羅伯特·羅西里尼(Roberto Rossellini,1906年5月8日-1977年6月3日)生於意大利首都羅馬,是意大利導演。父親和祖父都是著名的建築家。高中畢業時,他突然對電影感興趣,於是放棄升大學,進入電影界。[1]

目錄

影人簡介

羅伯托·羅西里尼,意大利著名導演,是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濫觴的發起人。他拍攝的一系列低成本電影用最大的真實記錄了戰後意大利的民生,這種關切相比起其中那些手搖鏡頭、低俯的角度等電影語言更為人們所紀念。

羅伯托·羅西里尼生於羅馬,祖父和父親是著名建築家。高中畢業,突然對電影十分熱衷。於是,放棄升入大學,進入電影界,開始在布景裝置方面工作,其後學習攝影技術做攝影師,而後又學習剪接技術。

1934年,他寫了一篇靈感來自德彪西的音樂《牧神午後》的電影故事,然後把它拍成電影。因一部分場面過於露骨而未獲審查通過,在意大利未曾上映。他從1936年到1940年在一家國營專拍新聞片和紀錄片的公司導了幾部紀錄片,但缺乏資料可查。處女作《牧神午後的前奏曲》創造性運用新鮮的視覺表現芭蕾的手法,但遭到禁映。羅西里尼並未灰心,百折不撓地投拍第二部電影《魚的幻想故事》。他在羅馬郊外一處別墅建了一個小影棚,希望把自己的夢想變成影象,企圖把詩的夢幻拍成影象。在該片中,他描述了兩條魚在日常生活中的遭遇的變化和危機。他還建了一個小水族館,搜集各種魚類,並用長頭髮縛住魚來控制行動,雖然十分艱難,他仍然貫徹始終,最終使該片於1937年完成,上映十分成功。此後又執導不少短片,到1940年共自資拍攝6部。這些短片手法新穎,尤其《魚的幻想故事》,獲得很高評價。

1938年,羅西里尼應邀撰寫描寫空軍飛行員的戰爭片劇本。1941年海軍司令讓他拍攝一部海戰紀錄片,他前後拍了幾千尺膠片的膠片,覺得作為紀錄片使用太可惜了,最後決定改為劇情片,也就是他第一部長片,描寫一艘醫院船里的人際關係,上映後很受讚美。羅西里尼的弟弟倫茲奧協助配樂,並從此開始合作。1942年,他執導由維托里奧·墨索里尼 (執政者的兒子,也是他上部影片的製片人)構想,安東尼奧尼編劇的《飛行員歸來》,描述空軍飛行員從集中營逃走的故事。1943年導演從軍牧師在俄國前線的《帶十字架的人》。之後執導一部描寫妓女生活的影片,因戰火停拍。

二戰期間,羅馬被德軍占領,他在逃亡中決心將這段日子拍成電影。他運用紀錄手法拍攝羅馬市民的艱苦,使用了過去從未見過的手法,這部影片就是二戰影片最大傑作《羅馬--不設防的城市》,同時又是開創新現實主義電影的奠基之作。影片在戛納國際電影節獲大獎,該片成為新現實主義的開端。它在國際上的成功使新現實主義電影產生了世界範圍的影響。

次年他的《游擊隊》又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獲獎。此後,他開始導演表現資產階級精神道德空虛墮落的影片。1948年的《德意志零年》被歐美評論界認為是他的戰後三部曲之一,也是一部重要的新現實主義傑作。影片在意大利新現實主義全盛時代曾引起廣泛而激烈的討論,它在意大利影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1948年,他與瑞典女明星英格麗•褒曼展開了一段轟動的戀情,當時褒曼被其的名作《羅馬——不設防的城市》深深感動,並寫給他一封信表示期望能與之合作,羅西里尼也為之動容,後來兩人於1950年合作《火山邊緣之戀》時墜入情網,英格麗•褒曼並懷上了羅西里尼的孩子,當時她還與瑞典醫生彼得•林斯特龍保持着婚姻關係,不顧大量譽論的抨擊,褒曼很快與林斯特龍離婚,並與羅西里尼結婚。結果兩人遭到了以好萊塢為首的電影界的抵制,兩人後來合作的電影大都在業內頗有口碑卻難以與觀眾見面。但是這段感情最終在1958年以離婚告終。而羅西里尼又與一印度女郎結婚,數年後又離。

