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萨里昂·别林斯基
维萨里昂·格里戈里耶维奇·别林斯基(1811—1848):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哲学家、文学评论家、俄罗斯思想家、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不仅通过他的著作宣传了革命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而且第一个系统地总结了俄国文学发展的历史,科学地阐述了艺术创作的规律,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文学和美学见解,成为俄国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的奠基人。他的文学评论与美学思想在俄国文学史上起过巨大的作用,它推动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对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美学观念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1848年6月,别林斯基因病去世,年仅37岁。
目录
永远的批判主义者
俄[1]国人喜欢用“父亲”来称誉他们国家某个领域内的创始者、奠基人、发明者。罗蒙诺索夫是“文明之父”,普希金是“文学之父”,格林卡是“音乐之父”,这些都容易理解,而要知道别林斯基为何被称为“俄国知识分子之父”,似需先了解一下他的生平事迹。
维萨里昂·格里高利耶维奇·别林斯基(1811-1848),生于现属芬兰赫尔辛基的斯维阿堡,成长在莫斯科东南部的奔萨省切姆巴尔镇(今别林斯基)。不像他的朋友赫尔岑、巴枯宁都是出生在官僚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个外省的清贫医生,平凡的家庭使他始终觉得自己是个“平民百姓”。外省乡僻的生活环境养成了他质朴而又敏感、率真而又冲动的性格。
1829至1832年,他在莫斯科大学语文系学习,三年级时被开除,原因是他“身体羸弱,旷废学业”再加“智能低下”。他确实患有肺病,体质不强健,老师讲课平庸,他常旷课自修;穷得没钱,就写稿挣点稿费,而他笔下那部通俗话剧《德米特里·卡里宁》所揭露的是农奴制的罪恶。在这种情况下,校方自然可用各种借口把他赶出校门。不过,这一挫折倒是更坚定了他反对农奴制、反对半封建社会制度的决心,他逐渐成为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以致叱咤风云、声名远播,被誉为“俄国知识界的良心”。
作为批评家,他有善于发现的眼光,更有敢于批评的胆量,当遇到真诚而优秀的作品时,他总是欣喜若狂不吝赞美,但遇到曾经激赏的作家“堕落”为专制的歌颂者,他则会义正辞严、不留情面地批评。他的一生何其短暂,却终身践行着知识分子的批评职责,开一代文学批评风气之先。
- ↑ 永远的批判主义者别林斯基. [2020-01-24].