1959年羅西里尼的作品《羅維雷將軍》獲得了第二十四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這部二戰題材的影片同時也獲得了很好的市場反應。60年代的羅西里尼更是自由發揮,導演的作品大都頗富爭議性,比如1966年的《路易十四的崛起》就被認為太過沉悶。不過羅西里尼並未理會這些意見,而喜愛這種風格的影迷也大有人在。

這位開創一代門派的電影宗師到最後都有沒有離開過電影,1977年5月他擔任戛納電影節評審會主席,影展結束後因心臟麻痹而去世。[2][3]

評價

羅伯托·羅西里尼是重要的意大利新現實主義導演,從《羅馬,不設防的城市》到《彌賽亞》,他的電影實踐長達30餘年,而他最具輝煌的時期出現在上世紀40至50年代,被認為是新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儘管很多評論家認為他在50年代以後的作品、《德意志零年》之後的作品都已經脫離了呈現人民苦難生活的現實主義立場,但是巴贊卻說這些電影是真正的「新現實主義」,因為他書寫的是戰後十年間已經回歸了生產生活的人們的日常(這也是我們今天的現實主義電影所需要表達的對象),所以在《為羅西里尼一辯》中,他也提出了「新現實主義」的居無定法,並認為《德意志零年》和《遊覽意大利》是兩部極具代表性的現實主義電影。

我們看到的是羅西里尼對男女主人公情感描摹的異常細膩,為了刻畫他們的心理變化,羅西里尼使用了諸多近景和特寫鏡頭。

儘管他的作品可以說是現實主義的,但並不能說他就是絕對的「第三人稱」或是「上帝視角」,相反,羅西里尼一直在用現實的一種微妙狀態展現着人物心理(例如《德意志零年》最後一刻鐘,男孩兒一邊遊戲一邊自殺),真正關鍵的是主人公內心的狀態與外界的關係,而不是造成主人公境遇的人們的狀態;重要的是主人公對另一主人公的情感觀點,而不是造成這一情感觀點的其他人物。所以我們看到在他的電影中,其他群像被塑造成一種情境性、場景性的存在,是移動的機器,是有思想的擺設,是為主人公創造敘事的契機,是主人公身邊所行走着的搖曳的花朵和會講話、會產生矛盾的物事。

羅西里尼的曖昧的現實主義態度,在某種程度上是代表了一種對於人的存在的呈現,一種寄居於客觀與主觀之間的存在的呈現。

巴贊所說:「沒有絕對的現實主義」——正如文藝作品本身作為一種話語本不存在絕對的客觀。羅西里尼所追求的現實主義是一種「生活流」的狀態,人物始終保持一種運動,但是卻並沒有極度的戲劇性,而這種運動是自然的、生活中的、普遍的生活狀態和心理狀態生髮出來的運動,人物眼睛所看到的,也是自然的、生活中的、普遍的事物。羅西里尼並不將生活中最具戲劇性、傳奇性的那一部分生活截取成為電影,而是選取生活中漫長的、普遍的、令人痛苦或糾結的過程。所以羅西里尼的結局常常非常的重要,他的結局彰顯他對於這一故事的態度。

羅西里尼在自己的現實主義劇作中,將生活里所有決定命運的時刻呈現為「微」的積累和偶然的促動,「肖像」的生成也居於敘事影像的零散的、碎片化的動態融合之中,而不是一個強有力的戲劇場域之下。

我們不得不說,純粹的現實主義不存在,可是真正的優秀的現實主義是存在的,它必然居於導演對於世界的領悟之中,它應該是一種主觀與客觀的融合,是一種主觀的認知性、精神性與客觀戲劇性的統一。這樣一來,我們必須允許在現實主義的話語之中這種主觀性的存在,因為這種主觀性,也恰恰是一種藝術創作上的現實主義。畢竟,就藝術創作這件事而言,主觀性是永恆的。 [4][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